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博采眾長(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5 字 2022-11-29

就當被池田勇人怠慢沒有這回事,已經准備和鳩山一郎好好談談的艾倫威爾遜一心二用,主動提出要求,在日本大藏省的官員安排下,設定了幾個考察工廠。

不親眼看一下是不行的,如何最大程度上壓榨出來剩余價值,只是比比叨兩句,那么誰都會,其一,是低薪畫大餅忽悠招人,和你講一堆毒雞湯,告訴你公司發展很好,不要在意短期的低薪,入職半年就可以漲薪或者升職級,結果到時候很可能連職級晉升體系都還沒有。

其二,是各種九九六、大小周、變相加班式的工作制度,通過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來降低單位時間內應該支付給你的用人成本。美其名曰奮斗精神。

艾倫威爾遜作為英屬馬來亞的專員,根本不用考察這種宏觀上的東西。他可以直接出台條令不零零七就犯法,殖民地在一些層面上管理起來容易的很,比正常國家還容易。

但是零零七容易,他總不能把安全情報委員會專門設立一個部門,去抓磨洋工的吧?

那是蘇聯晚期,蘇聯出現大面積無故曠工的風潮蘇聯克格勃干的活。其實後來看無故曠工的現象不是消失了嘛?蘇聯消失了之後,俄羅斯人也勤奮起來了,不比比叨待遇不好了。

跟著大藏省官員參觀日本工廠流水線的艾倫威爾遜,拿著本子記錄當前日本的管理條例,這個過程很慢,因為他還在回想後世中國的加班制度,兩相驗證,取長補短。

如何在零零七這個工作時間內,避免礦工和磨洋工的細節管理條例,才是艾倫威爾遜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宏觀上的問題他不關心,只要他想,完全可以一年只放一天假,留一天過春節就行了。

在筆記上這一條是以遏制宗教發展的段落記下來的。這很簡單,英屬馬來亞的族群有兩大一小,印度人過個灑紅節,中國沒事祭拜一下孔子、過個中秋、和平教徒來個齋月,那一天天還干不干活了?

各種沒什么用的小節日都應該馬上剝離,最多每個民族只保留一個重要節日就夠了。

嘈雜的車間當中,機器聲不絕於耳,陪同的大藏省官員瞄了一眼艾倫威爾遜的筆記,頗為驚奇的恭維道,「沒想到威爾遜先生懂漢字。」

「當然了,不然為什么過來管理亞洲殖民地?」艾倫威爾遜臉上掛著微笑,話鋒一轉道,「大藏大臣池田勇人先生,是不是很忙,還是故意躲著我?」

「大藏大臣每天的工作頗為繁忙,專門交代我負責威爾遜先生的一切需求。」陪同的大藏省官員禮貌的回答道。

「池田先生真是繁忙。」艾倫威爾遜皮笑肉不笑的說了一句,大藏省是日本負責經濟的部門,大藏大臣確實可以說在吉田茂內閣當中位高權重。

有影後言傳身教的艾倫威爾遜,也覺得剛剛的敵意太明顯,轉移話題道,「看到工廠當中的年輕工人們都很有活力,我相信日本很快會恢復正軌的。我想問問,北海道被蘇聯占領,你們的煤炭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心情不好就提北海道,畢竟是在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艾倫威爾遜並不覺得自己有什么錯。

雖然因為北海道話題,陪同官員的話又少了,但艾倫威爾遜並不在意,看著一個個年輕面孔,這和後世的日本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多數企業的毛病是新人工資比老人高,想漲工資只能跳槽,這也是歐美企業變相每年為社會提供一千名人才的手段。

其實大多數國家的企業也都是這樣。日企正好相反,老人工資比新人高,哪怕你有經天緯地之才,進了公司也得從最底層開始。

後世的日本企業基本只招畢業生,不招跳槽的人。新興行業或者和外國打交道的行業,對跳槽很寬容,越是大規模,歷史久遠的行業,對跳槽容忍度越低。

日本人口這么多,公司認為一定能找到又忠又專的員工,沒必要去招能力出眾有可能不聽話的員工。往大了說,這其實就是封建制人身依附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成員的命運與組織綁定。

日本企業特別喜歡招體育生,因為體育生什么都不會,而且具有集體性容易服從。

歸根究底是日本產業升級失敗了,沒有從歐美搶奪成功最尖端的產業。

幾天時間當中,艾倫威爾遜已經起草了關於績效考核規范管理條例,對英屬馬來亞來說,他們的專員集合了中日兩大國的管理精華伺候英屬馬來亞一個殖民地,這福分還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