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柏林會議(2 / 2)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534 字 2023-01-07

艾倫威爾遜苦口婆心的解釋著,「而西歐比西班牙強的國家還有英法德意,你怎么對抗,等我我退休之後,蘇聯在想要找到體面退場,休息的時機就難了。」

「你讓蘇聯交出兩萬輛坦克,三萬輛裝甲車,這不是把蘇聯當成戰敗國?」阿列克謝耶夫想不通的滴咕道。

「我不讓你交,這些鐵疙瘩也是退役封存的下場。我是拿錢買,我總不能一拿上百億等著蘇聯恢復了,在用這些坦克壓制西歐吧。我和張……丘吉爾有什么區別。」

艾倫威爾遜哼了一聲,「我不過是讓蘇聯的軍備減一下噸位,沒有要蘇聯最先進的那一部分。紅海軍的那部分,也不過是要一些先進型號的核潛艇,大部分核潛艇不還是七十年代之前服役的?你不讓步,我怎么操作接下來的和平體系?」

英國要這些坦克有什么用?其實當然有用,比如說買過來之後可以轉手賣給埃及,雖然這可能會引起以色列的抗議,畢竟以色列肯定不想看到。

「蘇聯有價值兩千五百億,換成英鎊大概是一千億的債權,英國想不想要接手?」阿列克謝耶夫忽然開口詢問。

「你想讓英國幫助蘇聯要債?」艾倫威爾遜一下子就明確了好大兒的目的,「這個時候還算計你父親是吧?這都是不好要的債務,英國能逼著古巴還債么?這樣,如果是非洲國家的債務,英國可以想想辦法,沒准法國人也很願意接盤。不過好價格你是別想了,能抵消蘇俄成立賴掉協約國的債務,都算是英法這兩個蘇聯口中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有良心。」

我還不如不提這件事,阿列克謝耶夫心中滴咕一句,不過他也知道蘇聯在六十年代至今的冤大頭行為,如果能夠平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債務,也不算太吃虧,也算是對國內的不滿有一個交代,「談判地點在哪?」

「德國首都柏林,在歐共體框架之內談。」艾倫威爾遜感覺好大兒想通了,便不再繼續從傷口上撒鹽。

掛了電話,艾倫威爾遜則向撒切爾夫人匯報關於東歐的劃分和蘇聯安全呼聲的進展,撒切爾夫人很開心,「看來這一次我們沒有遭到百分比協議的羞辱。」

「歐洲安全了,如果這一次的洽談成功,英國是母庸置疑的歐洲領導者,就怕美國可能以後對英國不會在信任了。」艾倫威爾遜知道撒切爾夫人的百分比協議是什么。

在二戰結束之前,丘吉爾想要知道斯大林的胃口有多大,能不能給英國留下傳統的影響力。

當時斯大林給了丘吉爾一張紙,東南歐的劃分是一九分,英國只能拿到希臘的安全保證,斯大林還是給了點面子,沒像是洛克菲勒那樣,百分之九十不夠,我要百分之百,但顯然英國是極其吃虧的。

但這一次完全不同,英國將會拿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失去的一切,在確認了可以談的基礎之後,法國開始放出風聲,要開啟歐共體和民主德國經貿關系的談判,作為試探的風向標。

而白廳這里艾倫威爾遜也嚴陣以待,他不知道歷史上英法聯合出兵的蘇尹士運河戰爭,是怎么瞞過美國人的。但是這一次他上心的精力絲毫不亞於那一場在另外一個世界發生的大英帝國謝幕之戰。

為此也放出了各種真假消息,比如說這一次會談的核心,是法國人為了正式確立兩個德國在歐洲存在企圖,根據不明消息的政府人士透漏,英國大概率也會站在法國一邊,於是在第二天,撒切爾夫人順理成章的表示也會出席這一次的會談。

對聯邦德國窮追勐打的企圖昭然若揭,波恩政府立刻表示華盛頓應該干涉兩個可疑盟友的舉動,這極大的傷害了聯邦德國的感情。

而英國輿論則反駁,兩個德國的關系只不過是遠房親戚的感情,還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例子勸說波恩政府,聯邦德國應該學會和民主德國共存。

艾倫威爾遜更是以內閣秘書長的身份拉仇恨,「波恩政府不要想著統一那種妄想了,英國和民主德國合並的可能,都比德國重新統一的可能大一些,如果民主德國公民不介意認可女王的地位,我願意和德國統一社會黨談談。」

十月底,法國總統密特朗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帶著堪稱豪華陣容的金融團隊和企業家,先後到達了民主德國首都柏林。

而蘇聯外交部長謝瓦爾德納澤代替地圖頭偷偷來了,地圖頭現在就是克林姆林宮的象征,直白一點說不能離開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