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23 字 2022-11-29

為倫敦和斯德哥爾摩奔波的艾倫威爾遜,在返回倫敦之後,收到了來自美國的一則消息,阿美石油公司被美國還給沙特阿拉伯,成為全歸沙特所有的公司。美國同時放棄之前和沙特言明的百分之五十份額。

「真是大手筆!」艾倫威爾遜不由得感嘆,去年沙特石油產量是六千萬噸。美國將石油公司還給沙特,同時廢除配額利潤,不是一般國家能夠做出來的。

雖然之前蒙巴頓集團也這么干了,但蒙巴頓集團並沒有讓英國其他石油公司效仿。而且現在英國在中東的石油份額,已經不如美國了。

感嘆之余,艾倫威爾遜不由的想到了這件事是否和肯尼迪有關。歷史上阿美石油公司歸屬沙特,也是肯尼迪執政時期,只不過還要到一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之後。

「肯尼迪被殺,和這件事有關么?」艾倫威爾遜不由得琢磨這件事,是否和肯尼迪被刺殺有關,至少石油集團對肯尼迪是沒好感的。

毫無疑問的是,伊朗談判英國面對的壓力還會加大,英國通過放棄石油配額,表明利益不是問題,但必須制裁伊朗。

美國現在也放棄石油配額,把阿美石油還給沙特,同樣是表明要支持更加公平的石油分配,看起來手段是一樣的,但意義絕對不同。

既然美國放棄了石油份額,英國也必須不能再以任何借口死抓著伊朗不放。這將是美國接下來要對英國說的話。

果然,僅僅兩天之後,華盛頓就傳來了解決伊朗問題的言論,告知倫敦伊朗石油危機的會談應該重啟,並且最好拿出來一個結果。

艾倫威爾遜對外交大臣麥克米倫表達了擔憂,「這樣一來,英國就幾乎沒有理由繼續維持制裁了。在道義上已經站不住腳。」

道義對英國很重要,原因是現在英國國力不如美國,不能像是日不落帝國的時候,把道義當成放屁了,真要玩炮艦外交的話,過不了美國那一關。

「美國確實是難以對抗的對手。」麥克米倫聽了之後也苦笑道,「我們和美國人的關系,就像是希臘人看到羅馬人一樣。」

要不是保守黨總出叛徒,艾倫威爾遜以非常專業的控制力面不改色。

但一聽到麥克米倫希臘羅馬的論調,就氣不打一出來。從面相上你就當不了首相。

「我們已經盡可能的維護了英國的利益,種種努力相信公民們都看在眼里。」麥克米倫還在自我感動,表示外交部已經盡力了。

「我去准備會談的文件。」艾倫威爾遜直接轉身,不想看到這個希臘人。

「他還覺得沒問題?」下午在自己辦公室見到艾倫威爾遜的諾曼·布魯克,聽了麥克米倫的希臘羅馬比喻之後,滿臉無奈的道,「他根本不知道這一次外交失敗,自己會面對什么樣的下場,我看教育大臣這個職務,比較適合他身上的學者氣息,希臘嘛,還是好好做學術比較好。」

「我們要小心希臘人的糖衣炮彈。」艾倫威爾遜哼哼道,「有這樣的大臣在,我看我們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國力不如美國就直接認輸,可我們現在也不是蘇聯的對手,下次碰到蘇聯的利益,我們在向蘇聯認輸?」

「說到蘇聯的問題,不能借由剛果的事務,換取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諒解么?」諾曼·布魯克詢問艾倫威爾遜,能不能操作一下。

「我也想要這么做,但可能意義不大。中東和非洲的重要性還是不好放在一起比較。」現在輪到艾倫威爾遜做希臘人了,苦笑著道,「我們知道中東很重要,美國也知道,蘇聯也知道,沒有國家不知道。」

「確實是這樣!」諾曼·布魯克搖頭,美國直接送出了阿美石油給沙特,確實置英國為極其尷尬的境地。這就是國力的差別,對著比給身體放血,美國也可以放的更多,讓英國跟不下去。

「這一次的巴士拉會議,迪安出席之後勸說英國人,不要繼續鬧了,美國自然會拿出一個照顧各方利益的方案。但是和原來一樣是不可能的。」

美國首都華盛頓,在白宮辦公室的肯尼迪,叫來國務卿迪安·臘斯克,希望對方向英國言明美國的立場,殖民時代過去了,不要給蘇聯可趁之機,尤其是在中東那個地方。

「我一定盡量勸說英國人!」迪安·臘斯克點頭然後道,「既然我出席巴士拉會議,那么各國的外交部長也應該出席,共同解決這件事。我親自和麥克米倫交流。」

「這樣最好不過!」肯尼迪還想再說什么,桌子上的電話響起,肯尼迪只好先接電話,「各地出現大量畸形兒?幾乎每個州都有,怎么會這樣?查出源頭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