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勁十足(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42 字 2022-11-29

輿論操作尤其是對澳大利亞而言,艾倫威爾遜需要帕梅拉蒙巴頓的幫助,而正在母親幫助下進行新一輪融資的帕梅拉蒙巴頓也馬上答應下來,同樣答應下來的是,派出一直勘探隊抵達英屬馬來亞,在文萊附近尋找油氣資源。

針對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兩個主要幫手,艾倫威爾遜不覺得自己競爭不過菲律賓,但是日本確實是一個難以對付的對手。那么既然菲律賓因為賠償的問題,咬住日本不放,那么此時的菲律賓肯定十分需要一個匡扶正義的人出來幫助。

雖然沒法明著幫助,但艾倫威爾遜也不想出現在明面上,傳統上做好事都是不留名的。

這都是為了對美國進行防備,原本歷史上的美國針對科倫坡計劃起到了采取兩個辦法,一是主導了該組織的形成,該組織的形式、功能和性質等與美國的主張基本上是一致的;二是促成了它按美國的願望演變,使它從最初由英國主導的英聯邦組織變為美國主導的非英聯邦組織。

最終導致英國對科倫坡計劃失去了控制,而美國對科倫坡計劃的滲透,主要就是通過日本和菲律賓來完成的。

當前菲律賓咬著日本不放的前提下,艾倫威爾遜必須主動出擊,任何事情都要趕在日本的前面。

在美國開始向轉移紡織產業的開始,日本其實沒有多么騰飛,畢竟紡織產業的利潤實在拿不手,日本真正開始騰飛是五年之後,大概一九五六年的時候,經過紡織產業的積累,開始進入高度發展階段。

所以英屬馬來亞的方案就是搶先在澳大利亞的支持下,發展鋼鐵產業,同時也要抓住紡織業,因為前者容易創造就業。同時咬住日本的賠償問題,延緩日本進入東南亞的時間。

這個問題可以支持菲律賓的主張,如果賠償問題仍然不能阻止日本,就拿日本的關稅壁壘說事,日本和韓國一樣,再發展的早期都是依靠關稅壁壘只出口不進口來發展的。

如果英屬馬來亞能夠搶在日本前面,就要咬住關稅壁壘,一旦日本開放關稅壁壘,就針對性的用馬來亞到時候已經具備的產業,對日本進行傾銷。

連同吉隆坡會議以英聯邦名義撥款的一千六百萬英鎊,艾倫威爾遜用大頭對英國的鋼鐵和紡織產業下達了訂單,至於帕梅拉蒙巴頓之前說在美國采購的煉鋼設備,這個時候都已經過了關島。

剩下的錢則用來作為英屬馬來亞的儲備金,作為亞洲英鎊的錨。

戰後日本政府的發展是重點扶持,限定企業可以以低價購買煤炭和鋼鐵,產生的差價由政府補助。這個差額補助非常大,甚至占到財政預算的四分之一。

這樣的政策帶動煤炭和鋼鐵產業發展,加上日本的工廠和社會基礎設施在戰爭中被破壞殆盡,使得工廠能夠最快引進當時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日本的重化工業得以發展。

艾倫威爾遜干的事情差不多,只不過直接通過當前澳大利亞的親英首相,以及帕梅拉蒙巴頓已經控制的優良鐵礦石來支撐。這就不用通過馬來亞的財政補助,避免了因此產生的財政壓力。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角色,英屬印度的紡織業中心是在以加爾各答工業區為核心的孟加拉地區,自從印巴分治之後,已經分別屬於印度和巴基斯坦。

其中東巴基斯坦也就是後來的孟加拉國,是紡織業的生產基地,而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個關系?

艾倫威爾遜開通了馬來亞專員廣播電台,開始復制在紐芬蘭的廣播,闡述英國以及英聯邦對英屬馬來亞的扶持。提及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幫助,非常有技巧性的表示,大英帝國仍然是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不倒的大帝國。

從資金支持到產業扶持,以及英屬馬來亞本身具備的資源和氣候。正式確定了紡織產業和鋼鐵產業的發展政策,至於本身優勢產業采取自由競爭的態勢,但是錫礦和橡膠產業,不能高於倫敦政府的采購價。

「很難說,馬來亞公民具備已經接受這些產業的基礎,大英帝國已經准備好了對馬來亞進行幫助,但是馬來亞能不能接住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事情。馬來亞一千萬大英帝國的臣民,從現在開始必須接受政府的指導,把瑣事都放下,成為現代文明的一部分。」

抵達馬來亞的農牧業種子同時,艾倫威爾遜的第一個大項目開始動工,一座大型化肥廠。

以高級專員抵達場地表明要破土動工的同時,躊躇滿志的麥克阿瑟乘坐盟軍最高司令號飛機,停靠在太平洋和總統會晤的小島上,在這里他和總統杜魯門、參謀長聯合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共同探討了半島戰爭的戰況。保證一切順利之後信心滿滿以演講的方式說道:「目前發生的戰爭實際上已經取得了勝利,整個半島正式抵抗都會在感恩節前結束。」

第二天拿著關於麥克阿瑟宣言報紙的艾倫威爾遜,飛到了東馬在沙撈越的港口主持鋼鐵廠廠房破土動工儀式。一個星期之後,檳城港口,他又帶著檳城專員埃弗雷德,接收在海上飄盪幾個月的紡織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