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79 字 2022-11-29

他那寧靜深沉的目光,總是能夠對事物作出深刻的觀察,他那清脆和善的聲音,總是使人感到沁人心田,引起共鳴。不管他的聽眾是多少人,都能夠與甘地息息相通。

可這一次甘地不得不返回國大黨,就在艾倫威爾遜如法炮制對穆盟展開游說的同時,因為帕特爾和尼赫魯,關於倫敦之行的看法起了分歧。

以尼赫魯和帕特爾在國大黨的地位,這兩個人一旦有了分歧,幾乎是沒有人可以調解的,只有一個人有這種威望,那就是已經開始巡游的甘地。

對於黨內兩個年富力強的領導人,發生了爭執,甘地不得不馬上趕回來。

關於倫敦之行,尼赫魯認為這又是一次帝國主義的陰謀,和前幾次圓桌會議不會有什么不同,應該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拒絕這一次的倫敦之行。

但帕特爾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覺得經過世界大戰的洗禮,印度的獨立時機已經成熟。

這一次的倫敦之行,和當初的圓桌會議在環境上已經不同,是一個讓英國人乃至於全世界傾聽印度聲音的好機會,機會不可錯過。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多年來,英國人已經證明了他們不會放手。」尼赫魯堅決的道,「我們必須要明白,這一場斗爭的長期性,不能抱有輕而易舉的感覺。」

「我們的抗爭已經經過了幾十年,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現在又經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哪里輕而易舉了。恰恰相反,這是一次好機會。」帕特爾當著甘地的面堅持己見道,「這已經是最後的阻礙了,只要沖過去,我們將讓次大陸的數億人重獲自由。成為一個光榮的印度人,而不是以大英帝國一塊殖民地的面目出現在全世界面前。」

「我不認為去一趟萬里之外的城市,比在次大陸抗爭更加的重要。」尼赫魯笑了一聲道,「去國際社會上做什么,搖尾乞憐么?」

「甘地先生,我很難想象這是尼赫魯說的話。」帕特爾轉向了甘地道,「我已經決定了,馬上就出發,讓倫敦人聽到印度人的聲音,明白殖民時代已經過去了。」

甘地沉默不語,已經明白帕特爾是一定要走了,無奈的點頭道,「好吧,我並不會阻攔任何人,希望你的倫敦之行順利,能夠為印度爭取到想要的條件。」

很快總督府就得到了帕特爾肯定的答復,在巴倫爵士的辦公室當中,艾倫威爾遜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這個國大黨保守派離開印度,能夠令人松一口氣,要是半路上出現什么意外就再好不過了。」

「不要沖動!」巴倫爵士一聽搖著頭道,「這樣就過於明顯了一點,而且他也做不了什么,帕特爾所認為的所謂自身力量,不過是在這個次大陸有用,只要他離開次大陸哪怕一英尺,就什么都不是。」

見到艾倫威爾遜點頭,巴倫爵士開口問道,「對旱災的應對怎么樣了?」

「這取決於旱災的規模多大了,實在是無法估計,如果旱災只影響到海得拉巴這么大的地方,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再大的話就?」艾倫威爾遜滿不在乎的道,「旁遮普省沒有傳回來消息,雖然當地的氣候不怎么樣,但卻成為了英屬印度最為穩定的糧食產地,不過要動用當地的糧食展開救災的話,那里的和平教徒占據壓倒性多數,剩下的是錫克教徒,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那就是沒有問題。」巴倫爵士松了一口氣,和平教徒的問題也好,錫克教徒的問題也好,那是次大陸的內部矛盾,只要和英國人無關就行。

其實總督府一直都有效率,就看面對什么事情,一八七六年印度大飢荒,次大陸餓死了五百五十萬人,總督府不是仍然以極強的效率,往本土運送了六百四十萬噸小麥么?

在國大黨和穆盟相繼表示願意去一趟倫敦之後,巴倫爵士便把這個消息發往本土,艾倫威爾遜則立刻安排行程,讓兩個代表團上船。

反而一直被另眼相看的土邦,卻沒有像是之前的圓桌會議一眼,得到參加的機會。

這種沒什么用的露臉機會,不去參加也罷,有這個功夫,不如增強一下土邦的實力,這比什么都重要。

在過一個月,大飢荒到底會蔓延多大的范圍,就一目了然了。一直憂國憂民的艾倫威爾遜夜不能寐,在費雯麗的身上緩解著緊張感。

叼著事後煙的艾倫威爾遜,腦袋空靈,費雯麗伸手把半截煙接了過去,也抽了兩口道,「怎么了?你不是一直信心滿滿么?」

「這種事哪有什么信心滿滿的,換作平時不被趁火打劫就不錯了。」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停頓了一下,其實這確實是一個趁火打劫的機會,尤其是對葡萄牙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