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601 字 2022-11-29

法國有著引以為豪的光榮歷史,在法國人看來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和伯利克里時代的希臘、奧古斯都時代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一樣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座高峰。

法國人看待美國人就猶如一個沒落的老貴族看待一個暴發戶:法國是一個擁有輝煌歷史的大國,甚至就連美國的獨立戰爭也是在法國的支持下取勝的。

現在的北約話語權首當其沖是美國,在次是英國,法國就相當於櫻木軍團除了櫻木花道和水戶洋平之外的等等……

戴高樂涉及的歐洲一體化甚至包括了蘇聯,法國人眼中蘇聯一直就是歐洲的一部分,這可和很多歐洲國家薛定諤眼中的蘇聯不是一回事。

這一次的氫彈墜落,可能真和戴高樂決心退出北約有關,但肯定是一個在合適不過的借口,出一個外交大臣,肯定是勸不回來的,歷史上就沒勸回來,現在估計也夠嗆。

回家之後,帕梅拉蒙巴頓已經換上了家居裝,做好飯等著丈夫回來,聽了艾倫威爾遜的敘述,「法國人還真是難以搞定呢。」

「當然了,他們瞧不起我們,就和我們瞧不起他們一樣。」艾倫威爾遜含含糊糊的回答,但沒有停止自己干飯人的操作,「法俄同盟可是有歷史了,說實話,最不希望歐洲接近的恰恰是我們,不論是德國人還是法國人,和蘇聯都沒有深仇大恨。」

法國除了拿破侖時期之外,和帝俄打過一場之外,剩下的時間井水不犯河水,相反在遏制德國的時候,法國仰仗帝俄許久。

至於德國除了元首自認為優勢在我那段時間,其他時間好像和斯拉夫人的關系也可以。

但英國不同,一旦歐洲其樂融融,英國一個島國就徹底沒得玩了,所以冷戰格局對英國不是什么壞事。

「蘇聯這么強大,法國人還敢接近。」帕梅拉蒙巴頓搖頭表示不解,「法國人就認識不到危險么?」

「蘇聯確實是太強大了,不過太弱小也不好。」艾倫威爾遜可是見過史上最弱的俄羅斯,就在幾十年後。在他看來太弱的俄羅斯也不是好事,就像是現在的某大國一樣,反正啥也沒有,就和美國對抗又能怎么樣?

評估了斯拉夫人的三個時期,艾倫威爾遜還是認為帝俄時期,算是可以接受的時候,不像是蘇聯這么強,也不像是幾十年後的俄羅斯這么弱。

當然艾倫威爾遜也不認為所謂的史上最弱是俄羅斯的實力,俄羅斯之所以落到那副田地,一個是因為是冷戰的戰敗國,勝利者自然是美國。

在單極世界當中,相當於戰敗過一次的俄羅斯,其實是沒有位置的,研發不需要、生產不需要、連做血汗工廠都沒俄羅斯的位置。

而在俄羅斯變成一個原材料提供者的過程當中,有一個國家的角色很重要就是德國,德國人利用歐盟東擴,軟刀子殺人威力一點都不比北約東擴小,甚至對俄羅斯的危害更大。因為歐盟在後世本身就相當於德國的經濟殖民地,尤其是東歐。

德國自己在歐盟裡面打垮了一個國家的工業,就開始主導歐盟的下一輪擴大,為了防止俄羅斯反彈就用能源捆綁俄羅斯。但本質上搶奪的都是俄羅斯原本的市場,俄羅斯被金元攻勢弄的工業衰敗,有德國很大一部分功勞。

要不是德國本身是戰敗國,國土還有不少英美駐軍,這個戰敗國早就失控,說不定還會反咬英美一口。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為人們成功運用著,遇有攻擊便把屁股偎依著牆壁,讓你抓不著尾巴,終於把它無可奈何,弄不好尖牙利齒給你一口,咬住了就不放,這被德國人在經濟層面運用的很好。

「我聽說一件事,不會是真的吧?尼雷爾訪問東亞?他還沒獨立呢。」帕梅拉蒙巴頓詢問自己的男人,這是不是真的。

「我讓他去的。」艾倫威爾遜干脆的承認道,「那個東非殖民地馬上就要獨立了,最多就是明年。」

「親愛的,能給一個解釋么?」帕梅拉蒙巴頓有些疑惑,「那個國家可是現在支持北越和美國人對抗呢。」

「有一條鐵路尼雷爾想要修建,但我們不能幫忙,難度太大投入太高。」艾倫威爾遜平淡的回答,「我讓他去碰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