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斗演技(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我欲揚明最新章節!

自元朝滅亡,退出中原之後,蒙古便分裂為西部瓦刺、東部韃靼與東北部兀良哈三部。瓦刺與韃靼有世仇,相互攻殺不休,兀良哈則時而與韃靼聯手共拒瓦刺,時而與瓦刺聯手抗衡韃靼,在瓦刺和韃靼爭奪草原霸主的長期戰爭中扮演著一個微妙的平衡角色。俺答要統一蒙古各部,重現成吉思汗榮光,先要解決的,就是瓦刺和兀良哈。而蒙古兩大部族若是掀起爭霸之戰,勢必曠日持久,不但無暇再南下剽掠,反而會因為內斗而元氣大傷,明朝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因此,乍一聽這個建議,嚴嵩也不禁怦然心動。

但幾乎在同一時間,他又得出結論:這個建議比要買神龍炮的想法更荒謬,分明是想試探明朝有沒有染指蒙古草原的野心。

要知道,蒙古諸部爭霸草原,歷來靠的都是自己的實力,俺答怎么會想到要邀請明朝出兵幫他?且不說明朝插手草原內斗會引起其他部落的反感,甚至聯合起來對抗明朝與韃靼的聯軍,就算那些小部落坐山觀虎斗,任憑韃靼和明朝聯手滅了瓦刺和兀良哈,俺答當上了草原霸主,也肯定不會得到他們的衷心擁護,還會落下「勾結外族,屠戮同胞」的萬世罵名,他這又是何苦呢!

此外,俺答的爺爺,身為成吉思汗後裔的黃金家族正統傳人的達延汗統一了蒙古東部即左翼諸部後,又進而征服了西部地區的右翼三萬戶,重新建立起黃金家族的統治,並分封他的子孫分別統領左右翼諸部,俺答分到了右翼中的土默特部。雖然在這些年里,他以河套地區為據點,實力日益強盛,並與統領右翼阿爾禿斯部的哥哥吉囊聯手四處征戰,相繼征服了烏梁海、永謝布等部,勢力遠至東北和青海,但達延汗的基本部屬――韃靼左翼察哈爾、喀爾喀等部還不歸他統領,哥哥吉囊不但活著,手里更掌握著韃靼部落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也就是說俺答連韃靼內部都還沒有統一或完全控制在手中,怎么可能傾全族之力對仍然占據蒙古西北地區,勢力還相當之大的瓦刺用兵?

當然,還有一個最最關鍵的原因:明軍在北京保衛戰之中損失了近十萬人,目前禁軍剛剛組建,三年五載之內還無法成為一支有戰斗力的軍隊,對付江南叛軍尚且差強人意,要與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在浩瀚的大草原上野戰,只怕徐達、常遇春復生也無法避免慘敗的結局。因此,對於明朝來說,眼下最重要的是迅平定江南叛亂,收回國朝財賦重地南直隸、浙江和湖廣等省。在這期間,只要韃靼不來趁火打劫就已經是萬幸了,哪里有能力和膽量去插手蒙古內部的斗爭!

見嚴嵩突然翻臉,作勢要走,黃台吉趕緊拉住嚴嵩的袍袖:「嚴……嚴閣老,塞外野人不懂禮數,冒犯了閣老大人,請閣老大人千萬莫要生氣才是啊!」

「冒犯我倒不要緊,你等辜負了浩盪聖恩才是天大的罪過!」嚴嵩正色說道:「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民風淳厚,待人接物最講誠、信二字。我朝聖天子更是推赤心於天下,施恩澤以化遠人,其心不可謂不誠,其情不可謂不殷。俺答汗和王子殿下卻一直心存疑慮,屢屢以不實之語加以試探,實令老夫大失所望。」

聽嚴嵩言辭之中毫不客氣地自稱「老夫」,黃台吉知道他已經動了真怒,剛張開嘴准備狡辯,卻又被嚴嵩抬手阻止,更加重了語氣:「你們也該知道,當日與你韃靼各部議和封貢一事,在我大明朝野上下掀起了何等的軒然大波!老夫又擔了何等之大的干系!幸好皇上睿智,力排眾議接受了你等納貢稱臣之請,老夫也不顧老邁年高,親往貴部軍營與你父汗和談,締結兄弟之盟,許以大量錢糧布帛以示朝廷恩賞羈縻之意。但你等卻不思歸順天朝,報效皇恩,反而屯兵塞上,意欲再犯我國。大同急報上達天聽之日,皇上震怒,下旨切責老夫顢頇誤國,玩敵養寇;朝中重臣更是群情激憤,交章彈劾老夫姑息養奸,賣國求榮,請旨將老夫身送東市以謝天下。雖說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但老夫自弘治十八年科舉出仕,歷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浮沉宦海整四十年,還從未遇到過如此命懸一線之險境,這全是拜你父汗所賜!」

咬牙切齒地說了這么一大段話,嚴嵩拱手向天作揖,感慨地說:「幸好吾皇仁德寬厚,免了老夫死罪,只略施薄懲,罰去一年俸祿。今次你來朝納貢,老夫存了戴罪立功,報效天恩之念,才不避嫌疑與你晤談,你若還是如此虛與委蛇,令老夫如何回奏聖上,更如何面對天下嘵嘵眾口?罷罷罷,老夫這就回去寫請罪疏,懇請皇上念及老夫為官四十年不無微勞的份上,給老夫留下百年送終之人……」

黃台吉很不好意思地說:「是是是,嚴閣老的恩情,我父汗以下,全族近百萬之眾無時敢忘……」他將眼睛滴溜溜地一轉,接著說:「朵顏、福余、泰寧等兀良哈三衛屢屢興師侵犯貴國邊境,冒犯天朝上國威嚴,我父汗既向貴國納貢稱臣,就該為朝廷效力,願傾全族之力討伐兀良哈三衛,請貴國薊遼各鎮出兵配合,與我部東西夾擊,一舉盪平三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