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4 字 2022-11-29

面對首相這種陰陽怪氣,無上權威同樣沒給好臉色,面對撒切爾夫人,也不知道為什么,他總是心里很有底氣,甚至比面對別的首相還有底氣。

他不是過來要吵嘴的,而是希望撒切爾夫人讓他去參加勃列日涅夫的葬禮,撒切爾夫人是肯定不會去的,但是英國不可能不出席,哪怕是同樣反蘇的里根,也不可能當不知道這個消息,副總統布什就很可能代替里根出現。

「眾多國際政要都肯定會出席,我估計法國總理也會出席,法國和蘇聯的關系一直以來都不錯。」艾倫威爾遜解釋著自己的目的,「而且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次的葬禮外交,找到化解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軍事沖突的辦法,實話實說,阿富汗軍隊似乎比巴基斯坦強勢一些。可以確定蘇聯沒少花費精力扶持。」

「因為勃列日涅夫的病故,蘇聯政壇肯定會出現新的變化,我們希望看到和勃列日涅夫時代稍微有些不同的蘇聯,沒什么比親自出席更好的辦法。」

「蒙巴頓集團通過芬蘭的轉口貿易不是很大么?」撒切爾夫人指出艾倫威爾遜去莫斯科說不定還有別的目的。

「空氣當中總是有一股酸味,應該讓人過來清洗一下。」艾倫威爾遜直視著首相的眼睛,這就是明顯的嫉妒,沒有其他的解釋。

他必須去莫斯科一趟,同時也建議外交大臣佛朗西斯皮姆也一起去,哪怕是關系不好,也要表現出來基本的外交禮儀,不要想是一個英國的鄉村婦女一樣,糾結那些有的沒的,破壞國際通行法則,尤其是現代社會的國際法則,還是英國建立的。

回家之後,艾倫威爾遜便和阿諾德談了准備去莫斯科的行程,女首富又回珀斯了,大兒子還在服役,自然只能和在家的親屬說。

「一個大人物的葬禮。」阿諾德馬上詢問關鍵問題,「蘇聯國內的變化,會不會威脅到家里在芬蘭的生意。」

「應該是不會,以後的情況說不定會更加樂觀。」艾倫威爾遜首先要確定腦袋長地圖的家伙到哪步了,然後才能得出判斷。

不出意外,里根還是不願意出席戰略對手領導人的葬禮,派出副總統布什參加勃列日涅夫的葬禮,艾倫威爾遜和美國方面交流意見,認為布什應該來一趟倫敦,然後英美兩國共同前往莫斯科,彰顯堅不可摧的英美特殊關系。

英美特殊關系維系了這么多年,全靠無上權威盡可能的保存了英國實力的同時,不厭其煩的注重這一套表面工作。

「爵士,這是什么?」老布什可是做過駐華大使的人,當然認識英國盟友攜帶的書籍上,寫的是漢字。

「尊敬的副總統,這是我送給一些舊識的禮物,我也是做了很多年外交工作的。」艾倫威爾遜洋洋得意的揚著手中的書,壓低聲音說著自己的想法,不多時,兩個人心照不宣的笑出聲。

老布什還是比較傳統的,對這種手段不太看得上,「是不是有些不符合外交禮節?」

「他們要把我們吊路燈的時候,符合外交禮節么?」艾倫威爾遜歪著頭詢問,「他們彼此不團結,我們才能高枕無憂。」

沒什么道德不道德的,離岸平衡是作為英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年初勃列日涅夫還發表了塔什干講話,要改善雙邊關系。

有什么可改善的,現在這樣不就很好?難道蘇聯人忘記了,是誰總和自己唱反調了?

蘇聯主張和平發展,人家說不能妥協。蘇聯戰略進攻了,人家又開始說和平發展。

除了英美這邊的客人,和蘇聯關系不錯的國家政要,也紛紛出席勃列日涅夫的葬禮,這其中有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法國總理皮埃爾·莫魯瓦、阿富汗總統阿卜杜勒·卡迪爾、古巴****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波蘭總理沃依切赫·雅魯澤爾斯基和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薩德、也門總統薩達特等等。

這當然是當世超級大國領導人的影響力,事實上現在的世界,蘇聯和美國到底誰才是更加強大的那個,對很多人還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到達莫斯科之前,艾倫威爾遜和老布什還討論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邊界戰爭,艾倫威爾遜表示英國一場福克蘭戰爭已經把軍方的武器庫存都打空了,如果要幫助巴基斯坦,英國現在確實沒有這個能力,但願意配合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