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73 字 2022-11-29

「你的意思是說,巴基斯坦將會和鄰國改善關系。共同面對印度?」拉博巴特勒皺著眉頭說道。

「幾乎是不可避免。」艾倫威爾遜回答的斬釘截鐵,「而且我們無法阻止,就算是我們用盡所有外交手段,也不能阻止巴基斯坦和天然盟友的靠近。因為巴基斯坦經過這一次已經認識到了,憑借巴基斯坦無法抵抗的印度,只有這個鄰居能夠收拾。」

艾倫威爾遜雖然並不想要得出這么悲觀的結論,可這種事還是實事求是比較好。

「可巴基斯坦和美國的關系很好。」拉博巴特勒有些驚訝。

美國和巴基斯坦的關系達到了一個非常密切的水平,主要是因為美國想利用巴基斯坦來遏制以蘇聯為首的其他國家。

作為美國在南亞地區的重要戰略基地,美國對巴基斯坦的重視程度很高,迫切希望加強美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巴基斯坦將白沙瓦空軍基地租給美軍, 加入美國發起的反蘇軍事同盟, 成為美國在亞洲最親密的盟友。

「我的大臣!」艾倫威爾遜身為英美特殊關系的代言人,有些話不願意說的太明白,但常務次長要恪盡職守嘛,「美國都沒打贏朝鮮戰爭,沒法在陸地上幫助巴基斯坦什么。」

印度這一次戰敗後,形成的格局,對於其他有實力的國家來說,是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變成一個連環套的離岸平衡舞台,而且是全世界最適合離岸平衡的舞台。

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離岸平衡,英國是最熟悉了,幫助老三對抗老二,這叫離岸平衡。老三打不過老二,但必須有自保的能力。

用立陶宛制衡俄羅斯那不叫離岸平衡,慕尼黑會議的捷克斯洛伐克,倒是很適合立陶宛。

巴基斯坦的國力比有聲有色的印度弱,但印度也消滅不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及非常適合引入域外勢力做平衡。而有聲有色的印度不是某大國的對手,可以用來平衡某大國。

巴基斯坦和某大國共同應對有聲有色的印度,而印度則在思考面對這種劣勢如何打破,印度以後一定會靠近蘇聯的。這就形成了互相制衡的邏輯閉環。

艾倫威爾遜沒把蘇聯的角色說出來,但是為外交大臣解釋了未來大概率的局勢演變。

在不談蘇聯的情況下,拉博巴特勒接受了這個說辭,「我們支持印度,美國支持巴基斯坦,還真是復雜的地緣關系。」

「誠然,大臣。」艾倫威爾遜點頭道,印度靠近蘇聯之後,英國的立場會不會改變,和美國一起支持巴基斯坦呢?

那是不可能的,我大英不拘泥於立場,主要看誰給的錢多,印度比巴基斯坦有錢,而且肯加錢,英國一定會站在印度一邊,哪怕印度和蘇聯關系好。

拉博巴特勒也不再就糾結地緣格局,這一次的出訪收獲是巨大的,有消息說印度要把軍事開支提高到財政預算的百分之四十五,這可是一大筆開銷。

對於印度是否窮兵黷武,拉博巴特勒並不關心,他只關心印度的兩項大單的執行情況,這肯定會讓國內的軍工企業滿意的。

收獲滿滿的兩人,在重新宣揚了英聯邦總理會議的邀請之後,便踏上了返程之旅。直達布魯塞爾參加歐共體外長會議。

艾倫威爾遜趁機把已經公開的事實,印度要加強軍備的事情告知了葡萄牙方面。他身為葡萄牙編外殖民部長,肩負責任乃是理所應當,談及了北羅德西亞的經驗,比如說在果阿周圍設置雷區什么的。

布魯塞爾的會議緊張而忙碌,不僅僅是法國戴高樂政府因為古巴導彈危機在倡議歐洲團結,那是拉博巴特勒操心的事情,艾倫威爾遜和龍騎兵姐妹周旋也十分艱難。

「最後好像瘦了。」握著把柄的安娜雙眸波光流轉,「看來我應該好好照顧它」

「好了,安娜。」波金娜開口阻止,讓小妹別不知道節制,「我們對白銀的拋售已經收回了之前的運營成本,剩下的都是盈利了。股票也恢復到了古巴導彈危機之前,親愛的,覺得什么時候適合拋售。」

「再過上半年比較合適。」艾倫威爾遜猶豫了一下回答道,「美國選舉之前都算安全。」

波金娜點頭,然後直奔正題,「這幾天我們倆再布魯塞爾陪你,我有意設置在倫敦開一家分公司,我和安娜輪流坐鎮,這樣你就不孤單了。」

「團結的歐洲也是英國樂於見到的。」艾倫威爾遜用法國在歐共體會議上的口吻表達了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