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24 字 2022-11-29

代表各自國家取得了共識,英美這對擁有特殊關系的國家,便開始著手解決南部非洲的問題,這也無可避免的引起來了法國的牢騷怪話。

法國並不是對美國有成見,事實上法國對任何域外大國在非洲拓展勢力都有成見。

英國拉美國一起解決南部非洲的問題,在法國人眼中毫無疑問是引狼入室,不過這種牢騷怪話也好對付,當沒聽見就好了。

南羅德西亞圓桌會議終於按時召開,雖然理論上英美兩國不會再討好大多數黑人,把白人訴求當做不存在的問題上犯糊塗。但伊恩史密斯多年的活動,還是在英國及美國兩地始終有一定支持。

當中,保守黨星期一會就曾發起多次親羅德西亞行動,並到唐寧街示威抗議。

另外,美國參議員貝利·高華德亦曾直言」我們需要更多像伊恩·史密斯的人。我想,在今日的世界,我們擁有太少領袖,我希望他的行動能夠繁衍一點,再向四處傳播「。

但這些聲音,和主流意見相比還是過於單薄了一些,不足以讓白人保障自己的目的。

艾倫威爾遜也在伊恩史密斯面前點明了這一點,讓其明白,想要自救只能做到盡量公平的分治,白人最終得到的土地肯定是少部分。

伊恩史密斯的對手是,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主席兼第一書記穆加貝,艾倫威爾遜不好說後世津巴布韋面紙上無數個零和這位領導人有關。因為一旦國家遇到制裁的經濟情況,肯定會有所失真。

就連俄羅斯那樣的大國遭受制裁也不能說毫無影響,只能說地大物博還能過去下去,更何況是條件差了無數倍的津巴布韋呢。

伊恩史密斯現在的角色,非常像是三十年前的穆盟領導人阿里真納,表達了堅決不和黑人生活在一個國家的理念,以黑人取得政權一定會清洗白人為理由,無視了穆加貝故作寬容的態度,白人一定是要獨立的,不管最終還有多少土地,都不會因此後悔。

這一天的泰晤士報頭版頭條以,「這個時代的阿里真納!」為標題,詳細的闡述了伊恩史密斯面對的困境,一方面也是暗戳戳的拉偏架。

艾倫威爾遜還裝模作樣的和布熱津斯基一起,站在穆加貝一邊,表示要慢慢說服伊恩史密斯。

當然穆加貝也並非是好糊弄的人物,他總覺得英美兩國最終還是要站在白人一邊。

這肯定是污蔑英美兩國了,和數億非洲黑人的好惡相比,區區幾十萬所謂的白人同胞算得了什么呢?回歸本質上是一分錢不值的。

這個態度並非是英國多么大公無私,只能說黑人有統戰價值,而當地白人沒有。要是白人不是只有總人口的十分之一,英國絕對換一個態度。

伊恩史密斯當然已經在這邊得到了交底,面對穆加貝的示好就當沒看見,口口聲聲要打光最後一顆子彈,戰斗到最後一個戰士,「羅德西亞分治已經是我所能提供最大的讓步了,如果有些人為了所有的價值站在所謂的本地土著一邊,我們也沒有辦法,只有戰斗到底。摧毀羅德西亞一切現代痕跡,讓整個地區返回蠻荒時代。」

「伊恩,何必學法國人呢?」艾倫威爾遜開口做和事老,仍然在為羅德西亞各方勢力的團結盡最後一份力。

英國當然是站在大多數人這邊的,但如果一個群體堅決不同意,那這就?如果英國甩鍋不管的話,以後羅德西亞的情況可能會演變成多數人的暴政,這也不是英國所希望發生的未來。

南羅德西亞圓桌會議,幾乎每一天的進度都在搶奪版面,借此希望塑造白廳希望看到的輿論,雖然處於多數原則,應該支持黑人,但也不能不顧白人的利益,這會導致內戰延長。

「布熱津斯基先生,美國的選舉團制,能不能套在羅德西亞上面。」艾倫威爾遜不懷好意的詢問道,美國的選舉制度就很民主,但又不這么民主。

「伊恩史密斯的支持著人數太低,什么樣的選舉設計都是沒用的,我們總不能像是世紀初那樣,固定只有黑人大學生才有選舉權吧?」

------題外話------

感冒了,燒的飄飄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