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490 字 2022-11-29

「艱難也要做,日元沒有這么大的價值,憑什么?那就是美元的備胎。」

艾倫威爾遜輕哼一聲道,「日本這個國家什么都沒有,連第二大島都被蘇聯占領了?有什么東西能支撐日元的匯率?蘇聯在北海道一個演習,全日本都要嚇尿褲子,就憑借日本的工業實力?就算是發達國家也是有等級的,日本明顯是那種剛入門的發達國家,全年無休十二個小時,也就和歐洲這邊八小時帶雙休的收入接近。」

當然無上權威還是對日本的工業產能表達了表揚,這也是唯一值得表揚的地方,工業國對農業國的碾壓還是存在的,你可以做不到最尖端,但必須要有,不然就會被卡脖子。

比如某五菱宏光,某大國售價四萬五、在智利賣七萬、在秘魯賣六萬九,在墨西哥賣八萬。

越是沒有這個產業,賣得越貴,馬來亞的汽車在英國賣的價格就比在東南亞賣的價格低,雖然東南亞更窮。葡萄牙的皮卡生產線也是如此。

「我們也是一個島國,美國要是把對日元的看法放在英鎊身上?」約翰·亨特帶著疑問,已經把他的意思表達的很明顯了。

「好歹有世界第二大海軍呢,尤其是現在,美國海軍兩年前的噸位是七百七十萬噸,今年是五百七十萬噸。」

艾倫威爾遜對著老朋友道,「而且這才剛剛開始,不出五年,美國海軍噸位將會掉到四百萬。六七年的時間海軍規模會縮水一半。現在美國海軍和皇家海軍是處在一個起跑線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爆發出來的產能,在經過了三十年之後,到現在為止正是集中退役的時候,雖然美國造艦一直沒有停,但從一九七零年的七百七十萬噸掉到五百七十萬噸,就知道這一次退役潮來的多么強烈。

美國造艦就算是無比強大,也不可能補上一年五六十萬噸軍艦退役的缺口,更何況美國民用造船約等於沒有。

艾倫威爾遜預估美國海軍肯定比他腦海中的歷史更加努力,因為皇家海軍沒有衰落到被漠視的地步。可是?努力也就是杯水車薪,這個退役潮太猛烈,比某大國那一次正好碰上的退役潮絲毫不遑多讓,還有過之。

這將會出現一個後果,美國海軍面對蘇聯紅海軍,如果有皇家海軍的幫忙,那當然仍然處在壓倒性的優勢。如果美國海軍單獨和蘇聯紅海軍對上的話,是不可能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的。

冷戰末期,如果僅僅是比較噸位,而不考慮紅海軍的反艦導彈能換多少航母戰斗群,美國海軍的噸位只比蘇聯紅海軍多出一個零頭。換句話說,如果皇家海軍和紅海軍是一個戰線上,處在劣勢的就是美國海軍。

所以艾倫威爾遜現在感覺英國充滿了統戰價值,讓本來就不應該有多大作用的日元別登上歷史舞台,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分。

正當尼克松總統和司法部門,圍繞著交不交錄音帶這個問題博弈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八月份,艾倫威爾遜這邊面臨的問題是,蘇聯軍方在北海道舉行演習的問題,當然這是華盛頓方面的二手消息,經過內閣理智的判斷,英國做出了決定,「憑借美國海軍的強大實力,足以讓蘇聯不敢輕舉妄動。」

華盛頓很快給了回信,「處在英美特殊關系的角度,英國理所當然的應該派出富有戰斗力的核心力量,和美國站在一起對蘇聯堅決回擊。如果在這個時候,皇家海軍造訪橫須賀的話,蘇聯就能夠感覺到兩國堅不可摧的友誼。」

這激發了行走的英美特殊關系,艾倫威爾遜要堅決捍衛這種關系,在哈羅德威爾遜首相和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面前,痛陳利害,「應該把地中海艦隊的維多利亞女王級航空母艦,派往遠東。」

「艾倫,我們都知道你和美國很多人有著深厚的私人關系。」哈羅德威爾遜就差拿是否可靠的目光看向內閣秘書長。

「首相,私人關系是私人關系,我從來都堅決捍衛英國的利益。」艾倫威爾遜臉上帶著委屈之色,「只是我覺得,響應美國的號召對英國有好處。」

「什么好處?」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嘴角抽動,很想聽一聽具體的好處是什么。

當然是在中東打仗的時候有不在場的證明,不過這不好說出口,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我也不否認,現在的美國處在越南戰爭的事實失敗當中,非常需要一個盟友進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