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議會制是未來(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45 字 2022-11-29

畢竟面對著三百多億外債的波蘭,美國要立一個正面例子,可能還要投入不少,匈牙利的情況就好多了。

「我們也同意匈牙利的經濟情況,比其他東歐國家好一些,尤其是比波蘭好。」艾倫威爾遜贊同的表示自己是美國這邊的,同意親密盟友的看法,放下電話就不是這么回事了。在東歐這邊確實如此,全世界可能就並非如此了。

當前包括蘇聯在內的東歐國家,之所以會面對困難,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招就是天魔解體大法,里根導致美國債務暴增。

但這招其實沒什么用,如果封鎖的夠嚴密,東歐國家的老百姓其實也不會知道,而且後遺症還相當大。

所以艾倫威爾遜看著撒切爾夫人和里根,都在自己的國家可勁折騰,心里也就是圖一樂,並不認為這招有什么用。日本不就炸了么。

但另外一招就很要命了,轉移低端產業給第三世界,如果刨除全世界很多飢一頓飽一頓的國家,僅僅是美國和蘇聯,西歐和東歐這么競爭下去。蘇聯和東歐並不是完全處在下風。

東歐國家完全可以通過內部調整就應對這樣的競爭,就拿匈牙利來說,卡達爾就改革過,改變以往的國有計劃經濟,將國企的管理權下放給企業工人,政府在企業事務上盡量少干預,基本實現了工人自治。

同時政府也在市場中減少插手和管理,可以說卡達爾的改革讓匈牙利從國有經濟加上計劃為主變成了集體經濟和市場的機制。

匈牙利已經不是計劃經濟,換句話說資本主義早就復辟了,卡達爾東方之行的時候,還受到了某大國的熱烈稱贊。

剛開始改革成功後來失敗,無非是因為東歐處在不上不下的位置上,不論從任何方面,東歐國家都和西歐沒法比,東歐和西歐的差距,比美國和蘇聯的差距還懸殊的多。

歐美這邊是制造業成本過高,而東歐國家有一定的科技實力,成本還比歐美低很多。

歐美這邊一個月開一兩千的工資,同樣弄的自己也很難受,因為東歐的工資只有自由世界的一半左右,有時候還會更低。制造出來的產品競爭力還不錯,這就導致美國和蘇聯,西歐和東歐,這么對抗下去,自由世界自己也難受,還找不到擠兌東歐的機會。

在歐美實行新自由主義改革後,大部分制造業和重工業企業不再雇佣本土勞工,而是產業外遷去亞非拉尋找更廉價的勞動力,比如去孟加拉投資建廠雇佣孟加拉勞工時孟加拉工人的月薪二十塊,歐美一個月一兩千的月薪,被東歐國家三五百的工資擠兌夠嗆。

但一旦轉移到了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本身各方面都高出來一個水准的歐美暫時安全,但位置更低的東歐國家會首先被沖擊到。

所以在歐美實行新自由主義改革前,相對於歐美本土企業,匈牙利企業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成本優勢,於是匈牙利企業的產品更能掙錢,自然就出口繁榮拉動經濟增長了。而歐美企業的產品則是沒成本優勢於是出口疲軟影響經濟。

而在歐美實行新自由主義改革後,歐美企業不再雇佣本土工人而是去亞非拉雇佣勞動力成本更廉價的勞工,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自然相比匈牙利企業的有勞動力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

於是,匈牙利的經濟就變糟糕了,南斯拉夫現在經濟困難的原因也同理。

東歐國家現在只能感覺到自己的經濟困難,並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蘇聯控制的人口本來就比歐美少,歐美還搶先轉移低端產業,把其他國家拉進來讓自己的盤子更大,東歐自然就挺不住了。

表面上談笑風生,暗中觀察匈牙利的大會,並不僅僅是艾倫威爾遜,目的當然都是同樣的,期待有美好的事情發生。

果然在兩天後,布達佩斯傳來消息,政治多元化的改革可以在議會制的基礎上實行,匈牙利代替波蘭成為這個世界第一個要改變體制的華約國家。

這個消息固然值得高興,但還是要蘇聯的反應,畢竟誰都知道東歐國家的真正主人是誰,隨後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地圖頭表示這是一次勝利的大會,蘇聯祝賀匈牙利踏出關鍵的一步,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