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比如羅馬尼亞(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28 字 2022-11-29

蘇聯的問題涉及的不僅僅是蘇聯,這一點好大兒也同意,艾倫威爾遜則直接告知了阿里克謝耶夫,昨天他讓首相和地圖頭討論了德國的地位問題。

「阿廖沙,問題在於什么你知道么?就怕你們蘇聯自己改革,東歐國家不改還不行,地圖頭對自由世界的領導人如同和煦的太陽盡顯溫情,對東歐國家的領導人則重拳出擊,你也知道,這些國家其實國力都不怎么大,其實顛覆起來,就難度而言,不比什么非洲、中東、東南亞難多少。」

蘇聯這種需要手術,但毫不猶豫還要帶著盟友一起手術的行為艾倫威爾遜都無法評價,後來東歐國家反俄那都是有道理的,你選擇嘛,偶像。

當然真反俄的國家,當然是忘不了平獨鎮露的波蘭,以及當時波蘭榮耀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立陶宛。其他東歐國家,並不是真到了完蛋的地步。

就拿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來說,人家前腳還訪問某大國呢,還說對羅馬尼亞的平穩局勢有信心,回國就一發不可收拾,直接被槍決了。

最搞笑的就是,哪怕都過去了三十年,羅馬尼亞找了這么多年的巨額貪腐財富,還一直都沒找到,實際上就是齊奧塞斯庫夫婦沒有貪這么多錢,不然三十年掘地三尺的尋找,也早就該找到了。

羅馬尼亞是東歐的一個強國,其實齊奧塞斯庫的死的確很奇怪,但從齊奧塞斯庫執政來看,羅馬尼亞已經實現了發達富裕,但富裕並不能收買人心,人心是不知足的。

齊奧塞斯庫總想走出獨立自主的路線,做東歐戴高樂,既想與蘇聯搞好關系,又與西方國家交往。這勢必讓蘇聯不滿,而美國表面上與羅馬尼亞交往,但實際上美國目的就是瓦解羅馬尼亞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

但也不能說,他的死亡就是和美國有關,蘇聯控制了東歐這么多年,不可能一點沒有暗樁,齊奧塞斯庫領導了羅馬尼亞這么多年,忽然就被美國支持發展短短幾年的組織干掉了不現實,有這種神不知鬼不覺操作的,深耕幾十年的蘇聯可能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在艾倫威爾遜看來,羅馬尼亞的底子是最好的,國家的生活水平僅次於南斯拉夫和民主德國,沒有南斯拉夫的民族問題,也不像是民主德國身在前線,他的死亡沒准就是美國和蘇聯共同的結果。

但是直到齊奧塞斯庫死後多年,他們依然沒有發現那筆巨額海外存款的蹤影,或許從一開始這筆錢就是不存在的,示威者沖進齊奧塞斯庫的家中也沒有發現傳言中奢靡的家具,那純金的水龍頭壓根兒就不存在。

過了二十年,人口流逝的羅馬尼亞,已經有不少人後悔,讓齊奧塞斯庫時期很有國際分量的羅馬尼亞,變成了沒有什么存在感的國家。

阿列克謝耶夫聽著艾倫威爾遜的敘述,這個分析的核心就是,東歐國家遠沒有蘇聯的底子,一旦被地圖頭逼著起到一個榜樣作用,東歐肯定會比蘇聯先亂起來,而如果地圖頭想要換掉東歐不聽他指導改革的領導人,肯定會借用克格勃在東歐幾十年的深耕,這件事是瞞不過克格勃的。

「聽喀秋莎說,你做過顧問部的部長,看來這件事是瞞不過你的。」艾倫威爾遜斜視了一眼好大兒,「如果出現類似的設想,其實很簡單,如果美國動手的話,作為五眼聯盟的重要成員,這件事瞞不過英國。如果是你們蘇聯動手,你本身就是克格勃的高層,也瞞不過你。」

「我們假設要顛覆的羅馬尼亞,其實很簡單,把這件事告訴齊奧塞斯庫本人就行,只要知道了威脅的來源,他有這個能力平息事端。」

「當然其他東歐國家的情況更為復雜,剛剛的樂觀也僅限於羅馬尼亞,至於其他國家,因為有蘇聯駐軍的存在,你其實做不了什么。但也正是因為蘇聯駐軍的存在,哪怕出現問題了,只要蘇聯駐軍還沒有撤走,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

之所以提及羅馬尼亞,就是因為羅馬尼亞早先是有蘇聯駐軍的,但是在齊奧塞斯庫時期,因為倡導羅馬尼亞要獨立自主,駐羅馬尼亞蘇軍明面上就被趕走了,暗中克格勃是不是留下暗樁,艾倫威爾遜一個英國人,肯定不知道。

只要這些國家的蘇軍還在,只要一天不離開,就有翻盤的機會,這不用阿列克謝耶夫操心。

「如果地圖頭強迫這些國家必須跟著蘇聯的步伐改革,那說明問題已經很嚴重了,這些國家都會陷入動亂當中,我相信那個時候蘇聯的矛盾也會非常尖銳,應該是各派互相攻擊的高峰。如果你真的已經下定決心了,到時候把你的家屬送出來,我肯定會保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