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文武交心(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我欲揚明最新章節!

林健帶人離去之後,楊博對戚繼光說:「元敬,你覺得此人如何?」

戚繼光早知林健往昔戰功,方才又見他整軍號令明確,叛軍將士都對他俯帖耳,無不凜然奉命,便點點頭,說:「不錯,是個帶兵之才。」

「想不想把他留在我營團軍?」

「哦,惟約兄有這個打算?」戚繼光說:「三軍易得,一將難求。這等仁義禮智信兼備,又驍勇善戰之將充補我營團軍,自然是好事。卻不知若要將他留在我軍中,當任何職較為相宜?」

「前軍副統領肖劍鋒昨日陣亡,其職空缺,若你不反對,就讓他接任此職如何?」楊博說:「一來他與曹聞道頗有交情,兩人搭檔不會失和誤軍;二來他為人謹慎,不苟言笑,恰可與脾氣火暴的曹聞道互為彌補,前軍由他二人執掌,當不會重蹈徐州城下一戰折損過半之覆轍。」

戚繼光猶豫著說:「論說他三年前便是副統領,如今改任前軍副統領也不算違制。但他畢竟曾受偽職,掛著正三品參將銜,也屬逆黨大員,出任我營團軍要職,難免招人物議……」

「這個倒不必擔心。」楊博說:「曹將軍就不必說了,林健其人兵敗不餒,意欲殺身殉職,雖屬愚頑之舉,倒也不失軍人氣節。其後更為保全手下性命,竟要自裁謝罪。自曾將軍以下,我營團軍前軍、中軍各部將士都好生佩服,將之留在我軍,軍中當不會有太大非議。」

戚繼光嘆了口氣:「本軍向來令行禁止,倒不必過慮。我擔心的是……」

見戚繼光抬頭看了看天就打住了話頭,楊博說:「那就更不必擔心了。且不說林健本就有可憐可恕之處,皇上赦免湖廣舉子張居正從逆之罪,並許其入翰林院為庶吉士,許以『儲相』之位,已為江南那些附逆士人立下一榜樣;如今若能再為諸多附逆軍將立一榜樣,以安其惶恐反側之心,不出三月,江南可定。皇上睿智天縱,不會看不到此節。這道奏疏上達天聽,我料皇上必會龍顏大悅,即刻准奏!興許還要下旨褒美你我知人善任,為國用賢。」

戚繼光大喜:「惟約兄鞭辟入里,就請具文領銜上奏朝廷。」

楊博搖搖頭:「不,這道奏疏該上,卻不該由你我來上。」

「這是為何?」戚繼光不解地問:「皇上能收天下士心,我營團軍又添一員虎將,如此兩全其美之事,又是你我職責所系,為何卻不能上疏朝廷?」

楊博字斟句酌地說:「元敬,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營團軍奉皇上敕命組建,你與高大人、俞軍門都是皇上特旨簡拔之人,有直奏之權,請旨覲見也是尋常之事,已屬國朝罕有之異數。這固然是人臣之幸、我營團軍之幸,畢竟與我大明官制不符,恐招人側目。此外,今次我營團軍出征討逆平叛,已與當日駐守京師有所不同,舉薦叛將之事非同小可,又最易招人非議,你我還是不要繞過張老公帥和呂公公直奏皇上為好……」

戚繼光恍然大悟,沖楊博抱拳道:「謹受教。」

楊博苦笑道:「說起來竟是我連累了你及全軍將士。若有高大人在,以他的聖眷及夏輔秉政多年之積威,旁人未必敢隨意對我營團軍說三道四,也就不必擔心上下掣肘,憂讒畏譏一至於斯了!」

戚繼光熱烈地反駁道:「惟約兄這么說便不對了!高大人是一心為了朝廷為了皇上之人,你惟約兄也是一心為了朝廷為了皇上之人,任憑旁人說三道四,皇上心如明鏡,必不會厚此薄彼。」

接著,他又補充說:「或許惟約兄還不知道,你也是早就簡在帝心之人。我曾聽鎮撫司大太保楊尚賢楊大人說起過,你在我營團軍入城平定薛陳二逆當夜恪盡職守,意欲殺身成仁,皇上聞之也感慨不已,更對你有頗多褒美之辭。」

提起那夜之事,楊博也不免有幾分得意:「在我大明官場,鎮撫司的招牌不管用,大概還是頭一遭。」隨即他又嘆了口氣:「不過,因楊某一時難辯真偽,累及數名錦衣衛軍校無辜殞命,他們都是對皇上忠貞不二之人,至今思之,仍不勝內疚之至……」

戚繼光安慰他說:「事突然,有所誤會也是在所難免,惟約兄不必過於自責。鎮撫司上下人等對你可是欽佩不已,大太保楊大人每每提到你的大名也是贊不絕口。他日回京,我為你們引見引見。」

見楊博興趣缺缺的樣子,戚繼光知道,朝廷許多正臣清流都將錦衣衛與太監視同一類,認為他們是皇家鷹犬,平日也是敬鬼神而遠之,不願與之多來往,便又換了一種說法:「不是我自誇,皇上一向對我營團軍倚若泰山,這監軍之任,可不是誰都能做的。如今既許惟約兄執掌我軍,足見惟約兄已簡在帝心。如今又有了督率我軍平叛戰功,日後封疆入閣,猶如探囊取物。」

楊博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說了或許你也不信,我大明科甲正途出身的文官,人人都想封疆入閣,可我卻不那樣想。平生皆被讀書誤,投筆從戎才是我的志向所在,皇上如今給我這個效命疆場的機會,我便已經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