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20 字 2022-11-29

不能因為自己現在升職了,就忘記了當初艱難時刻的回憶,不然就是忘本。雖然主要原因,還是要帶著費雯麗一起去。

「擬定費雯麗的行程,印度前十大城市都要囊括在內,相信她不會反對的。」艾倫威爾遜拉開車門讓愛麗莎先進去,自己隨後上車,很快就消失在了社區當中。

英屬印度只是表面平靜,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宗教沖突仍然時有發生,只不過沒有出現在報紙上,在總督府的內部報告當中,艾倫威爾遜可以得知,因為宗教問題的械斗並沒有減輕,傷亡的人數也沒有減少。

不過這都是處在可控的范圍當中,只要印度軍隊不出問題,就不會出現歷史上英屬印度存在的最後一年,整個次大陸已經瀕臨失控的局面。

火山是肯定會爆發的,區別在於什么時候爆發,艾倫威爾遜的目的就是希望晚一點爆發。同時也有時間盡量削弱尼赫魯的力量。

聯合土邦,偏向穆盟,裁撤軍事力量種種動作,都是希望力量盡可能的平衡。可實際上艾倫威爾遜能做的有限,尼赫魯畢竟不是常公,所擁有的力量也太強了。

穆盟和土邦還具有局限性,國大黨天然就代表著大多數的印度人。

可就算是這樣,也不能撕破臉把英屬印度弄的四分五裂。

如果印度教的聚集區變成一個小國林立的地方,體量優勢不復存在的話,那么從君士坦丁堡到雅加達,這就都會成為和平教徒的游樂園。

同等人數的情況下,艾倫威爾遜公平的說一句,一般的民族是頂不住和平教徒的擴張的。這一點可以從東南亞的和平教徒身上看出來,要知道東南亞距離和平教起家的中東都多遠了。

農業時代的航海家也出自中東,在歐洲控制海洋之前,海洋是在阿拉伯人手里的。

艾倫威爾遜甚至認為,如果工業時代一直沒有到來,任何文明對陣和平教的時候都是吃虧的,不要提在哪,在哪都一樣。

事實就是,阿拉伯人是農業時代擴張最快的民族,所占據的地方比很多更加古老的文明都要多,只是近代被後來居上的歐洲徹底拆分,不再有一個中東強國了。

如果真要撕破臉,把英屬印度弄的四分五裂,首先難度是非常高,高到幾乎不可能。就算是奇跡發生做到了,也只會讓和平教做大。

這對於一戰前後才把和平教宗主國奧斯曼徹底分解的歐洲來說,非常的不利。

英屬印度的大格局不能動,不過他認為,一些對邊邊角角的切割已經可以開始嘗試了。

「將安達曼群島的管理權,移交給英屬緬甸?」巴倫爵士倒吸一口氣,不敢相信的看著艾倫威爾遜道,「艾倫,你要知道,現在最大的工作就是維護英屬印度的表面安定。」

「巴倫爵士,我當然明白這一點。可是安達曼群島正好堵住馬六甲海峽,一旦印度獨立的話,別的先不說,印度的體量是足夠的。這么多的人口就算是發展不好一樣有威脅。」艾倫威爾遜不改初衷的道,「這都是為了帝國的秩序和基石。」

一聽到帝國的秩序和基石,巴倫爵士陷入了考慮當中,因為這個基石和秩序,當然指的是公務員群體的命運,能和民選大臣分庭抗禮,沒有殖民地管理是不行的。

「可風險仍然太大,你必須給我一個表面上英國沒有責任的計劃。」巴倫爵士艱難的搖頭道,「不然的話,至少短期內我是不會同意的。」

「有。」艾倫威爾遜早有准備,直接開口道,「聽聞安達曼群島是一個罪犯流放地,現在帝國手中有七十萬的日本投降士兵,群島上物資緊張,我們放上去幾萬日本兵,連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說不定就會爆發族群沖突。這樣就和我們無關了。」

「當然這要皇家海軍的封鎖做配合,打著讓日本士兵不在危害安全的名義封鎖群島。等到上面的事情解決了,皇家海軍順理成章干掉凶手,然後順勢公投,把安達曼群島並入緬甸。緬甸國力弱小,獨立的時候在並入英屬馬來亞,料想緬甸人不敢反對。」

「去准備一份詳細的計劃。」巴倫爵士不置可否的道,「我提醒一句,失敗了你要負責任的,好好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