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單方面裁軍(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47 字 2022-11-29

那一次的規模還遠超這一次的五十萬大裁軍:之後五年蘇聯軍隊人數由五百八十萬人下降到三百六十萬人。

而在一九六零年,蘇聯又宣布准備再次截減兵員一百二十萬人,計劃使蘇軍人數下降到二百四十萬人。

這兩次時隔三十年的裁軍蘇聯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赫魯曉夫的大規模裁軍,首先是以戰後蘇聯國家實力的不斷發展為後盾,以與西方的力量對比不斷朝著有利於蘇聯的方向發展為先決條件的。

而且別管赫魯曉夫具體的操作怎么樣,但蘇聯的經濟發展並不是一股腦的倒退,只是有些年份出現了問題,大趨勢向好是沒有疑問的。

不然在被勃列日涅夫控制住之後,中央全體會議上,赫魯曉夫不會還有七十多個委員的支持。

在那一次裁軍過程中,大量復員軍人回歸地方,有利於加速推進蘇聯國力的發展速度,整個裁軍過程是在一個有序環境下進行的,復員的軍人都可以到比較好的安排,沒有引發社會動盪。

而這一次,連來了蘇聯好幾次的英國內閣秘書長都知道,從地圖頭上台以來,蘇聯連個原地踏步的機會都沒有,年年都是負增長。

現在這些復員軍人去哪?有什么工作等著他們,這都是一個未知數。

「其實父親說過,蘇聯現在的城建,可以啟動房產的修建,復員軍人可以投入到建設當中。」阿里克謝耶夫小心翼翼的對福爾采娃道。

「可根本沒有這種計劃,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先公布計劃,然後在裁軍。」福爾采娃凝視著自己的兒子,「哪有開始裁軍了,在公布計劃的?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中央沒有做類似的准備。」

阿列克謝耶夫咬口無言,他知道母親說得對,「那怎么辦?要不要再等等。」

「如果等不到呢?」福爾采娃反問道,「你最好想明白這個問題,你是莫斯科國家安全局局長,其實有責任維護國家的穩定,阿廖沙,其實克格勃這個部門就是這樣,可以什么都不管,也可以什么都管。當這些復員軍人回國之後,你就可以在克格勃全體會議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福爾采娃給自己的好兒子指點道,「也許,你父親說的對,地圖頭如果有一天下台,過程肯定比赫魯曉夫血腥,絕不是大家做在一起開個會就算了。我一想到,你要參與到這樣的事情當中,心中總是不免擔憂。」

「母親,你不也參加過么?」阿里克謝耶夫開口寬慰,福爾采娃參與過兩次蘇聯的政變,他父親還專門提及過要多和文化沙皇商量。

「問題只有兩個,工作和住房,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才不會亂。」福爾采娃看向自己的兒子,「加里寧市第一書記是我提拔的,我應該還是有些威望的,你去一趟加里寧市,看看能不能解決至少是一部分的住房和工作問題。」

加里寧市其實是福爾采娃的家鄉,只不過她出生的時候那還不叫現在這個名字,福爾采娃在中央主席團這么多年,固然是空有地位,沒什么具體負責的事情,但有這個地位,這么多年也沒少向自己的家鄉傾斜政策。

有這個基礎,所以其實這個首都莫斯科不遠的首府,就成了阿列克謝耶夫在禁酒令生效之後,知法犯法的主要大本營。

「首相,似乎波蘭那邊,出現了一點問題。」艾倫威爾遜到了唐寧街十號,並沒有提及這一次的裁軍,正事可以放在後面說,現在先提不重要的事情,訪問波蘭這件事就不是很重要,聽說波蘭炸雷了,雖然現在只是在擴散階段,但心里門清的無上權威很明白,這才剛剛開始。

眼看著自由世界支持多年的波蘭團結工會,現在成了波蘭口誅筆伐的對象,撒切爾夫人的訪問波蘭計劃,能不能成功還是一個問題。

「我建議還是推遲訪問,看看波蘭的局勢。」艾倫威爾遜直白的表示,現在訪問波蘭並非是一個好時機,「也許會出現流血事件。」

「有這么嚴重?」撒切爾夫人不敢相信,但仍然猶豫,「可我早就說要訪問波蘭了。」

「看來,我們只能相信波蘭人民軍的專業性了。」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