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28 字 2022-11-29

「這正是馬來亞英軍的作用,如果,我是說如果,你去做馬來亞專員,你能夠穩定住當地的局勢么。」諾曼·布魯克目光灼灼的盯著艾倫威爾遜。

一瞬間,艾倫威爾遜幾乎產生了錯覺,他只被葛麗泰·嘉寶這么看過,一樣的咄咄逼人。

「我盡力!」艾倫威爾遜回過神來,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想?盡力?可能是不夠的!」諾曼·布魯克拉著長音道,「應該是必須做到。」

「這可能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只要有國內的支持!」艾倫威爾遜心中一動,經過上次滿懷希望最終去紐芬蘭的事情之後,他這一次回來並沒有對去馬來亞的事情抱有多大的希望,但現在這么一看么?好像有戲啊!

「你要什么樣的支持?」諾曼·布魯克喝了一口水,不疾不徐的問道。

「我要國內的產業轉移!」見到諾曼·布魯克的目光變為冷漠,艾倫威爾遜解釋道,「爵士,當前的局面已經非常清楚了,憑借本土的五千萬公民,無論如何是無法和美國和蘇聯一較高下的,這是讓本土的公民一個人拿出來美國和蘇聯三個人的產出。我們必須要依賴一個外力幫助維持現在的地位,就如同從前的英屬印度一樣。」

「而且再也沒有這么多人口的地方了,所以我們對這個地方的扶持,必須要比從前更加上心,一定要舍棄一些東西和馬來亞分享。」

「這會造成本土的就業的流逝!」諾曼·布魯克微微搖頭道,「艾倫,你知道你的要求有多過分么?」

「一點也不過分,尊敬的爵士,想想十九世紀的相機?想想二十年前的相機。十九世紀有飛機產業么?現在呢?」

實際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工業產品的耐用性一直是在下降的。歐洲人搞工業的時候,只有貴族和記者才用得起相機,所以一台相機可以傳好幾代人,前提是膠卷還有的買。

美國人搞工業的時候,發達國家的人民都用得起相機了,一台相機可以用一輩子。日本人搞工業的時候,相機用十年就壞了,沒關系,新機型更好,更便宜。中國人搞工業的時候,相機是什么?手機一年換代。

艾倫威爾遜堅定道,「爵士,我們怎么能夠依賴紡織產業支撐全方位的福利?一件衣服的工序只有那些,制造出來的利潤夠工人們分么?如果我們把紡織業放在馬來亞,當地人是不要福利的,他們要的是工作,就就算是我們不推進,保留紡織業只會造成本土的經濟困境,福利這個東西,公民只會越要越多。我們不可能把一件衣服的價格提高到幾個月的工資,然後賣出去,但如果提不到那樣的價格,如何給紡織工人福利?」

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不需要工人有太高的文化素質,甚至可能不識字都可以,只需要會一些簡單的重復性勞動。

「如果我們轉移出去一些利潤不高的產業,不但可以迅速穩定殖民地的局面,減少駐軍的花費,還能夠以低成本優勢降低成本,這樣本土的公民花更少的錢就能享用原來一樣的服務,這樣就沒有增加福利的必要了,這樣也能極大的接省政府開支,呃……是把開支用在更加重要的地方。」

艾倫威爾遜一時激動用詞有誤,絕對不是節省政府開支,政府的開支必要的。只是這些開支變得更加看得見,比如漲個公務員工資什么的。

「你先做一份報告!」諾曼·布魯克用手指點了點桌子,「首先馬來亞高級專員傑拉德·愛德華干的也不錯,到明年二月任期才會結束,是否重新任命還不一定。再者我們也要判斷遠東的局勢,判斷那個新政權是否可以接觸。短期內的工作,你先關注一下巴黎的談判,到時候你的工作會安排的。」

「我馬上給出一份報告!」艾倫威爾遜站起來保證道,隨後退出了內閣秘書辦公室。

這件事並不難,照著日本畫瓢就行了,朝鮮戰爭開始之後,在美國扶植下,日本企業向美國借款買機器設備、棉花,然後再向美國出口棉紡織品,用外匯償還債務。

日本出口增長迅猛,美國棉紡品進口份額,日本在一九五一年還只有百分之十七,五年後增長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一九五五年,在紐約,出現了售價只有一美元的日本產廉價襯衫。

當然馬上就是美國和日本的第一次貿易戰,貿易戰爆發於一九五六年。不過艾倫威爾遜並不在乎,英國和馬來亞的聯系至少名義上,比美國和日本緊密多了,至少日本名義上還是獨立國家,馬來亞就是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