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56 字 2022-11-29

巧合的是信仰和平教的族群,同化能力還特別的高,艾倫威爾遜如果直說的話,和平教徒這種同化能力是遠遠超過漢人的。

不信就從公園六百年和平教出現開始,計算一下農業時代和平教的擴張速度,對比一下農業時代的儒家文化的擴張速度,很明顯就能對比出來。不論是從人口還是土地,和平教都是那個占優勢的一方。

不提別的地方,就艾倫威爾遜腳下的英屬馬來亞,這里的主流信仰就是和平教。

東南亞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僅限於半個越南,都不能和印度教相提並論,更何況是影響力更大的和平教?

他敢肯定在一個都在一個沒有基礎的地方,比同化能力,華人是一定輸給和平教徒的。

從英國的角度,土生華人已經不可信了,這些新來的華人移民,還沒有出現把自己當成馬來亞本地人的想法,所以艾倫威爾遜開放移民的想法,本質上是想要讓華人的新移民成為主流,讓覺得可以和馬來人相安無事的土生華人靠邊站。

然後輔以從小的教育,確保這些華人長大後不像原來的土生華人重蹈覆轍。

「如果我管理英屬馬來亞。一定會給予華人公平的待遇,包括完整的華文教育。」艾倫威爾遜大談英中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的戰斗友誼,不是他想這么提,但除了兩次大戰好像就沒有什么時候是站在共同立場上了。

不要以為他現在的保證看起來都是應該的,獨立後的馬來西亞就絕對做不到。

在馬來西亞學習華語,說華語,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而且費力不討好。

因為首先,政府不會資助華校一分錢;其次,華校的文憑即使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受到承認,但在馬來西亞不被承認。

那些讀華校的學生,沒有資格進入馬來西亞本地的國立公立大學學習。

因此,這些公立大學,在馬來西亞當地多少都有「種族歧視」,每年錄取新生百分之七十五的錄取名額分配給馬來人,華校畢業的學生幾乎不可能讀本地的公立大學,因此華校畢業的學生只能讀國外的院校,或者本地的一些私立大學。

即使現實是這樣的殘酷,馬來西亞的華人也是堅持讓自己的孩子讀華校,學習中文,說自己的方言。在教育方面,一般國立大學,實行以馬來人利益為主的種族配額制,馬來族群被錄取的比例很高,將專業領域如醫科、工程系、法律、葯劑系及生物科技等分配給馬來人。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華裔學生即使成績優秀,也不一定能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而且政府的大部分海外升學獎學金頒發給馬來人;在購房方面,馬來人有低價的保障房可以購買,而華人沒有。

如果這就是馬來西亞獨立之後的華人處境,艾倫威爾遜覺得還不如不獨立呢,至少不獨立華人和馬來人是平等的,獨立之後本來就沒有多少人的英國人走了,換上一個人口更多的馬來人。

因為官話說的比這些華人代表都清晰,艾倫威爾遜最終還是成功的欺騙了這些代表的感情,當然口頭允諾了包括但不限於,教育保證、住房保證、財產保護保證。

甚至還主動提及,今天這么一個大好日子,要不殺幾個日本戰俘助助興?

「今天能夠見到中堂大人,並且得到了這些保證,我們心里就放心多了。」一個小時之後,艾倫威爾遜被十幾個大老爺們圍在中間,從專員行署當中出來,一片其樂融融。

「今天還早,要不找個地方我們還是邊吃邊聊。」艾倫威爾遜入鄉隨俗的表示要喝點。「我告訴你們,到了地方,我作為總督一定保證你們的合法權益,咱們同吃同住,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都不是問題。」

「有中堂大人這句話,我們還有什么不放心的。」田千秋、蘇陽把胸脯拍的啪啪作響,「中堂大人說的那句再窮不能窮教育,真是說到我心坎里去了。你要是馬來亞的總督該多好,我看你們的宰相也沒什么眼光,您就應該在馬來亞做總督。」

「可不敢胡說!」艾倫威爾遜擺擺手提醒慎言,隨後姿態一擺道,「希望有什么一天,能夠造福英屬馬來亞的大眾。」

一群人勾肩搭背的走出專員行署,正好落在英屬馬來亞專員傑拉德·愛德華的眼中,雖然他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可怎么總覺得哪里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