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怪醫怪葯(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我欲揚明最新章節!

去詔獄宣皇上的口諭將嚴世蕃赦免之後,呂芳就坐著一頂二人抬的小轎,帶著隨行護衛的鎮撫司三太保張明遠,向京城西南角的柳樹胡同走去。

赫赫天威之下,百官非議媾和之聲不得不有所收斂,朱厚?的耳根稍微清凈了一點,但胸中焦灼之症卻越得嚴重了,令呂芳心疼不已,將太醫院開的的方子輪番試驗,竟無一有效,不得不請太醫院各位太醫推薦民間名醫,還動用了東廠、鎮撫司的番子在京城之中四處搜尋。皇天不負苦心人,總算讓他尋訪到了一位來自湖廣蘄春的郎中。

此人名叫李時珍,祖上三代皆是名滿鄉里的鈴醫(不坐館,而是走街竄巷,搖鈴為人醫病),可謂世代從醫,家學淵博。他雖說還不到而立之年,醫術卻很是高明,三年前治好了楚王世子的氣厥症,被楚王留在王府任奉祠正,兼管醫葯之事,今年年初楚王推薦他赴京城太醫院任職,卻因太過年輕,且論醫用葯總是不循常理,還對醫家奉為經典的《千金方》、《傷寒論》等書多有誹謗之言,被太醫院諸人認定是個離經叛道的野郎中,不能見容於同僚,故多不讓其參與皇上、後妃及大臣請脈施醫之事。他卻毫不在意,除了初一、十五去衙門走上一遭應個卯之外,整日窩在賃居寓所之中研讀太醫院珍藏的醫書葯案。因他是太醫院的醫官,街坊鄰居少不得要找他求醫問葯,倒也讓他治愈了不少疑難雜症,廠衛番子探知此事,便報告給了呂芳。病急亂投醫,呂芳也顧不得此人只是一個在太醫院籍籍無名的年輕醫官,得空便親自前來拜訪求醫。

誰知此人年紀不大,架子不小,剛聽完呂芳說了病情,當即回答道:「對不起這位先生,醫者能救病,卻救不了命,令叔之病在下醫不了,也不用醫,尊駕請回吧。」

若是只說「醫不了」,呂芳也就不奇怪,畢竟主子萬歲爺的病甚是蹊蹺,太醫院眾多名滿天下的良醫也束手無策,一個外鄉來的野郎中醫不了是料想中的事;但他偏又說什么「不用醫」,令呂芳實在氣惱,好在他在宮里當差幾十年,早就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以為這是游方郎中騙人錢財的伎倆,便從袖中掏出一錠約莫十兩重的銀錠遞了過去:「有道是醫者父母心,救人一命便是積下了一份功德,還請李太醫開個方子。」

李時珍看也沒看他遞上來的銀子一眼,冷冷地說:「我不是什么太醫,你若要找太醫開方子,不妨去求個達官貴宦帶你去太醫院。」說著,竟捧著厚厚的一本醫書自顧自看了起來。

如此輕慢讓呂芳十分生氣,但他也知道,十兩銀子已夠一戶小戶人家一年用度,他竟連看也不看一眼,大概騙人錢財也不至於這么過分。再者,大凡有點才能之人,總是有點持才傲物、目空一切的怪脾氣,這個李時珍或許確有幾分真本事!因此呂芳又從袍袖之中摸出了一錠銀子,又放在了桌子上。

李時珍仍板著臉:「先生是什么意思?」

見李時珍不喜別人稱他為太醫,呂芳也改了口,說:「請李先生開個方子。」

「我從醫十數年,二十兩的診金倒是從未遇到過。」李時珍看了呂芳一眼,說:「只是要我開方子,這點銀子卻還不夠。」

呂芳也看了李時珍一眼,又拿出了一錠銀子:「這樣夠了么?」

李時珍丟掉了手中的醫書,看著呂芳,搖搖頭。

呂芳一直在宮里行走,何曾身上裝過銀子?這三十兩還是從三太保張明遠那里要來,就是為了應付他這一招的,見他還是如此不知足,心中大怒,當即就想示意站在門外的張明遠進來抓人,卻又想再看看這個李時珍的胃口到底有多大,便撩起衣襟,扯下了腰間掛的一塊和田玉佩,連同銀子一股腦推到李時珍的面前:「這樣總夠了嗎?」

那塊和田玉佩溫潤光潔,是滿天下也難得的寶物,價值何止千金之數,李時珍不禁動容了,又深深地看了呂芳一眼,語氣也好了一些:「真要我開方子?」

呂芳強忍著怒氣,說:「看你說的,若不為先生看方子,在下何必如此。」同時暗自打定主意,只要他一接玉佩,立即令抓人――方才還想將他開的方子拿回太醫院審查之後姑且試上一試,如今見他如此貪婪,想必醫術也高明不到那里去,沒有必要再勞煩太醫院諸位太醫查驗這種只知道騙人錢財的庸醫所開的方子!

李時珍突然笑了:「看來先生是真的想為令叔求醫啊!既然如此,這些阿堵之物還請先生收回。」說著,一抬手,將那塊玉佩和三錠紋銀都推了回去。

呂芳一愣:「先生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