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1 字 2022-11-29

所以說艾倫威爾遜,為什么會在安達曼行動的關鍵時刻,放權被印度指揮官呢。這不都是和倫敦那些人學的么。

「時代不能走回頭路,就如同現在的美國渴求全球霸權一樣,現在的英國也必須有所取舍,而且明白團結的必要性。在這個關鍵時間點上,不管是大英帝國還是其他布魯塞爾會議的參加國,都要立足於這點。」

團結起來,把力量收回來重點固守,未必就不能保留一些利益,等到局勢又變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老牌帝國主義怎么也要掙扎一下吧,不能一聲不吭就乖乖做小弟,這天底下就沒有這個道理。

翻閱著英葡密約的框架草案,其實也和自己估計的差不多,領地交換,簽署密約,離開再公布造成既成事實等等。

具體的行動就是英屬印度總督府和葡屬印度總督府的事情了,佩德羅已經見過巴倫爵士,然後才來找艾倫威爾遜,商量一下具體的行動。

「先把二十萬噸糧食送到聯合省和中央省。」艾倫威爾遜思考了一下說道。

「只有三萬噸糧食,剩下的是麩糠。」佩德羅皺著眉頭,怎么又成了二十萬噸了?難道事到臨頭,對方還想要訛詐一下自己。

「我們對外公布是二十萬噸糧食,翻了一倍而已,又不是多么過分的事情。在說我們不說是麩糠,誰知道?現在當地的災民,估計都已經分不清糧食和麩糠有什么區別了,能吃就行,還管什么口感?」

佩德羅點頭,承認對方說的有道理,開口道,「那我們就簽署吧。」

「還不著急。果阿周邊地區的族群比例還不能說是穩固。」艾倫威爾遜把材料重新放回去,對佩德羅的要求采取了拒絕態度,「我給你畫的那一條線之內,和平教徒必須占據人口的七成,徹底壓到印度教徒,才能說是有了一個穩固的基礎,不然的話簽署了也沒用。我可不想我簽署的密約,最終被列入教科書的時候,以自不量力、落後時代的殖民主義者面目出現。」

如果葡屬果阿一直存在,艾倫威爾遜就沒問題,如果葡屬果阿最後還是保不住,他必然要進入印度教科書,成為我們印度太厲害的墊腳石。

哪怕印度教科書主要抨擊的是葡萄牙,也會順便把自己帶出來。如果葡屬果阿保留就不同了,估計印度教科書也不好意思提。

佩德羅狐疑的開口道,「艾倫,你不會是反悔了吧。」

「別忘了,是我幫你們出的主意。」艾倫威爾遜噗嗤一笑道,「還不用這么著急,我們要穩固住局勢徹底將果阿保留下來,現在的工作還沒有到位。」

「其實已經差不多了。」佩德羅有些遺憾,還是希望盡早把事情定下來,省的夜長夢多。

「百分之九十不夠,我要百分之百。」艾倫威爾遜斬釘截鐵的道,「必須徹底改變果阿的族群構成,內核基督徒,外圍和平教,這樣才能隔絕滲透。如果英屬印度未來以分治為基礎,和平教徒的精神祖國就不再是印度了,基督徒可不一定,對葡萄牙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雖然頭兩代的和平教徒可能思想頑固無法改宗,可一旦他們死了,葡萄牙對年輕群體下手就容易多了。

二三十年內,印度獨立但是仍然貧窮,果阿的居民見到次大陸沒有改觀,估計也不會有和印度人合並的想法了。

事實上,到了二十一世紀歐洲國家寥寥無幾的殖民地當中,當地居民均拒絕獨立。

不願意脫離宗主國的管轄,因為獨立浪潮已經過去了,新獨立國家仍然窮困潦倒,反而作為直接殖民地的居民,生活比周圍的鄰國好,那還獨立什么?

波多黎各、法屬圭亞那就是這種例子,死活都不願意從美國和法國獨立,人家是光榮的美國公民和法國公民。

艾倫威爾遜覺得只要頂住個三四十年,到時候剩下的殖民地估計都會反對獨立。樂於成為宗主國的光榮公民。

從這個角度來講,頭兩代的頑固的和平教徒,是葡屬果阿的重要思想屏障。他希望佩德羅能夠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