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064 字 2022-11-29

僅僅比三個戰敗德意日稍微強一些,不到英美兩國的零頭,甚至還不如步槍一扔的法國。

從福爾采娃小心翼翼的舉動當中,艾倫威爾遜也能判斷出來,蘇聯對這一批要移交的德國船隊應該是極其重視。

這邊進行移交的同時,波茨坦會議上英美蘇三國仍然在進行一系列的交鋒。關於德國和波蘭邊界的問題,以及不歸蘇聯管轄的一部分東普魯士及原但澤自由區,均由波蘭政府管轄。英美同意與波蘭全國統一臨時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英美還同意將哥尼斯堡及附近地區割讓給蘇聯,作為德國發起戰爭的懲戒。這樣通過波茨坦會議,德國的邊界正式變更為後世人們熟悉的那樣。

波蘭失去了原來的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這兩個地方並入蘇聯領土。

關於德國賠償問題,確定「蘇聯所提的賠償要求,將以沒收德國境內蘇占區的資產及相應的德國國外投資予以滿足」。此外,蘇聯還可以從西方占領區所拆遷的工業設施中無償得到百分之十和以商品支付的百分之十五作為賠償。

也就是說,英占區也逃不過被蘇聯抽血的待遇。英國代表團表示,雖然答應了蘇聯對波蘭的建議,但是波蘭流亡政府必須回到波蘭,在民主的基礎上公平參加波蘭的戰後重建。

這是暗箱操作當中,艾倫威爾遜和福爾采娃就已經訂好的主張,英國以合理合法的借口,讓波蘭流亡政府和其支持者回到波蘭,至於到時候蘇聯願意怎么處理,用什么辦法處理,那是蘇聯人自己的事情。

斯大林甚至已經想好了解決方案,准備派遣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在波蘭等待著波蘭流亡政府歸來,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是波蘭人。

在移交船隊的過程當中,艾倫威爾遜忽然說道,「實際上蘇聯可以利用南斯拉夫的問題,對美國人進行施壓,看看能不能交換柏林的四國占領問題。」

從南斯拉夫的難民事件發生之後,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蘇聯紅軍已經封鎖了奧地利邊界,並且在波茨坦會議上為南斯拉夫發言,讓杜魯門十分的尷尬。

這種舉動非常合理,南斯拉夫的二十多萬人確實跑到了美占區,蘇聯占據了道理,又把本來就有名無實的四國占領,變成了蘇聯占領奧地利。

波茨坦會議在奧地利問題上,又陷入了僵局。斯大林表示奧地利目前的現狀暫時不要更改,這讓丘吉爾首相大為不滿,更加令丘吉爾不舒服的是,他好像要變成前首相了。

挾戰勝德國余威,正在波茨坦會議上的丘吉爾,在目前已經開票的選舉落後於工黨。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保守黨將輸掉大選,部分延遲開票的地區形式也不容樂觀。

兩天後,大選的結果出爐,丘吉爾光榮的成為了大英帝國前首相。

「你們這些公務員站在哪一邊?」福爾采娃聽到了英國人議論的大選結果,見到了艾倫威爾遜後用挑釁的口吻問道。

「贏的那邊。」艾倫威爾遜挺直腰板,反用一句斯大林的話回答道,「勝利者不受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