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63 字 2022-11-29

美國人的猜測隨著會議開始被證實,德法把英國推出來和美國交鋒,如同三十年前的布雷頓會議上,美國拉攏了絕大多數國家把英國的方案束之高閣,這一次英國已經爭取到了歐洲工業國的支持,尤其是德國的支持,讓美國不得不重視。

艾倫威爾遜為卡拉漢准備了一個建議,用於和法國總統皮埃爾·梅斯梅爾和總理希拉克,這一份建議是拉攏加拿大和意大利加入發達工業國集團。

其實這個組織在後世叫做g7,也就是七國集團,這個組織的前身其實是法國倡議建立的,分別是美英法德加上日本,把日本加入進來完全是一個安撫作用。

這一次英國建議拉入英聯邦國家的加拿大,和拉丁國家意大利,算是加強彼此的實力。

其實相比較於梅斯梅爾這和總統,希拉克這個總理艾倫威爾遜反而更加有印象一些,現在的希拉克還處在政治家的黃金年齡,肯定還無法暢想他會在法國政壇長久的存在下去,一直活躍到二十一世紀。

法國的一號人物和二號人物在經過商量之後,認可了工業國集團的擴大,並且表示願意支持在國際貨幣體系當中,英鎊法郎和馬克的一攬子貨幣解決方案,用以支撐英國的國際地位。

「希拉克總理,在新時代找到英法兩國彼此的位置,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你是如此的睿智。」艾倫威爾遜表達了自己的尊敬,這個法國總理是德國總理施羅德主導歐盟建立和獨立自主的關鍵人物。

當然了,希拉克擔任總統的時候,也是法國被美國各種打壓的時候,甚至已經在蘇聯解體之後把法國列為了戰略競爭對手,准備讓法國嘗一嘗世界老二的待遇,還不是某大國後來居上,法國肯定還要付出更大代價。

法國強烈反對美國發起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也是在希拉克任期之內的舉動,制裁美國也是法國推動的,有這么一個人做法國總理。艾倫威爾遜就知道已經穩了,這個人可能會英國也不是很信任,但和美國相比,英國還是可以被信任的。

卡拉漢還是憂心忡忡,畢竟這一次英國和美國的立場迥異,真的處在對立面,他還是心中有些沒底。

「卡拉漢,表現出來無所畏懼。」哈羅德威爾遜看出來了工黨二號人物的猶豫,開口表達鼓勵道,「作為一個首相,還會有更多的難題。」

聽到要做首相,卡拉漢驕傲的挺起胸膛,哈羅德威爾遜見到卡拉漢恢復了信心,心中不由得點頭認可。

他已經發現自己患有阿茲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他的身體已經很難支撐更長的任期了。

想到離開首相的位置,哈羅德威爾遜准備就退休生涯和白廳進行一番利益交換,這么多年相處下來,雙方不能說是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單也算是合作愉快,相得益彰,如今面臨分道揚鑣,一言以蔽之,既然走到了令人痛心,難以挽回的終點,他要做一些離任後的安排,這並不過分。

當然這一切,哈羅德威爾遜還准備隱瞞一段時間,通過這一次的牙買加會議爭取到足夠的功績,才好光榮的離開首相的位置。

反正在一部分人眼中,他是一個十分親蘇,也是戰後和美國關系最遠的首相,面臨阿茲海默症的威脅,他現在還怕什么呢?

有了這個心理准備,哈羅德威爾遜在這一次會議上,注定將會成為美國最不願意面對的對手。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哈羅德威爾遜似乎從來沒有表現出來過如此的進攻性,還是對著英美特殊關系的另外一方這么做。

有著法國和德國的支持,英國似乎是憋著一股勁要扭轉布雷頓森林體系敗北的局面,在日元和特別提款權、英鎊流通問題上緊咬著不放。

在各國領導人和代表團的面前,卡拉漢要上台表達對日元的攻擊,艾倫威爾遜攔住了財政大臣,「大臣,你是一個政治家,還是我來吧。」

「英國以及歐洲認為,日元並不具備更大的作用。日本什么都沒有,就在兩年前,還需要英國皇家海軍前往保護。這樣的國家怎么能說具備國際影響力?我們必須要承認一點,日本這個國家是特殊的。」

艾倫威爾遜走上主講台,向著各國點頭致意,然後照本宣科道,「現代文明是歐洲引領的,這一點絲毫不用謙虛,不需要加入一個旁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