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71 字 2022-11-29

現在費雯麗的募捐活動開始,正式一個宣傳的好機會。

更加重要的美國鋼鐵公司的好消息,出於目前的局勢,英屬印度上下尤其是印度人,還不適合知道。

他相信費雯麗的募捐活動,會讓印度人感到高興的,事實也正是如此,《印度時報》和《印度教徒報》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兩家報紙,對費雯麗在美國還不忘記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印度,這種精神不吝贊美之詞。

《印度時報》反映印度觀點的英文對開日報。一八三八年在孟買創刊,稱《孟買時報》。每星期三、六出版。一八五零年改為日報。

一八六一年與《旗幟報》、《電訊與信使報》合並,改用《印度時報》的名字。原為英國貝內特·科萊曼有限公司經營,後被印度達爾米亞-賈殷財團收買。讀者主要為知識分子、商人、官員。

達爾米亞-賈殷財團的主要業務是開銀行,銀行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叫印度宇宙銀行。

艾倫威爾遜記得,好像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宇宙大將軍,不知道和印度的宇宙銀行孰強孰弱?

《印度時報》的頭版以印度的女兒為標題,里面說道,「費雯麗在美洲大陸的善舉,可以和智慧女神辯才天相提並論,奔走於美洲大陸的她,將印度傳統中的善良、美麗和知性,在美國人面前表現出來。」

《印度教徒報》眼見對手搶奪了智慧女神辯才天,只能用恆河女神甘伽,從另外一個角度贊美費雯麗,為目前的英屬印度勞心勞力的舉動。

「猶如行走在人世間的恆河女神甘伽,她是這么的聖潔,所到之處,人們無不傾倒於她的魅力之下,亮麗的月光白花瓣,滴潤的珍珠花芯,銅紅色花蕊,仿佛都能嗅到白茶花淡淡的清香了,美麗不僅看到,似乎都能聞到了。女神回想印度遭受的苦難,嘆息為何落到如此悲慘的境地,禁不住淚流滿面。」

「恆河女神?」艾倫威爾遜綳著臉,看著印度教徒報的報紙,覺得有被冒犯到。雖然這一份報紙上的水平,明顯比前一份要好很多。

當然這只是一個微小的瑕疵,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安慰劑這種東西對很多人都是有用的,費雯麗在美國的行為,印度人也不可能知道,不知道細節才有想象性,知道的太清楚反而會喪失神秘感。

這就如同電影演員不能總是參加綜藝一樣,缺乏了神秘感,觀眾的期待值就降低了。

有總督府的鼓吹,加上目前英屬印度確實需要這么一個好消息,國大黨和穆盟也加入到了贊揚當中,一時間費雯麗印度女兒的人設,更加的鞏固了。

還在洛杉磯的費雯麗,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數億人眼中的女神,他還在慢慢的操作,如何壯大自己的閨蜜團,實現更大的影響力。

在費雯麗張羅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星抱團之時,通過費雯麗,覺得英屬印度大有可為的德里克,已經換了一個地方,從匹茲堡到達紐約華爾街。

華爾街就是美國財富的代名詞,這里在很多人眼中比華盛頓的白宮更加重要。

也真是巧了,艾倫威爾遜剛剛遇上財政問題,德里克就開始張羅如何將美國的影響力擴大到次大陸。

華爾街,摩根財團、洛克菲勒石油大王、高盛和杜邦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於此。

花旗、摩根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每一個都代表了無限的財富。

德里克要見的人是對美國鋼鐵公司具有超然影響力的家族,摩根家的成員,哪怕他是別人眼中毫無疑問的成功人士,可現在心中也未免有些緊張。

摩根這個姓氏,在美利堅合眾國就代表了天花板,他這個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在這個姓氏面前什么都不是。

甚至德里克都沒有見到摩根家族的人,而是在摩根士丹利的大樓,見到了銀行的副總裁。

雖然心中有些失望,但德里克還是一五一十的闡述對這一次進軍英屬印度的看法。

「總裁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並且正在進行評估,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和大通銀行那邊一起來評估你所說的鐵礦價值。」執行總裁見到了德里克,不慌不忙的繼續道,「摩根先生有其他事情,定在明天和你見一面,不會有什么埋怨吧?」

「不會不會!」德里克面帶謙卑之色,滿臉堆笑的道,「摩根先生能見我一面,已經非常令人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