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0 字 2022-11-29

別說是只是考察英屬印度的風土人情,就算是專業的野外探險也不過如此了。

這不單單只是收錢辦事的風范,也和大環境有關系,要知道一旦到了九月份,倫敦宣布任命英屬印度的副總理之後,英屬印度就正式進入了移交階段,留著以後也帶不走,還不如在美國人面前大方一把。

為此最近艾倫威爾遜又印了不少錢,不但對美國人大方,對雇佣的印度人也很大方。有時候想想,就算是耶穌在世也不過如此了。

這就是默克公司即將對英屬印度各地考察的全部,他們將評估艾倫威爾遜的話是否屬實,觀看不同的人種和生活習慣,疾病的流行程度,是否具備葯物試驗場地的優越條件。

艾倫威爾遜表示,英屬印度的人種分布不同,最好是前往南印度看看。

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是一次新奇的經歷,他們和護衛的印度人並駕齊驅,交談著,爭論著。不少人常常會從考察隊伍中分離出來,有時走在隊伍的側翼,有時趕在隊伍前面幾英里——當一望無際的平原展現在眼前時。

美國人追求自由的心沸騰起來,就想要在這個屬於另外一個世界當中,做一些放飛自我的事情。

如果艾倫威爾遜知道美國人這么想,他可能會後悔應該在晚一點把安迪調離,在這方面還是他那個找娼妓不給錢的屬下,更加合適這種工作。

這件事沒有隱瞞巴倫爵士,實際上也沒有什么可隱瞞的,艾倫威爾遜從來不會吃獨食,他也是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明白什么錢該拿什么錢不該拿。

像是這種需要官方層面起作用的事情,他就不會想方設法的去獨吞。

對於艾倫威爾遜懂得分享的理念,巴倫爵士非常的滿意,這個下屬十分的可靠。

雖然有些時候過於插手了一些,但優點還是非常多的,也難怪很多人都非常器重他。

「你接待美國人的這幾天,甘地正在調節尼赫魯和帕特爾支持者之間的爭端,又在到處發表演講,呼吁在這個時候要團結了。」巴倫爵士讓艾倫威爾遜坐下,開口道,「你覺得,誰領導未來的印度比較合適?」

「不好說,就像是兩個瘋子領導精神病院。」艾倫威爾遜實話實說的道,「在國際輿論上,很多不同國家的媒體,都認為印度獨立之後,會成為一個天然的領導者,但我不這么認為,能對我們造成威脅的,除了我們自己的可疑盟友之外,就剩下使用蘇聯體制的國家了,我們只要做好一點,確保印度不會成為蘇聯那樣的國家,未來印度的威脅就在可控范圍之內。」

這是艾倫威爾遜的肺腑之言,在體制問題上,美國和蘇聯各有各的毛病,半斤對八兩誰也別說誰,但是蘇聯的體制體現出來的國力,遠遠比同等水平的美國強。

也就是說同等水平上,蘇聯看起來更加的強大。這就如同一戰之前英國和德國的對比。實際上英國本土不少學者,也根本不認為蘇聯是獨創了一套政府體制。

而是認為蘇聯的制度是德國的變種,類似於德意志第二帝國那個時期。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是由一個個康采恩集團支撐起來的國家。

蘇聯的國家企業,也可以看做是當年德國的一個個康采恩集團。威廉二世就很熱衷於國有化,曾經還想把娼妓的產業變成國家經營,這樣比較容易收稅。

正是因為熟悉,所以歐洲國家都不排斥國有化,這一點和隔著大西洋的美國完全不同。

「其實我還挺期待,尼赫魯和帕特爾鬧起來。」巴倫爵士聽完艾倫威爾遜的話之後,點點頭道,「可惜甘地這個人,在維護團結上面還是很有一套的。」

看得出來,巴倫爵士對甘地阻止了,尼赫魯和帕特爾的爭端擴大還頗為遺憾。

「其實我們可以把,甘地和總督見面,讓阿里真納組建政府領導印度的事情透露出去。」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壓低聲音道,「甘地曾經的言論,廣大印度人民還不知道呢?只有國大黨一部分高層知道,這一點都不民主。」

「不好吧?」巴倫爵士喜不自勝,但話到嘴邊又忍住笑,表示這一點都不紳士。

「這總督府這么多人,這人多嘴雜的,我們怎么知道是誰泄露的。」艾倫威爾遜自顧自的道,「作為一個未來的民主國度,印度人有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