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2 字 2022-11-29

雖然時間並不很充裕,但每一個成員包括首相艾德禮,都精神飽滿。

「之前收集的消息,我們已經得知,東歐國家全部國家的領導人都會出席。西歐也差不多,法國的多列士、意大利的帕爾米羅·陶里亞蒂等人都也趕往莫斯科。蘇聯在當今有多大的影響力,這一場葬禮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出來。」

「正因為這個原因,本次出訪的意義還是很重大的,東方有句話,百聞不如一見。」

彗星專機已經臨近莫斯科機場,艾德禮首相也正在暢談這一次出訪的意義。

有這樣的首相,也就難怪美國人總覺得英國不可靠,不過艾德禮臨行之前,已經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進行過溝通,希望可以借由這樣一個場合,尋找促成結束這一輪對抗的契機。

艾德禮首相也就圖一樂,艾倫威爾遜為了大英帝國著想,表明英國此行的目的,主要在於試探,只要麥卡錫不要再這件事上噴口水,就能解決英國很大的外交壓力。

參加斯大林的葬禮只是幌子,最重要的還是要樹立大英帝國的國際影響力。

此時半個世界地方都變成一個巨大的哀悼場所,人們聚集在鄉村、工廠、廣場、聽著廣播中傳出來的哀悼,表情嚴肅。感覺一個天才從此消失,再也沒有人能帶領他們前進。

這些來自於城市、山區、村庄、礦場、工廠的人們自發的聚集在一起,哀悼斯大林同志。花圈堆滿了紅場,悲傷的人們像大海波濤一樣涌入,無論將軍、工人、藝術家還是貧民臉頰上都帶著淚水,感覺就像老父親留下一群不知方向的孩子。

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也濟濟一堂,面色肅穆,也為這個蘇聯領袖的去世而悲傷。

下午四點,斯大林的葬禮隆重開始,整個紅場被擠滿,到處都是紅色旗幟。但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卻沒有一點喧囂聲。

蘇聯的領導層扶著斯大林的棺槨,艾倫威爾遜躲在外國來賓的人群中,記住這些人用微不可查的聲音嘀咕著,「左手邊第一個帶著禮帽的是貝利亞,現在的蘇聯他確實影響力最大。」

給斯大林抬棺的都是蘇聯高官,里面有赫魯曉夫與貝利亞。此後,貝利亞迅速掌握了國家權力,接管權力時毫無阻礙,通過頒布改革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與權勢。不過在權力的斗爭中,貝利亞最終被赫魯曉夫擊敗。

「他倒是很懂嘛!」不遠處一男一女也在注視著這一幕,兩人旁邊就顯得很奇怪。似乎有無形的東西把兩人和其他人隔開。

「你小聲一些!」女人有些怒意的責怪男人,小聲道,「看看就行了。」

「知道了!別人也聽不到。」男人從善如流把嘴閉上,他又不是沒經歷過,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就在現在貝利亞的位置上,他甚至經歷過兩次類似的場合。

這對男女的對話聲音不小,近在咫尺的人們卻一句話都聽不到,仿佛兩人不存在一般。事實上在旁人眼中,這對可能是夫妻的男女確實不存在。

「很顯然,那些帝國主義的人,不想蘇聯人民過得幸福。」男人良久之後對著妻子說出這番話,頭頂的藍色帽檐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艾倫威爾遜毫無察覺,記住了扶靈的順序,准備就此在首相面前提高自己的重要性。

葬禮結束,帝國主義特務艾倫威爾遜,直接跟著英國代表團返回賓館,就此對首相匯報當前的蘇聯領導層是否可以接洽。

毫無疑問,本次來訪的外國領導人當中,艾德禮毫無疑問是最具重量級的人物。

「從為斯大林抬棺的順序來看,貝利亞的位置極為靠前,也可以說現在的貝利亞位高權重。我們可以看出來,幾個靠前的人分別是貝利亞、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赫魯曉夫。」

艾倫威爾遜馬上根據這些所在的位置,進行逐個分析,並且表示接下來的見面當中,應該以結束柏林危機和朝鮮戰爭為主要目的,這兩個問題能夠達成一個就算勝利,要是兩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那大英帝國就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

這一番談論一直持續很長時間,艾德禮首相也點頭認可了,這一番很有道理的建議。

斯大林的葬禮是當今世界的最大新聞,不過在英國,作為一個自由世界的國家,英國存在反對黨這個東西,在野的保守黨一直想辦法奪回執政權。

這一次艾德禮首相在處理風暴潮極為亮眼的表現之後,保守黨也只能閉嘴,現在首相又去參加斯大林的葬禮,著名下議院噴子丘吉爾議員是不會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