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1 字 2022-11-29

在確信蘇聯糧食產量將迎來大豐收後,美國各地糧商開始拋售囤積的糧食,蘇聯還暗中鼓動美大陸谷物公司等商業公司向美農業部發起游說。

此外,蘇聯暗地派出的采購員,也以飼料谷物的價格分批買走美大量糧食。

蒙在鼓里的白宮還向外宣布,美國同意隨時提供五億美元貸款專供蘇聯之需,蘇聯今後三年可購買價值七點五億美元的谷物。

美國一時間被打一個措手不及也可以理解,畢竟當前最為重要的是美國大選,尼克松和洛克菲勒組合能不能成功,沒到大選那天都不能確定。

此時的艾倫威爾遜,正在體會著高人一等的待遇,主要是促進英德友好團結,在喂養後代上毛妹不會高人一等,但在他這里完全可以。

小孩子那是不能,他就不同,完全是經過深思熟慮進行的冷靜判斷。

指導好大兒怎么在拉美運作,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此時的艾倫威爾遜又變成了那個為了英國殫精竭慮的小小秘書長。

在英國的堅決反對下,以德國在陸地上能源輸油管線容易被東歐國家占便宜,卻可能讓德國付出成本的理由,蘇聯不得不答應,在波羅的海新建一條油氣管道來分擔西歐的能源風險,來化解西歐國家的擔心。

英國的堅決反對一方面也是向美國證明,英國已經在維護歐洲的領域做到了可能做到的一切,這是真的,讓這一條油氣管道從海上走,可以讓海上力量更勝一籌的北約安心一點。

波金娜和安娜正是因為英國石油公司從中作梗的原因,所以這一次來來到倫敦的,享受了殷勤服務的無上權威,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上做出了並不艱難的決策,「英國從頭到尾就沒有反對這條油氣管道的建立。事實上我們正在和挪威談,共同出資建立輸往德國的油氣管道。反對只不過是向蘇聯要價罷了。」

德國有石化工業,而且還挺強,不過德國沒有控制能源產地,這也是後世德國一直在伊朗問題上斡旋的原因。但是顯然,誰都知道什么結果。

「那你們搞出來這么大的動靜,弄的德國還認為英國要做什么。」安娜雙眸波光流轉,氣呼呼的對無上權威做出了指責。

「憑空造牌嘛,帝國主義國家都這樣。」艾倫威爾遜不咸不淡的回應,並不認為這有什么不對。

給兩姐妹吃了一個定心丸,艾倫威爾遜完成了這一次的談判,「入冬帕梅拉會回珀斯,到時候我們深入交流一下。」

幾天之後,一九七二年度美國大選拉開了帷幕,雖然經過了水門事件,但尼克松這一次堪稱是大獲全勝,和洛克菲勒搭檔的他取得了罕見的勝利。共和黨團結一致的支持下,尼克松以五百二十票對十七票,贏下四十九個州的勝利。毫無懸念的開啟了第二次連任。

「洛克菲勒共和黨人,是這一次最大的贏家。」大選結果傳來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在正在帕梅拉蒙巴頓這里做模范丈夫,隨即表達了對這一次大選的看法。

「尼克松才是總統,美國的副總統是擺設。」帕梅拉蒙巴頓提醒著自己的丈夫,這還是他本人曾經說過的話題。

「哦,洛克菲勒可以是擺設,但洛克菲勒共和黨人並不是。他們是共和黨很強大的力量。」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微微一頓,「洛克菲勒說不定會感謝我的,畢竟這么大的勝利,是他從來沒有享受過的。」

洛克菲勒共和黨人是一個稱呼,其實並不是洛克菲勒建立的,這一派系的建立者是常公寄予厚望的杜威。至於尼克松的政治光譜,其實是塔夫脫為領袖的共和黨保守派。

洛克菲勒共和黨人某些層面上是漢密爾頓主義的繼承者,比如說民眾不可信任,多數人的暴政,小政府等等。

洛克菲勒共和黨人的支持者,是城市共和黨人,而後世的共和黨是靠著鄉村共和黨支持者支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