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下大勢 第二十三章 呂雉遺患(1 / 2)

阿斗 傳說中的饞蟲 2600 字 2022-12-06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阿斗最新章節!

從阿斗來的時候,蒲臨就知道阿斗不是個普通人,而剛剛阿斗竟然答應下來蒲臨的要求,這讓蒲臨意識到,阿斗的身份絕不一般。

蒲臨甚至覺得,阿斗是在說大話。畢竟阿斗年紀還不到二十歲,想想那些漢人當中位高權重的大臣,從來沒有這么年輕的。

「恩公,請恕在下無理。這件事情事關重大,稍有不慎我氐人則有滅族之危,還請恩公亮明身份,以解在下的疑慮……」蒲臨開口說道。

對於蒲臨的要求,阿斗並不感到意外,遷移氐民的事情牽扯太大,單憑自己空口白說,蒲臨肯定不會相信。若是蒲臨不問阿斗的真是身份,阿斗反而會覺得奇怪。

阿斗將手伸到懷中,摸出一塊比巴掌略小一圈的大印遞了上去,大印是純金制成的,外表被磨得鋥亮,在火光下一閃一閃的,耀人眼睛。大印成四方形狀,上面刻著龍魚鳳鳥。

「看來是官印!這官印像是純.金的,這年輕人是什么官,竟然用的是純金的官印!」蒲臨雖然博學,但是卻沒有見過漢人的官印是什么樣子。

「挺沉的,看來果然是黃金的!」蒲臨.將大印拿在手中,稍微感受了一下重量,接著講大印翻過來,仔細的看了過去。之間大印上面刻著八個大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蒲臨喃喃念道。

「這八個字聽起來真么這么耳.熟?我聽說過。」蒲臨開始慢慢的回憶起來。

「我想起來了,傳國玉璽,漢人的傳國玉璽上就是這.八個字!」蒲臨突然驚呼道,隨後蒲臨雙手捧起玉璽,接著說道:「不對,傳國玉璽是玉璧制成,這個是黃金的,不是傳國玉璽。」

「呵呵,這當然不是傳國玉璽,不過你剛剛也說對了.一半,這雖然不是傳國玉璽,但也是玉璽。」

阿斗拿出來的正是蜀漢的玉璽。

自從始皇命李斯打造出傳國玉璽以後,這傳國.玉璽不僅僅是一塊玉璽,而且還是皇權的象征。皇帝登基如果沒有傳國玉璽,則代表著不能得到上天的認可,名不正言不順。

當初劉備登基.的時候,那傳國玉璽還在曹丕手中,沒有傳國玉璽,劉備覺得自己登基缺少名分,所以當時劉備便命人用純金打造了一塊玉璽,這玉璽要比真正的傳國玉璽小上一號,至於上面所刻的仍然是跟傳國玉璽上所刻的一樣,還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蒲臨吃驚的望著手中的玉璽,輕輕的摸了摸上面的花紋,顫聲問道:「這個真是玉璽?」

「當然是真的。」阿斗點了點頭。

「這玉璽是?」蒲臨滿臉疑惑的問道。

「這是我大漢朝的玉璽。」

「大漢朝的玉璽!」蒲臨馬上明白過來,阿斗所說的大漢朝,當然是長安城蜀漢的那個朝廷。

「玉璽,這果然是玉璽!」蒲臨又仔細的看了看手中的玉璽,接著開口說道:「這玉璽不是應該在皇帝手中的么?為什么會在你收你?」

「你自己剛剛不是說過么,玉璽當然是放在皇帝手中的。」阿斗笑著答道。

「恩,我是這么說過!」蒲臨愣了愣,突然猛地站起身來,一臉掛起了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同時試探性的問道:「你的意思……你是不是要說,你就是皇帝?」

「不錯,在下劉禪,大漢朝的皇帝。」

「劉禪……不對,不可能的,我記得你們漢人的兩個皇帝一個叫劉備,另一個叫曹丕。劉備已經六十多歲了,那曹丕也年近四十了,你這么年輕,你不是!」

「你剛剛所說的劉備,真是朕的父皇!」阿斗慢慢的站了起來,在這一瞬間,阿斗身上的氣質也在這一霎那間發生了變化。

前世的時候,阿斗是武當的首席大弟子,自然是前呼後擁,來到三國,阿斗好歹也當了幾年的太子,最近又當了幾個月的皇帝,身上不知不覺的也培養出一種上位者的氣息。

「你是劉備的兒子?恩,看起來像!」蒲臨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你父親劉備呢?」

「父皇已經在幾個月前駕崩了。」。

「怪不得,怪不得呢,原來是這樣。」蒲臨明白了,因為劉備死了,所以漢朝的皇位有劉備的兒子,也就是眼前的這位年輕人繼承。

「蒲先生,不知道這樣,你可相信我?」阿斗開口問道。

蒲臨滿臉不可思議的瞪著阿斗,蒲臨不敢相信,大漢的皇帝,這一國之君竟然會親自跑到西域,而且還站在自己面前。

「我是不是在做夢?」蒲臨微微咬了咬舌尖,一陣刺痛感傳來,蒲臨才確定這不是夢境。

「他真的是漢人的皇帝么?」蒲臨眼睛又落到了那玉璽上,這玉璽自己還實實在在的摸過,有這玉璽足以證明,眼前這個年輕人真的是漢人的皇帝。

「他好大的膽子!」這是蒲臨在確定阿斗身份以後的第一個想法。

「呼……」蒲臨微微的吐了一口氣,然後輕輕的咽了口唾沫,潤了潤嗓子,努力的回味了一下剛剛阿斗所說的話。而後才開口說道:「陛下,在下剛才所提的條件,您都能答應?」

「君無戲言。」

「好!」蒲臨心中升起了一股激動,而後開口說:「我明天就去王部,去跟苻健說這件事情。」

「那明日就辛苦蒲先生了,還請蒲先生盡量促成此事。」

「辛苦談不上,在下盡力就是。不過希望陛下也不要報太大的希望,在我看來,出兵一事只在五五之數。」蒲臨說到這里,偷偷看了看阿斗的表情,接著說道:「如今苻健雖然很信任我,但是這樣重大的事情,苻健一定會召集所有部酋商議。那東南面呂氏的呂歸素來與我不和,此事若是我提出來,呂歸肯定會反對。這呂歸在我們氐人當中也很有威望,若是他執意反對,恐怕出兵一事也難以成功。」

「呂歸?呂姓是我們漢人的姓氏,這呂歸是什么背景,難不成與我們漢人有關系?」阿斗開口問道。

「陛下說的極是,這呂氏一族的確與漢人有關系,嚴格說起來,這呂氏還與陛下,或者說是與大漢朝廷有一些關系。」

「與朕有關系?蒲先生快說來聽聽。」阿斗馬上問道。

「說起來這件事情要追溯到四百年前了。當時大漢朝剛成立不久,那大漢朝有一個皇後名叫呂雉,陛下您應該知道!」

「呂雉?那不是高祖的皇後么?難道這呂氏一族與那呂雉有關系?」阿斗開口問道。

「不錯,這呂氏一族正是呂雉的族人。當年呂氏一族權傾天下,大有取代漢家江山的勢頭,但是在呂雉死後,齊王兄弟興兵伐呂,周勃、陳平二人見勢響應,誅滅呂氏一族。而呂氏一族當中的漏網之魚,呂雉兄長的孫子,便輾轉逃到了我們氐部當中,與我們氐人雜居,這么多年過去,早已經融入了我們氐人。」

「原來是這樣,這氐人當中的呂氏一族,竟然還是那呂雉的族人。想不到蒲先生對我們漢人的歷史了解頗多啊!」阿斗很隨意的說道。

「呵呵,我也是剛看的。」蒲臨說著拿起了桌子上的《史記》,接著說道:「我自幼便仰慕漢家文化,特別是這漢人的史書。」

「對了,這呂氏一族既然原本是漢人,如今可曾想過再回中原?」阿斗轉口問道。

「回中原?中原遠比西域富饒的多,我想他們呂氏一族肯定早就想回去了。可是陛下難道忘了,當年『盪滌諸呂』的時候,這呂氏一族可是被殺的一干二凈,而且還被列為大逆不道之罪,如今雖然已經過去了四百年,只要中原還是大漢朝的天下,這呂氏一族又怎么敢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