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6 字 2022-11-29

「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約翰·亨特倒是談不上失望,但受損的是英國企業,他還是希望能夠彌補一下。

「約翰,不和印度的本土大財團分享利益,好像只有一個公司賺錢了。」艾倫威爾遜喝了一口枸杞,無奈的回答道。

「哪一個?」聽著越說越離譜的無上權威,約翰·亨特也被勾起來了好奇心,想知道這個公司是何方神聖。

「這個公司你也聽說過,在英國歷史上發揮過重大作用。」艾倫威爾遜舔著嘴唇給出了答案,「東印度公司。」

這事,艾倫威爾遜也沒有辦法,人家印度在這方面是人人平等,又不是針對英國,肯定也有其他國家的受害者。國有化企業導致英國損失慘重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筆賬應該算在蘇聯頭上。

冤有頭債有主,就像是印尼干掉印尼共,針對印尼忽視美國,只能說是膽小鬼舉動。

如果沒有蘇聯,會有國家一個國有化就敢沒收英國資產么?

他也沒有理由,幫著這些英國公司討回公道,反正他之前提醒過帕梅拉蒙巴頓,看著點貴族階層的企業不要去印度,印度那個地方就是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想要在印度賺錢還不被割韭菜,那就要找印度地頭蛇深度融合了,或者找輕資產產業經營,隨時通過孟買證券交易所跑路。

很快,唐寧街十號也召他去,自然而然,又遇到了政治秘書瑪利亞·法肯德,「瑪利亞,什么事?」

「還不是印度的國有化法案。爵士有辦法么?你曾經是英屬印度的官員。」瑪利亞·法肯德很配合的透漏了目的。

「那我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做生意有賠有賺非常正常。」艾倫威爾遜不改初衷,表示愛莫能助。受損的一不是貴族階層的企業,而不是英國的國有投資,那損失就損失了,市場經濟不就是這么回事么?

等了一會兒,哈羅德威爾遜確實談到了英迪拉甘地國有化的問題,艾倫威爾遜笑呵呵的道,「這么干的話,印度遲早會碰到大問題。竟然連紡織業都國有化,簡直是在找死。雖然紡織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創造很大的就業,但紡織業的利潤太低,國有化的弊端遠遠超過好處。紡織業的利潤這么低,任何一個國家都能做,用這么低的利潤換取國家財政的赤字?值得么?」

「別說是紡織業,就算是煤炭鋼鐵,能夠做到收支平衡就不錯了。國有化的產業,應該集中在躺著都能賺錢的行業當中,把負擔甩出去讓民眾自生自滅,同時增加國家財政的來源,如果拿澳大利亞比較,澳大利亞的采礦業就很適合國有化。但私人企業也不會造成負擔,畢竟澳大利亞的基礎過於得天獨厚了。印度人口太多了,竟然選擇這么低利潤的產業國有化,帶來的效率低下,完全抵消了優勢。」

哈羅德威爾遜越聽越不對味,開口道,「可我在國有化鋼鐵和煤炭,甚至是供水系統的時候,你並沒有反對。」

「首相,我是沒有全部反對,供水系統國有化的時候,我是非常支持的,因為每過一天本土的公民都在貢獻財政收入。我當然不會反對了,至於煤炭和鋼鐵,我只是被首相說服了而已。」

艾倫威爾遜聳聳肩,「裝作看不見其中的弊端。事實上,在國有化領域,不管我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有計劃經濟委員會運行的蘇聯,但在歐洲這是一股潮流嘛,當內閣做出了果敢的決定,白廳只能全力以赴的配合。」

事實上英迪拉甘地這一次國有化的效果,都不到十年,國有化企業造成效益下降,病態企業更成為財政貼補的無底洞。國際石油的價格暴漲,又增加了成本支出和外匯捉襟見肘。

最大的效果可能就是很多印度的國有企業,讓莫迪老仙賣賣賣,在一段時間之內成了老仙籌集資金來源彌補印度財政支出的重要手段。

這當然也是好處,艾倫威爾遜其實很期待保守黨再次上台的,開啟私有化,英國的國有企業出售是一次變現的機會。遠在澳大利亞的什么公爵、什么伯爵,到時候肯定拿著鈔票翹首以盼,等著重新占據本土經濟的主導權。

至於首相談及能否使用外交手段,挽回英國企業的損失,艾倫威爾遜表示會按照程序試試看,但別指望有什么效果。

「對了,首相,八月份的阿拉伯聯盟首腦會議,可能對英國的外交是一個考驗。」艾倫威爾遜忽然沒頭沒尾的來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