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99 字 2022-11-29

「最近誰替戴高樂主持政府運作?」艾倫威爾遜臉色一正問道,他確實很關心這個問題,不關心誰也不能不關心法國。

這個人本來歷史上是蓬皮杜,但蓬皮杜的戴高樂接班人的身份,不是因為自身患有癌症,結果被不願意透漏姓名的內閣秘書長泄漏出去,導致成為了泡影,法國總理存在感並不高,不知道現在是誰。

「皮埃爾·梅斯梅爾,最近都是他代替戴高樂出席活動。」弗蘭克直接回答,隨後介紹了這位仁兄的履歷。

皮埃爾·梅斯梅爾戰前成為高級公務員,在殖民當局做一名法學博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塞內加爾輕步兵團第十二兵團任中尉,並在法國戰敗後拒絕投降。

後坐船去倫敦和自由法國部隊匯合,任法國外籍軍團第十三旅成員,參加厄立特里亞、敘利亞、利比亞各個戰役以及比爾哈凱姆戰役和突尼斯戰役,以及埃及阿拉曼戰役。他是戴高樂將軍反對德國侵略最早的追隨者之一。

戰後的履歷比較簡單,很長一段時間和艾倫威爾遜特別相似,就是在法屬各大殖民地做總督、高級專員、期間有大概十年時間。

聽了弗蘭克的話,艾倫威爾遜一下子憑空增加了不少對這位法國總理的好感,直接拿起來電話讓軍情六處把照片送過來,兩人之間的經歷有這么多類似的地方,至少可以期待看待海外利益這個領域的角度應該差不多。

「尊敬的外交大臣,有時間,哦真好,談一談怎么樣?」艾倫威爾遜拿著法國總理的履歷,盯著照片看了良久,從面相來說就符合一代梟雄之姿。

在戴高樂神隱的關鍵時期,英國總是要有所准備的,畢竟法國是英國最重要的鄰國,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還是要互相掩護。

在艾倫威爾遜眼中,法國人在戰後的努力當然是值得尊敬,要不是法國丟了阿爾及利亞導致在歐洲的基本盤小了一點,導致面對美國的時候十分吃力,那沒准真可能走出來自己的大國路線。

現在阿爾及利亞被死死控制住,法國的統戰價值明顯高了不少,這樣在可能同時傷害英法兩國利益的問題上,兩國聯手面對問題的成功率會更高。

面前英國和法國有一點還是很像的,兩國雖然都是歐共體重要成員國,但是在歐洲的貿易都不到百分之五十,法國對法郎區的控制是要超過英國對英鎊區的控制的,法郎區國家單獨對法國的貿易,就占據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才是和其他國家的貿易。

英鎊區的貿易明顯更加多元化,畢竟像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早就獨立了,加拿大根本就不屬於英鎊區,只不過認可英鎊的價值,同樣作為外匯儲備的一部分。

「我也注意到了戴高樂總統的身體狀況。事實上不少國家都很關注,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外交大臣帕特里克聽聞關於戴高樂的問題,馬上回答,「法國是我們最重要的鄰國,戴高樂總統也受到愛戴。」

「大臣說的真有道理。」艾倫威爾遜開口補充道,「尤其是法國的實力沒有多大削減,半個非洲仍然在法國的影響力之下。大英帝國尊重有實力的國家,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尊重一下印度。」

在對待日元問題上,英法兩國必須拿出來堅定的態度,必要時候可以放馬克一馬破解日德的捆綁,但日元絕對不能放,那是完全受到美國的控制的國家,哪怕日本首相被崩了,都不值得奇怪。

「法新社報道,總統夏爾戴高樂於今天凌晨病逝。」隨後新聞開始播報戴高樂的生平以供緬懷,不僅是法蘭西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值得稱贊的父親。

在關系國家存亡的歷史關頭,他站到斗爭最前列,為戰爭的勝利和法國的解放做出重要貢獻。

很難想象一個法國總統的病逝,竟然在英國有這么大的熱度,但事實就是如此,作為歐美戰時領導人當中最後一個病逝的他,此時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哈羅德威爾遜第一時間就已經決定,要參加戴高樂的葬禮。

「我相信,和首相做出同樣決定的領導人不在少數。」艾倫威爾遜面色嚴肅,這一次他絕對不是故作嚴肅,而是發自真心實意。戰後法國的基礎比英國差得多,能夠做到今天的聲勢,和戴高樂有著巨大的關系。

至少從四十年前開始,英法的關系法國就處在弱勢地位,事實上是法國依靠英國的關系,但在戴高樂執政的時候這種關系終止了。現在的英法關系平等全部歸功於戴高樂,事實上要不是艾倫威爾遜在,冷戰的英法關系,是英國主動求法國,別把英國關在歐共體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