83(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大清漢帝最新章節!

更新時間:2012-08-22

「哦,看來江南那邊也不太平,這漕運總督府的事情不好做啊!還好是我們通過海運分擔了他們一些的壓力,現在都有不少的商人,是借著我們海州府的商船出海了,不走漕運走海運了,多少可以減輕一些漕幫的力量。這漕幫的人啊,實在是太強大了,漕幫的眼里面就沒有朝廷,從來也沒有一個漕運總督的人可以壓制住他漕幫的人。」

「就連是皇上,是親王親自去了江南,也要對漕幫的人好言勸慰,道理很簡單啊!十根筷子不容易斷,漕幫統一後,幾乎是占據了全部的民間漕運力量,如果要是朝廷逼得緊,人家直接就撂挑子不干了你又能如何?可這天下指望著漕運呢,又不能沒有漕運,所以對於漕幫,只能是安撫,不能是打壓,因而讓漕幫的人是步步緊逼。」陳世青嘆息著說道。

林一郎問道:「那朝廷不能來硬的,還不能來軟的嗎?這朝廷把漕運的生意都拿過來,交給朝廷自己的人不就行了嗎,反正漕幫雖然勢力大,也只是控制著江南一地的貨運而已,出了江南,哪里還有他們什么事情呢?」

「你還是不懂啊!」陳世青嘆息著說道。

「大人請示下。」林一郎誠心求教道。

陳世青搖了搖頭苦笑著說道:「算了,這件事情和你說也沒有什么意思,我們還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吧,這漕運總督府的人要買這么多的火器,是好事情,也達到了我的目的。更多的人使用先進的武器,我大清就可以更加的現代化更加的進步,這件事情做好了,比管理好漕幫還重要的多的多呢,趕緊,去通知咱們的人去准備貨物吧,千萬不要以次充好!」

「是,屬下尊敬!」林一郎隨即轉身去了。

艾那見林一郎離開之後,這才小心翼翼的走進了房內。

「怎么了,有事嗎?」陳世青看著艾那的樣子,好奇的問道。

「大人,你要我辦的事情,我都給你辦好了。」艾那說道。

「嗯,白刀會的人雖然剛打了漂亮的一仗,但是很快就會沒有了足夠的火器火葯能夠持續使用,因而會被追擊的沒有還手之力。只有一個強大的對手,才能刺激自己不斷的進步,如果白刀會的人會被他們輕易擊敗的話,他們怎么願意去費這么大的勁,這么多的錢,去購買新的火槍呢?」陳世青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

這白刀會的人一舉一動他都很清楚,雖然白刀會的人自以為自己躲藏的很嚴密,但是陳世青的安排更為嚴密。艾那和曹文鼎把這個跟蹤任務給做的非常的妥當,也是因為他們的忽然出現,讓白刀會的人猝不及防,猛然醒悟自己完全在陳世青的掌握跟蹤之下,才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陳世青的第二次武器援助,當然,也是要花錢買的。

清風堂的人這下子才感覺自己是掉進了賊窩里面了,我們拼命的去打仗,是拿命拼出來的,但是我們拼出來的東西呢,就那么一點的銀子,卻大部分都被你們給搶走了。我們拿到了錢,為了防止官府追殺,為了有實力有人力物力,可以去繼續的對抗朝廷,那么就需要不斷的去購買武器,購買武器之後,再去對抗朝廷,那么這個過程中就形成了。

白刀會出人搭命,搶到了錢,大部分拿去買兵器,富裕了陳世青和西洋人,而他們只得到了實力上的略微擴張,但是卻要面對朝廷更大力度的追捕。實際上,這是吃虧了而不是賺了大便宜,成了幫助陳世青打工的殺手了。

「大人,現在白刀會的人士氣很高,他們已經借船出海,逃離了朝廷的追捕,他們會在福建浙江一帶的沿海登陸,那里山高林密的,不易被察覺到,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再把銀子銷往內地,擴充人手。不過,大人的火器還是幫了他們的大忙了,大人的設想應該很快就可以成真了。」艾那興奮的說道。

陳世青笑著問道:「你說說看,我的想法是什么?」

艾那笑道:「大人一直都對我們說,打仗不是靠人多,而是靠實力。如果大清的軍隊全部都采用這火槍,天雷,兵船,則大清的軍隊實力大增,有二十個白虎營的話,也不過是一萬多人,但是也基本可以掌控天下了。雖然,一般軍隊不可能有我們白虎營這樣強大的戰斗力,但是如果這些裝備可以發放下去,只需要三十萬大軍,就可以做到如今八十萬大軍的事情,可以節省大量的軍餉和人力,對朝廷,對百姓,都是大利啊!」

陳世青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什么年代了,還靠人多打仗。如果比人多的話,確實沒有番邦可以和我們大清比人口,但是人多有什么用啊,還不是讓人家幾萬人給打的措手不及的,光靠人多不行,要精銳,要先進才可以,有了這些火槍火炮,二十萬大軍,足以看守大清,各地組織鄉勇自備即可。」

「二十萬,二十萬啊,那可以節省多少的軍餉和人力!」

艾那笑嘻嘻的說道:「要是二十萬人手就足夠了的話,那就不需要綠營軍了,八旗軍的二十多萬人,就已經足夠能夠保衛整個大清了。」

「你說什么?綠營軍?為什么要裁撤綠營軍?」陳世青驚呼道。

艾那奇怪的看著陳世青笑道:「大人你怎么了,這是你剛才說的,只需要二十萬人就足夠了,那么既然只需要二十萬人就足夠了的話,還需要綠營軍做什么呢?朝廷不可能養著六十萬綠營軍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吧?」

「哎呀!好在你提醒了我!」陳世青咬牙切齒的拍了拍桌子。

「大人你怎么了?」艾那看著陳世青的樣子,詫異的問道。

「沒什么,我只是發現我一直以來,漏了一步,不過還來得及,多虧你提示了我,一切都還有轉圜的余地。」陳世青說道。

「呵呵,那這樣的話,大人是不是該賞我了?」艾那呵呵的笑道。

「賞,當然要賞,你連續幫我辦成了兩件事情,不賞你怎么能行呢?府衙里剛有林家船隊從淮安府帶回來的一些好酒,我讓人給你留了兩壇子,慢慢喝吧,你給我記住了,本官還是那句話,允許喝酒,絕對不允許醉酒,知道了嗎?」陳世青說道。

「明白了明白了,大人的話我都記得清清楚楚的呢,呵呵。」艾那笑著走了。

看著艾那遠去的背影,陳世青不由的嘆了口氣,多虧了艾那啊,這個福將,幫了我太多。這是一個從自己加入征緬大軍第一天起,就跟隨了自己這個千總的一個親兵,這么幾年下來了,他成熟了很多,也進步了很多,絕對是一個悍將的不二人選。

二十萬人就夠?那要是二十萬人就夠了的話,還有漢人的武力基礎嗎?滿人就那么點人,為什么要全民皆兵,你真當他是為了國家的情操?那是不想讓武力掌握在漢人的手里,和軍隊相比,鄉勇,差役的戰斗力形同虛設,所以他們根本不擔心漢人掌握初級武力,只要軍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最好了。

現在的情況是,隨著八旗軍的迅速的墮落和八旗人口的停滯不前,導致出兵率很低,出兵率很低,也就導致了一個惡果,那就是必須引進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武力。其實,在旗人的眼里,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沒什么區別,都是被統治階層,不過,還是有一個劃分的,東北土著,和女真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不是和漢人一起成了包衣,入旗了,就是索倫兵這樣的披甲人,他們算是旗人的鷹犬。

蒙古人不必多說,在旗的是絕對的自己人,不在旗的也是絕對的盟友。然後應該說就到了漢人了,漢人是統治基礎,而且漢人在清朝崛起的之處,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其實也是被信任的,只是也被懷疑,除了漢軍旗,包衣之外,這漢人的士子們,還有勛爵等,都是清廷的左膀右臂。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其他的漢人,也是士子們和勛爵們的一個出身之地,他們不斷的從普通階層的百姓中通過為國家效力,脫穎而出。漢人還是比較好控制的,比較好統治的,再加上滿族已經迅速的漢化了,比蒙古人的漢化速度還快,到了乾隆末年,誰還記得自己祖宗滿洲人是什么樣子,都把自己當漢族滿洲人這樣的形式看待了。

因此,漢人實際上地位是高於南方各少數民族,西北西南各族以及回維藏的,在清朝的統治機構里,漢人也是一直在制定下的滿漢各半的基礎上。清廷這樣說,就是想要拉攏漢人,表達出了願意和漢人共同治理天下的一個想法而已,不過,這里面的防范也不少。

綠營軍的招收和擴編是迫不得已的,所以即使在綠營軍驍勇善戰,從三藩起義開始,就已經是清廷作戰主力了的情況之下。清廷還是對綠營軍防備慎重,特別重視勇營的建設,就是為了弱化綠營軍的地位,而且一個八旗兵的裝備和俸祿都是綠營軍的好幾倍,政治地位也遠遠高於綠營兵。

就好比是北京戶口和農村戶口的區別,你說是沒區別,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這價格太貴了,可以說八旗兵就是帝國時代的特色兵種,而綠營軍只能是清廷眼里的垃圾兵,消耗性的兵種而已,丟了他們也不心疼。

勇營的最大特點是臨時拼湊,迅速解散,也就是說,他們是炮灰型的,雇佣軍一樣的性質,純粹是臨時拿來打仗用的,平時不擔任境界和國防任務。那么,有了炮灰型的勇營,也有了壓箱底的八旗兵,夾在中間的綠營軍,就真的不那么重要了,加上綠營軍也已經徹底腐化,就快到了一千多口子被七個太平軍追的跳河淹死也不敢反抗的地步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清朝指揮者,真的有了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神兵利器,那么二十五萬八旗兵,十萬披甲人,完全可以起到一百萬大軍的國防效果。那么,甚至可能連勇營都不需要了,這樣的話,清軍可以徹底的杜絕漢人兵員的存在,那么他們掌握了絕對的百分百的武力,豈不是真的要讓漢人當任人宰割的綿羊了嗎?

這禁武令,不就是為了防止漢人有了武力之後,不好管教的嗎?說什么也不能讓漢人丟掉武力,沒想到推進現代化還推進出問題來了,所以說,執行比創意更重要,很多人都納悶為什么某個小吃店,手藝一流,就是做不大,其實真的是別想一招鮮吃遍天,以為有個寶貝就能發財的日子已經不存在了。

有一個好的創意就想要做生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創意是要建立在一個強大而穩定的平台之上的,否則的話,他的價值就接近於零了。

如何能夠真正的讓這個政令推行下去,但是又不會讓漢人丟掉武力的基礎呢,這里面的麻煩可多了去了,陳世青還需要仔細的斟酌。

其實呢,這事情也簡單,改變了兵種就可以了,如果是海軍的話,就無論如何都不是八旗能掌握的了,八旗可不是海洋民族。清朝其實荒地很多,如果可以去開發一下的話,漢人不至於落入過分被動的局面。

其實,漢人的人口增長,是漢人可以保持長盛不衰,沒有滅亡的關鍵,否則早就在歷次大戰和災荒之中徹底消失了。黨項因為人口少,很容易就被蒙古消化掉,滅絕掉了,漢人因為多,不論你怎么弄,在古代你都不能把我們都弄死,弄死三分之一已經是極限了,那么剩下的人,仍然有在短期內迅速恢復人口和元氣的能力。

在乾隆年間,讓八旗子弟去做農民,到東北開墾的事情一直在做,但是成效甚微,只有小部分幾個人,取得了一些成績,而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把這個政令推廣下去。這里面有太多的阻力,但是現在看來的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對於漢人來說,如果滿人的數量增加了,絕對是一種壓力。

雖然,可能因為滿人的數量增多,無法享有原本那么高的福利,但是如果滿人數量翻幾倍,滿人自己都可以組織出百萬大軍,那漢人就會被徹底的解除武裝。沒有了武力的支持,漢人成為了待宰羔羊和奴隸,那還算命運好了,至少還讓你活著,更有可能的是滿人人口迅速增長之後,直接就滅絕了漢人,搶占生存空間。

唔!太可怕了,不過現在的八旗子弟腐化嚴重,能打仗的沒幾個,大部分都是比綠營軍更**的懦夫們。也正是因為這個,移旗墾荒的事情雖然一直在推進,但是卻被八旗子弟強烈反對,他們都已經腐化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們才不願意去吃苦受罪呢,回東北苦寒之地去種地這事情要多受罪啊,還是在京城里面做少爺的舒服。

換了是任何人,估計都不會有什么太正面的回應,除非是有更大的目標裹在這里面的。不過這樣也是一個好事情,這東北最終還是便宜了漢人,也算是滿人自己政令失誤,自私自利帶來的一個惡果吧,怪不了別人了,都是他們自己的錯。

「開火!」

「砰砰砰!」

「開火!」

「砰砰砰!」

連續幾番的射擊之後,現場的囚徒被打死一大半,剩下的也是渾身血污,沒辦法,這早起的火槍,就是一個大噴子,一噴出去,就是一片的彈葯如雨。

「開火!」吳老二冷冷的下令道。

「砰砰砰!」

一番射擊過後,最後的幾個人也被打死,現場好似修羅地獄一般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