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不能操之過急(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60 字 2022-11-29

是以定向能和動能武器為手段構建非核反導彈防御體系,具有攔截方式多層化、截擊手段多樣化、部署領域空間化等特點,比傳統的反導彈系統遠為先進。

里根的「星戰計劃」一經公布,立即引起爭議:蘇聯對此勐烈抨擊,力促美國放棄這一計劃;西歐則擔心該計劃將導致美蘇之間的新一輪軍備競賽,並使美國對西歐的核保護傘失去效用,甚至誘發第一次核打擊。

至於英國的立場當然和西歐差不多,在怎么英美特殊關系,英國的地理位置是無法改變的,轉達了星球大戰計劃的主張,撒切爾夫人提及了自己在和里根對話的時候,關注到了美國存在的巨額貿易逆差。

「是不是說的時候主要把不公平貿易對准了日本,但還有德國的內容?」

艾倫威爾遜笑的牙花子都快出來了,篤定的道,「其實就是金融手段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真要穩定經濟局勢,還是要在工業上下功夫。不過金融手段配合占領國的駐軍是很厲害的,德國和日本是跑不了了。」

對於美國在冷戰戰勝蘇聯連汗都沒出,蘇聯就土崩瓦解,艾倫威爾遜是絕對不相信的,真沒事就不會有廣場協議了。就像是幾十年之後,美國要是一切沒有問題,也不用在歐洲挑事。

兩者只是問題的大小,當下的美國雖然也有問題,但本國公民還是可以硬頂著劫貧濟富的大刀,幫助美國頂過眼下的難關,對外在收割一下德日這兩個軸心國成員,緩上個幾年不成問題。雖然在里根的最後兩年還有老布什時期,美國的經濟雞血效果消失,經濟增長又停了。

幾十年後那一次明顯問題要大得多,還不僅僅是美國自己快沒牌了,而是整個世界手里有牌的國家也寥寥無幾。

單獨拿英國來做例子,撒切爾夫人和後來的女首相都減稅,撒切爾時代可以賣國企頂住缺錢的危機。那位女首相也減稅,還有國企可以出售把財政赤字補上么?

英國的國有企業早被撒切爾夫人就賣沒了,後來者不可能復制。

賣國企算什么好辦法?這種辦法連莫迪老仙都會,賣的時候有聲有色的大國看起來也真有點有聲有色的意思,快賣完了立刻增長就下來了。

「英鎊在轉為主權貨幣之後,維護當下的結算份額,不會受到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美元的鉗制。憑借羅德西亞和西澳大利亞的資源,馬來亞的基礎工業,我們能夠穩住英鎊區的陣腳。華盛頓肯定是不喜歡這樣的現實,但蘇聯就在那,華盛頓不能把我們怎么樣。」

見到撒切爾夫人點頭,艾倫威爾遜轉鋒一轉,「不過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出口導向的國家問題就大了。如果馬克和日元的結算份額還很大,可以減少一些損失。目前來看德國的抵抗力肯定比日本高,日元在牙買加會議上,是我們聯合法德兩國堅決反對納入結算體系當中的。」

當下日元的結算份額,只會比艾倫威爾遜記憶中的世界更少,日本也更加缺乏金融能力對抗收割。所以廣場協議要是如約而來,德國的情況會比日本好,這和歷史相符,不相符的就是這個世界的日本抵抗力,比記憶中的日本抵抗力還差。

「里根這個人,已經和戰後的美國總統不太一樣了,他本質上不了解歐洲。」

艾倫威爾遜繼續道,「他的立場肯定是堅定的,能力就沒准了。這一點首相,你也能看出來,在歐洲他其實不怎么受到歡迎,對他的支持主要來源於美國這個國家的實力,而不是他多有魅力,他要是蘇聯人,老人政治的帽子早就扣上了。」

里根總統是一位不了解歐洲的美國總統,他多次挫傷了歐洲的感情。里根在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之後,曾以很大力氣爭取歐洲的支持和參與:美國高級官員接二連三地跑到歐洲游說;美國代表甚至在北約會議上向盟國施加壓力,要求他們作出貢獻。

結果事與願違,美國越是堅持,歐洲越是猶疑,甚至從根本上懷疑可行性;生怕星球大戰一開,導彈競賽便會轉入空間,擔心某種「太空雅爾塔」可能置歐洲利益於不顧,屆時歐美在防務上將徹底脫鉤。

這就是懂王行為,里根作為懂王的偶像絕對是有吸引懂王的特質的,艾倫威爾遜對撒切爾夫人建議道,「就在德國部署又能怎么樣?我相信科爾不敢拒絕,近年來隨著德國的經濟發展,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是一個戰敗國。星球大戰和美國的逆差問題,會讓德國人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的。」

「至於我們英國的態度,我建議對待罷工不要操之過急,等待美國已經確定對德日兩國采取措施,我們再把國內的罷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