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下大勢 第二十九章 三難(1 / 2)

阿斗 傳說中的饞蟲 2542 字 2022-12-06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阿斗最新章節!

姑臧城頭。

天際邊飛揚起的塵土掩蓋住了地平線,而對面升起了一道道的炊煙,不斷地打擊著徹里吉的已經很脆弱的心靈。

「漢人來的好快……從炊煙看,人數恐怕有四五萬之眾!」徹里吉喃喃說道。即便已經是深秋時間,徹里吉仍然忍不住冒了一頭汗。

這一場大敗,特別是最後的那一場大潰退,使得羌人損失慘重。十成損失當中,有五成都是在最後的潰退中損失掉的。

對於徹里吉來說,損失掉這些精銳人馬,羌人元氣大聲,雖然還遠遠沒到滅族的時候,但是未來十年內,羌人恐怕只能龜縮在西域了。

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徹里吉知道,漢軍雖然勝了,可是也好不到哪里去,現在的漢軍必然還在收拾戰場,處理傷員,至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對姑臧發動進攻的。

可是徹里吉錯了,徹里吉沒.想到會有魏延這么一個貪功冒進又不按套路出牌的賭徒將軍。一座規模龐大的漢軍大營就擺在徹里吉眼前,而那滾滾騰起的塵土,和徐徐晃動的炊煙,更是打破了徹里吉的那一絲僥幸心理。

徹里吉深吸了一口氣,開口說道:「.傳令,撤……咱們撤回西域。」

「大王,這姑臧城,咱們就不要了?」

「不要了!放棄姑臧城,回西域。」

「可是大王,漢軍還沒有攻城,咱.們就這樣放棄姑臧,會不會太……」

「太什么?等到漢軍攻城,恐怕就完了!」徹里吉輕嘆一.聲,接著說道:「想不到漢軍來的這么快,我本以為,還可以再姑臧城中整頓一番的,如今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了……」

「大王,城里還有不少弟兄,我們還有一戰之力!」

「算了,這里畢竟是漢人的地方。你看看這四周,盡是.農田,就是真的讓咱們羌人占了這里,咱們也不會耕種,還是早點回去,少損失了人馬,保留些元氣!」

當夜,徹里吉領著羌人,放棄了姑臧城,一溜煙的.跑回了西域。

而連夜等候的.魏延在得到徹里吉棄城逃跑的消息以後,馬上下令進城。漢軍兵不血刃的奪回了姑臧城。

……

姜維手中拿著一個冊子,正在統計戰利品。

這統計戰利品的事情,姜維並不在行。不過如今營內一堆武將,文臣最近的也遠在天水,姜維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姜維放下手中的賬本,伸了一個懶腰。這一圈記下來,姜維甚至覺得要比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戰還要累上三分。

「尹賞兄啊,你快點來……」姜維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在今天一早的時候,姜維就命人回天水找尹賞來幫忙,算算時間,現在派去的人恐怕還沒有到天水,姜維也只能繼續堅持下去。

「將軍……」小校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姜維聽了眉頭一皺,每次只要聽到這個聲音以後,接下來便是小校又抱來了一頓的賬本,所以聽到外面小校叫「將軍」,姜維心中就一陣的無奈。

「吵什么吵,這里這些我還沒弄完呢……」姜維暗罵一聲。

「不是的將軍,丞相來了!」

「丞相來了?」姜維猛的站起來,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神情。看來這統計戰果的活,終於不用自己干了。

諸葛亮不慌不忙的向營內走去,阿斗笑呵呵的陪同在一旁。可是這諸葛亮的臉色卻不怎么好看。

「陛下,您真的想清楚了,要將氐人遷徙到雍州?」諸葛亮開口問道。

「丞相,朕已經答應了氐人,而且這一仗,咱們也打贏了,就是朕現在想反悔,也不成了。」

諸葛亮微微的嘆了口氣,如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諸葛亮想反對也沒辦法了,諸葛亮只好開口說道:「陛下,來的路上臣已經想過,這遷徙氐人來雍州,有三難。」

「丞相請講。」

「這第一點,由西域到雍州,路途遙遠,氐人百姓的速度自然比不上行軍打仗,要走很久才能到達雍州。想當年先帝撤出新野的時候,曾攜數萬百姓,每日行軍速度才不過三十里而已啊!那時先帝所撤,不過一城之民,而如今,陛下可是要遷一族之民,這行軍速度,必會慢的許多。臣恐怕,這些氐人半年都難以走到雍州。而這半年多的時間,氐人百姓所消耗的糧草輜重,又有何等龐大,陛下可曾想過?」。

「自先皇登基起,我大漢便戰亂不斷,胡人肆虐雍州,雍州農田耕地盡毀,這一年,全靠益州的存糧維持。再加上去年的時候,陛下層討伐南蠻,遷五溪蠻民至益州,如今我國庫錢糧早已空虛,當年劉璋所遺留之錢糧,也已經消耗殆盡,臣來之前曾經查過,如今國庫根本拿不出來這么多糧草,供氐人遷往雍州的途中使用。此乃第一難!」

阿斗開口說:「丞相,你說的我也考慮到了,這糧草的確是個大問題。所以我准備年內先遷徙五萬氐人壯丁來我雍州,要趕在春耕前到達,然後以他們所種的糧食,供給第二批氐人遷徙過來。」

「陛下,如此一來,恐怕要七八年時間,方能將所有氐人都遷到雍州!」

「呵呵呵,怎么,丞相你等不及了?朕還年輕的很,而丞相你也不過剛剛不惑之年,七八年么,朕等得起!」

諸葛亮點了點頭,正如阿斗所說,自己今年才四十歲,過個七八年,也還不到五十,而阿斗七八年之後還不到三十歲。相比起定鼎天下,這七八年的時間,根本算不了什么。

諸葛亮清了清嗓子,接著開口說道:「陛下,這氐人的很多生活習慣,與我們漢人不同,而且這氐人畢竟是方外之民,不服教化,來到我雍州,必然會與我大漢子民有所沖突矛盾。本來若是實行屯田的話,設立屯田大營,將氐人集中管理,可抵消此事,而如今氐人隨來,卻不為屯民,這不為屯民,想必會與雍州漢人子民有所接觸,臣恐怕,日久會生民變。此乃第二難!」

「恩,丞相說的是,這的確是個難處。」阿斗的眉頭也皺了起來。這民族矛盾歷來是最不好解決的。氐人雖然也是農耕民族,但是生活習慣與漢人肯定是有差別的,這生活習慣還算是小事,可是如今雍州剛剛被胡人聯軍洗劫一空,雍州百姓恨透了胡人,哪怕是氐人沒有參與進攻雍州的事情,在漢人百姓眼中看來,氐人也是胡人的一員,既然是胡人,就是搶奪自己家產,殺害自己同胞的罪人,罪無可赦。這沖突,在所難免。

想到這里,阿斗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那些高鼻子藍眼睛的洋人,也是由不同的國家而來的,可是對於華人來說,這些洋人沒有任何的區別。特別是當初那幾個義和拳出身的,只要是洋人,不管好孬,也不管老弱婦孺,都要殺干凈。這在阿斗看來,是很不齒的。

「丞相,這個問題,朕還真的沒辦法。」阿斗無奈的搖了搖頭。

諸葛亮仿佛早就知道了阿斗的答案,無奈的笑了笑,而後開口說道:「陛下,這漢民與胡人之間的事情,非一朝一夕可調合。不過臣以為,陛下在處理氐人和漢民沖突的時候,只需要不偏不倚,一視同仁,自然可以是民心順服,民心順服,則大患不生。只需一些小患,則不足為慮。」

「如今我地方官員,皆為漢人,處事必然偏向漢民,久而久之,氐人不服必有積怨,有怨則亂生,所以臣以為,陛下可從氐人當中選拔官員,以氐治氐,輔以漢人官員,可保久安。」

「恩,這選拔官員的事情,丞相比我在行,就交由丞相辦!」阿斗點頭答應道。

「陛下,這第三難,便是氐王苻健,該如何處理?」諸葛亮話音頓了頓,接著開口說道:「氐人與我們漢人不同,氐人當中仍有大小部首。這些部首麾下或多或少都有些氐民,可以說這些部首,就如同我中原的諸侯一般,各自有各自的勢力。若是氐人來到雍州,勢必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手握大權,各成一方,生殺皆有各自掌控。臣恐這些部首會有怨念。」

「一般的部首倒也罷了,願意從軍的,可以到軍中為將,德高望重者,也可為我大漢官員,實在不行,封個列侯,給些封地,月月領俸祿,年年收稅租,也可過的安逸,封妻蔭子。可是那幾個大的部首,麾下恐怕不下數萬人馬,一旦失權,又豈會順服!更何況氐人當中還有一個氐王苻健,就算是陛下給他封個王,又怎能比得上他氐王高高在上!」。

「丞相,那幾個大的部首,的確很難辦。給他們個虛職,他們肯定不服氣,給他們個實權職務,朕也不放心。至於苻健么……丞相你就不用擔心了,苻健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