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55 字 2022-11-29

有句話叫做基層工作大學生村官能解決的問題還不如村霸多。套在英國的選舉制度上,就是六百多個席位對應五千萬人口,還不是每一個都有選舉權,只要取得相對多數就能夠拿到議員席位。

市級選舉就更加容易了,不單單是英國,美國在地方的政治世家一樣多得很,拉鏈頓夫婦、布什父子那只是最高層面上無法隱藏,必須露出來的。

就算是現在的保守黨,也不缺少政治世家,父親完了兒子上,占據了保守黨不少的份額。

至於帕梅拉蒙巴頓詢問怎么拉攏,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道,「也不一定要拉攏,讓他們畏懼也可以。像是艾登、麥克米倫、希斯他們,當初都是丘吉爾內閣的保守黨大臣,我忽然想起來一個人。」

「誰?」被丈夫繞來繞去已經有些迷湖的女首富,忙不迭的詢問,有這么一個人能夠威脅保守黨?丘吉爾,都死多久了?

艾倫威爾遜一挑眉道,「魯道夫赫斯,他現在被關押在西柏林的監獄,要知道他的身份可不一般,是當年第三帝國的二號人物。他為什么只身來到英國,真像是所說的那樣,有精神問題?一個有精神問題的人,都被關押三十多年了。現在整個監獄只有他一個人被關押,都是一個被稱為精神疾病的老人,為什么不釋放呢?」

魯道夫·赫斯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里亞的德國商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赫斯加入希特勒所在的團隊,先後在西線和東線參戰,兩次身負重傷,獲得二級鐵十字勛章,晉升為預備役中尉,最後轉入德國空軍服役。

作為國社黨的二號人物,赫斯卻在當時橫渡英吉利海峽,要和英國政府進行談判,可謂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赫斯死後圍繞著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猜測,符合邏輯的猜測是,赫斯確實是奉命過來和談的,本來英國國內是有和談的基礎的,張伯倫,漢密爾頓公爵,喬治國王都是綏靖派。

可是四十年丘吉爾一上台,一切都變了,丘吉爾是個極端主戰派,反正說啥都不接受和談,一定要同德國打。

可赫斯來英國一旦談成,丘吉爾必然是要下台的,於是就直接帶人把剛下飛機的赫斯截胡了。赫斯手里拿的和談草桉就這么落到了丘吉爾手里,為了徹底掐斷德英和談,他就把赫斯給關起來了,還專門為他安排了一個旅的看守,真可謂是當時最豪華的陣容。

最終英國成了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但這份榮譽是用幾百萬英國民眾的生命和整個工業體系的崩潰換來的,戰勝後的英國除了得到這份榮譽,其他什么也沒得到,順便丟了世界霸主的寶座,成了一個跟班。

作為當事人,赫斯是知曉這當中所有秘密的人,他一旦出獄開口說話,英國的政壇就會地震。

赫斯一直被關押了幾十年,活到九十多歲都沒有自殺,怎么可能忽然之間就想不開自殺了,赫斯的兒子就聲稱赫斯是被謀殺的。

「只要赫斯開口把證據抓在你的手中,什么艾登、麥克米倫、希斯、巴特勒,這些保守黨的巨頭還有他們遺留的人脈,不敢對你說一個不字。你讓他們反水撒切爾,他們就會反。」

「看來我也有做女首相的潛質。」帕梅拉蒙巴頓聽完之後,臉上也出現了成竹在胸的笑容,「親愛的,你隨時都可以讓任何一個保守黨首相下台?」

「如果你想要這么做的話,我需要幾年時間調換西柏林的駐軍,換掉監獄長和看守人員。只要保持耐心,倒也不是做不到。」艾倫威爾遜秒懂,那就這么干吧,差不多也是時候了。

總比艾倫威爾遜拿出來首相經典版私照,進行極限一換一好,這種珍貴的歷史照片,還是內閣秘書長私人收藏更加合適。

艾倫威爾遜還是擁護首相的,面對著舊識還是下不去手,轉而使用一些常規的辦法作為大英帝國基石的防火牆,而不是讓首相身敗名裂。

撒切爾夫人別管怎么說,工作態度上是毫無問題的,艾倫威爾遜每天下班回家,都陪著妻子在看下議院的辯論直播,看著女首相百折不撓的強硬表態,幾十年後的鮑中堂也就圖一樂,和撒切爾夫人不在一個層次上。

面對通貨膨脹又漲了百分之二的問題,她在輿論面前除把這歸咎於前工黨政府面對罷工猶豫不決,和貨幣政策上的寬松所引發的惡果外,也指出尹朗革命促使油價暴漲百分之三十對英國經濟的巨大破壞作用。

「改革還會繼續,不管面對任何困難。」撒切爾夫人在下議院強調,「工黨政府的三千項計劃全部要終止,無用的監督機構也要撤銷,這就是我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