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29 字 2022-11-29

「我是新成立的船舶與運輸委員會秘書長,至於來此實習的實習工,我之前還是馬來亞的高級專員,本質上曾經他們曾經是我管理的居民,所以我不願意出現類似種族沖突的事情,之前我和華人有過很和睦的合作,深切知道華人工人的秉性,勤勞肯干不會惹事,一旦有種族方面的事態發生,我會親自調查。」

「對了,我還是聯合情報委員會的秘書長,啟動對一件事的調查,對我來說很容易。」

艾倫威爾遜語氣平和,也不是在威脅什么,不存在偏袒華人的可能,真出事了他自然會大公無私的處理矛盾,誰惹事誰付出代價。

這座造船廠以格蘭維爾的姓氏命名,顯然是一個家族企業,進入廠區就能看出來,當前的運營狀態並不好,整個廠房空空盪盪。如果不管不顧的裝死,像是這種規模的造船廠,應該是首先倒閉的。

也正是因為狀況不怎么樣,艾倫威爾遜才會選擇從這里開始,說不定會比較容易出成績。

船廠附近還有四家規模類似的造船廠,這就是倫敦東區的全部造船業,這幾家造船廠將會把七百名實習工分掉,包括格蘭維爾的幾個老板,現在都在艾倫威爾遜的身邊。

「換成英漢兩種問題的標語,什么安全生產什么的,不明白?沒關系,英漢詞典是我編的,我給你們翻譯。」艾倫威爾遜到處亂轉,還在講究一些細節問題。

過了一會兒,艾倫威爾遜就和幾個船廠老板坐下來,等著第一批實習工的到來。

該敲打也敲打了,扶持政策也說了,現在可以想象怎么拉近和出國務工人員拉近關系了。

格蘭維爾幾人對艾倫威爾遜的工作履歷相當好奇,詢問馬來亞當地的風土人情。

艾倫威爾遜據實相告,現在拯救造船業會不會有作用還沒准,就算是有效,大概率也只是延緩造船業衰落,說不定有一天,至少一部分的造船業還要搬遷到馬來亞。

他也樂於在這些船廠老板的面前,介紹一下馬來亞當地的情況。就拿現在的產業布置來說,汽車生產線就放在了馬六甲市,新加坡還是做煉油中心。吉隆坡作為首府是特殊情況,檳城其實還缺乏一個拿得出手的產業來帶動發展。

「當地除了社會環境有些保守之外,其他方面都還很不錯。」艾倫威爾遜據實相告。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願意去當地考察一番。」格蘭維爾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道。

「那真是一個好消息,其實只要平等相待,就不存在什么危險。當地在內閣的定位極其重要,比當初的英屬印度還要重要得多。」艾倫威爾遜說話間,隨著一輛輛的大巴進廠,他就知道這些經過職業學習培訓的實習工已經到了。

「歡迎來到倫敦,我的朋友們。」艾倫威爾遜切換成漢語,在密密麻麻的亞洲面孔之前打招呼,隊伍有些散亂,但總體上保持安靜,這就是一種秩序感。

「中堂大人好!」來人顯然也都提前得知,眼前是上一任馬來亞行政長官,直接開口回應艾倫威爾遜的問好。

「很令人懷念的稱呼,謝謝。」對待不同的群體,如果沒什么可說的,就從感慨當地文化博大精深入手,艾倫威爾遜有充足的國外工作經驗,這對他不是問題。

演講滿是謙虛,既有對大英帝國的驕傲,同時也認可華人群體的優質特點,「十幾年前,我也曾經帶著你們的父輩去紐芬蘭工作。不過當時的工作遠沒有現在有這么技術含量,整個實習期為兩年,能夠積累到多少工作經驗就看你們自己,我希望你們能帶著對整個造船業的了解在兩年結束之後回去。」

實習工口中的中堂大人也一點沒客氣,上來就狂灌雞湯,用美好的未來掩蓋了實習工只有英國本土工人三分之一的尷尬事實。

不然為什么實習期是兩年?兩年時間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可以付出的代價。但時間再延長就不行了,雞湯畢竟只是雞湯,不能當做真金白銀來用。

也就是這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實習工還有夢想,有過一段社會工作經驗就不好忽悠了。

「尊敬的老板們,簽合同去吧,如果出現工業事故,我可是會並秉公處理的。」最後對幾個船廠老板明確底線,艾倫威爾遜就准備離開,「船舶與運輸委員會會派人在你們的船廠監督,保障工人的人權,以及對船廠經營的環境是否好轉進行評估。」

格蘭維爾幾個人滿是庄嚴的保證,表示一定會好好對待造船業的新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