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27 字 2022-11-29

「巴列維能控制摩薩台?張伯倫還以為自己控制希特勒了呢。」艾倫威爾遜馬上回電繼續,「誰能取得軍方的支持誰就贏。」

當科密特·羅斯福見到巴列維的時候,這位伊朗國王正處在驚慌失措,准備出國避避風頭的臨行之前,這副模樣確實令科密特·羅斯福大失所望,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便開口道,「其實出去避避風頭也好,我建議去意大利等待消息。」

這個時候國王已經指望不上了,如果不是巴列維非要試試國王手令有沒有威力。按照英美兩國所說直接動手,不會出現摩薩台當前的舉動。

此時的巴列維對英美兩國來說是一個負資產,留在德黑蘭更多的是起到負面作用。還不如離開,把剩下的事情交給英美兩國。

同時給摩薩台一個錯覺,國王已經離開,整個伊朗的局勢都在他本人的掌控當中。

好巧不巧,巴列維的中轉站就設置在了巴士拉,艾倫威爾遜就在巴士拉,直接截停了伊朗國王一行人前往意大利的專機,讓國王一行人留下,同時讓巴列維的飛機繼續起飛。

沒多長時間,艾倫威爾遜就見到了這位把事情搞砸的國王,「國王陛下,其實離開伊朗保證安全就行了,跑太遠的話。大局已定回來也不容易不是么?」

「你是?」巴列維國王在摩薩台當政的時候,對政務干涉不多,再說他也沒見過艾倫威爾遜。

「英國外交部常務次長,最近兩年一直在關注六方會談。」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回答,「同時英國對國王陛下,無法親自管理自己的國家,感到極為痛心。請先休息,有最新的情況,我會直接告訴你。」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摩薩台會不會直接把蘇聯引入,這個可能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在摩薩台調動城防部隊之後,伴隨著巴列維的出國,德黑蘭的騷亂已經平息。至少表面得到了平息,整個伊朗回到了摩薩台的掌控當中。

甚至在這個時候,就連華盛頓對行動的成功也表現出來了懷疑。誠然在伊朗和英國的選擇上,選擇英國是對的。但要是不成功的話,伊朗可能會傾向於蘇聯,反感美國。

德黑蘭,廣播當中正在播放摩薩台的講話,對之前六百多名因為沖突身亡的伊朗人表達哀悼,「現在已經恢復了平靜,我們有理由相信,悲慘的記憶會被沖淡……」

「一些聲音擔心一旦查到是美國在幕後指使,兩國關系會變得很惡劣。不過局長頂住了壓力。」科密特·羅斯福沖著麥考迪克道,「不過我覺得,巴列維離開反而是對我們有利的,至少現在摩薩台覺得,他已經控制住了局勢,這就不用擔心蘇聯介入了。」

在這一天,蘇聯塔斯社確實表達了對伊朗局勢的擔憂,但很快就贊譽摩薩台處理辦法老道。

「還能繼續么?」現在就連麥考迪克也沒什么信心了。

「駐扎在城外外的坦克師,已經答應了幫助我們。」科密特·羅斯福透漏了這個消息,「最終還是要依靠軍隊解決問題的,民意有的時候不重要。」

就在沖突過去,人們認為摩薩台是勝利者的時候,伊朗軍方的保皇黨人入場了。

扎赫迪將軍宣布摩薩台對造成六百多人傷亡的沖突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接受王國法院的調查。

幾乎是同時,裝備著謝爾曼坦克的伊朗裝甲師,進入德黑蘭市區,政變部隊利用電台互相聯絡,命令德黑蘭的城防部隊投降,在一些地方雙方出現了交火。

德黑蘭炮聲隆隆,現在已經不是小打小鬧的時候,而是屬於軍隊內部的交鋒。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杜勒斯,遠在華盛頓,卻也一直注意著德黑蘭的動靜。為此寢食難安,德黑蘭的戰斗隨著裝甲師的加入,天平漸漸傾向於政變者的一方。

這個時候摩薩台在想向蘇聯求援,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再鬧鬧的過坦克?」艾倫威爾遜拿著麥考迪克發來的電報,惡狠狠的開口道。

「秘書長,我們接到華盛頓的電報,中央情報局局長要來一趟巴士拉。」

艾倫威爾遜一愣,回答道,「杜勒斯么?他來的目的,應該是為國王而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