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0 字 2022-11-29

「反正我認為問題不大。」艾倫威爾遜信心滿滿,「敵人內部關系的不和睦,我們總是沒有損失,不是么?」

波蘭的情況終歸是一個遙遠的事件,兩人都同意,當前的情況下還是法國的問題比較重要,艾倫威爾遜隨後就前往唐寧街十號,匯報了這件事。

「我們要對蘇聯的行為展開猛烈抨擊么?」哈羅德威爾遜聽完之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我們還是看看華盛頓的表態,如果華盛頓認為問題不大,我們也沒什么可說的。」艾倫威爾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而且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還不知道細節,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再說。」

說實話這種事其實英國怎么表態並不重要,幾十年後俄羅斯出兵哈薩克斯坦的事,美國也表態了,有用么?還不是屁用沒有。

「外交工作還是放在法國身上,現在需要首相表明英國是站在戴高樂將軍的一邊,呼吁法國能夠盡快恢復秩序。」艾倫威爾遜做悲天憫人狀,「聽說法國近一個月來流失了超過一千噸的黃金,法國已經關閉了兌換黃金的渠道。」

這幾乎已經接近了法國這幾年擠兌黃金的百分之三十,法國用了好幾年的時間再從美國擠兌出來了四千噸黃金,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可見在金融領域,法國人還是不能和說英語的相提並論。

現在是說一些戴高樂好話的時候了,其實雖然口口聲聲英美兩國都對戴高樂報以尊重,但在英美兩國的輿論當中,法國的風評並不好。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結束,戴高樂的上台有軍事政變的意思。

而戴高樂領導的第五共和國,其實很像是威權政府,沒錯,這個年代威權政府總是被一些不嚴謹的媒體用來形容戴高樂政府。

但那是從前,面對著各種各樣的群體組成的聲勢浩大的運動,英國應該給予戴高樂支持,反正黃金出來的渠道已經被終止了,現在大家還是處在一個戰壕里面的朋友。

在一瞬間,英國媒體還是強調戴高樂多年以來為法國做出的貢獻,至於工人階級的待遇問題,這種問題肯定是沒利用和擴大化,成為了攻擊戴高樂的武器,不能排除有蘇聯在背後推波助瀾。

英國不會對波蘭的事情指手畫腳,但法國這邊栽贓一下蘇聯還是可以的,兩大陣營之間的默契還是存在的,我不干涉你,你也別干涉我。

五月的最後一天,回到巴黎的戴高樂發表了廣播演說——因為電視台已經罷工。他拒絕反對黨派的所有要求,他將不辭職、不換總理,而是要解散議會。

他聲稱這場運動的幕後黑手是一個「受到外國支持的政黨」——即法共,稱「法國面臨著專政的威脅」,表示「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我將不得不采取其他做法。

所謂其他的做法,肯定是要憑借軍隊的支持解決問題,戴高樂雖然說的很含糊,但英美兩國聽的更含糊,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和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馬上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戴高樂的支持,認可戴高樂的說法,法國面臨著一場事關生死的抉擇,應該采取強硬的手段來維護來之不易的自由。

在戴高樂的演講完畢之後,四十萬巴黎市民上街游行表達對戴高樂的支持,雖然這和之前的游行規模無法相提並論,但也算是某種程度上戴高樂的反擊,他並不是沒有支持者,相反還不少。

「我們在阿爾及利亞上空的衛星上,看到了當地部隊正在集結,運輸機還是你們英國的戰略運輸機機型。」不多時,唐納德對艾倫威爾遜透漏了一件事,阿爾及利亞駐軍似乎正在准備回國,協助戴高樂控制局勢。

「不能說是英國的,而是我們英法德三國共同訂購的戰略運輸機。」艾倫威爾遜斷然否認了唐納德的說法,北非駐軍的自我決定,不能因為使用和英國軍隊同樣的運輸機,就表明和英國有關,這簡直是欲加之罪。

「當然我也相信,一旦軍隊的動作傳到巴黎,會讓陷入無意識狂歡當中的抗議者清醒過來的。」

這一次事件當中,法共明顯已經和戰後的法共不一樣了,從法共的表態就能看出來,這不是那個在世界大戰當中抵抗的法共了,多年的議會斗爭已經讓其丟掉了一身武功,幾個領導人的表態也充滿了妥協。

說不定現在戴高樂正在對法共開條件,讓其站在自己一邊,結束法國的罷工運動,這誰說的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