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官宴會,殺民充匪,三朝和談,讓匈奴賠償八萬萬兩!(2 / 2)

大夏文聖 七月未時 5105 字 2022-12-14

「你在這里說什么?」

「殺民領功,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顧錦年咽了口唾沫,他有些不敢相信。

這開國這么多年了,這種事情還會發生?

當年太祖立下懸賞金後,也的確發生過殺民領功的事情,後來太祖雷霆大怒,處死了大量官員,牽扯人數高達三萬。

三萬顆人頭,換來了全國畏懼。

沒想到時隔這么多年,居然又發生這種事情?

「世子殿下。」

「下官豈敢亂語?」

徐建開口,他目光堅定。

隨著徐建開口,顧錦年直接沉默。

火燭下,將他面容映照而出。

殺民充匪,這是天大的罪過。

「有何證據?」

過了一會,顧錦年望著徐建,如此說道。

可提到證據,徐建滿臉苦澀。

「世子殿下,如若有證據,下官這次入京,早就去宮內擊開元鼓鳴冤了。」

徐建滿是苦澀。

開元鼓。

是太祖於皇宮大殿外設立的鳴冤鼓,凡擊鼓者,視為有天大的冤屈,三司會審,皇帝親自處理。

當然,擊鼓者,無論案件最終結果是什么,直接革職,發配邊疆。

之所以設立這個,其實是防備一些官員亂來。

如果真有天大冤屈,到最後也會明貶暗升,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當然,這個案子必須大,如果不大的話,那就不行了。

總不可能因為一些小事,驚擾六部和皇帝吧?因為一件這樣的事情,耽誤國家大事,這也不是小事。

但顧錦年知道,這件事情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殺民充匪。

太惡劣了。

這也不是一般人敢做,或者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

他有些不相信。

影響太大了。

「沒有證據,你怎能證明你所說的一切?」

「而且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發生這么大的事情,誰敢包庇?」

「幕後指使人又是誰?」

顧錦年望著對方,如此問道。

「回世子殿下,雖沒有證據,但一百四十五人被殺,難不成沒有半點蛛絲馬跡?當真要查,豈能查不出痕跡?」

「下官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下官有一位好友,乃是陳溝村之人,此事乃是我好友所言。」

「起初,下官也不相信,故而前去調查,發現陳溝村已經被官兵封鎖,對外宣稱是百姓被土匪屠戮,可實際上是因為陳溝村,位置偏僻,本身就人煙稀少。」

「再加上懸賞令的原因,這些剿匪軍起了貪念,下官甚至推測,很有可能是這些剿匪軍路過陳溝村,不小心做了什么事情,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解決陳溝村百姓。」

「此事當地縣令也第一時間上報,可上報半個月,沒有任何動靜,後來才發現所有的公文都被阻攔下來,有大人物出手,攔截下來。」

「並且知曉此事的官員都被威脅,告知是謠傳,要壓一壓這種風言風語,免得人心惶惶。」

「至於這幕後之人,只能說是兵營的人,具體是誰,下官無法查證。」

徐建出聲,他不過是七品縣令,很多事情自然沒有權限。

但這件事情,徐建敢說出來,就絕對是有問題的。

只不過沒有實質性證據罷了。

這一刻,房間內徹底陷入安靜。

顧錦年沉默。

「蘇兄,你有什么想法?」

顧錦年望著蘇懷玉,不禁這般問道。

「殺民充匪,這是死罪,誅九族的死罪,應當不會有人敢這般。」

「可這幾年,兵部糧餉的確緊張許多,只是再如何,殺民充匪,難以想象。」

「屬下認為,世子殿下無論如何還是要多多關注。」

蘇懷玉也不由皺起眉頭。

殺民充匪,這性質太惡劣了。

你說不可能吧?

可的確存在。

你說可能吧。

這事太惡劣了,怎么想也想不明白,這年頭還會有人做這種事情。

又不是亂世。

既然事情說了,還是要關注一二。

「好。」

顧錦年深吸一口氣,緊接著從懷中取出三枚令牌。

「這是秦王令,本世子的掌令,還有禮部掌令。」

「徐建,本世子會安排五百精銳,隨同你前去查探消息。」

「不過秘密行動,不要露出任何馬腳。」

「你記住,不管有沒有消息,都要寫信聯系。」

「倘若最終結果,是有人違法亂紀,草菅人命,你匯報上來,本世子會著重處理,該罰就罰。」

「可如若當真是殺民充匪。」

「本世子也一定會嚴查到底,絕不姑息,你明白嗎?」

顧錦年將三枚令牌交給對方。

如果非要說,顧錦年希望只是有人違法亂紀,草菅人命罷了。

因為這代表著一個壞人,而不是一群壞人。

倘若當真是殺民充匪。

那牽扯的就不是一個兩個了。

指不定顧家都有可能被牽扯到。

那這件事情,就不是小事。

「多謝世子殿下。」

「請世子殿下放心,下官就算是不要這顆腦袋,也一定查明真相。」

「下官也在此多謝世子殿下,世子殿下乃大義也。」

得到大人物的支持,徐建頓時激動萬分,同時也對顧錦年產生巨大的敬佩。

世人皆罵權貴。

那是因為權貴為富不仁,可如若每一個權貴都如同顧錦年這般,能為民伸冤,替民著想。

誰還會辱罵權貴?

「活下來。」

「待水落石出,這份功勞,本世子幫你記著。」

顧錦年拍了拍他的肩膀。

隨後讓其離開。

蘇懷玉沒有廢話,直接將後者打暈。

「你怎么又把他打暈了?」

顧錦年有些郁悶,望著蘇懷玉如此說道。

「不暈不好搬。」

蘇懷玉出聲,隨後一語不發,帶著對方離開。

待房間安靜。

顧錦年眉頭緊鎖。

殺民充匪。

他無法想象,如果真有這樣的事情,整個大夏都要鬧出大事了。

「不行,明日要去問一問六叔。」

顧錦年暗自想了想。

如此。

轉眼之間,半個時辰後。

蘇懷玉又回來了。

「世子殿下,人已經送回去了。」

蘇懷玉走進房內道。

「這件事情,你覺得真實性多少?」

顧錦年還是有些無法理解,忍不住再問第二遍。

「可能性應該不大。」

「我更加懷疑的是,應該是有人去了陳溝村,陳溝村的村民招惹到了這個大人物,最後的結果,就是將一百四十五人殺了。」

「然後偽造成是土匪入侵。」

「這個可能性更大一點。」

蘇懷玉並不認為現在這種時代,還會發生這種事情。

「恩。」

「不過,不管是什么,還是等等再說吧。」

「對了,蘇兄,貴陽郡你知道嗎?」

顧錦年開口,提到了第二件事情。

「知曉一些。」

「怎么了?」

蘇懷玉點了點頭。

「這貴陽郡,最近大興土木,明明常年干旱,喝口水都成問題,但寺廟出奇的多,我今日特意問了人,近幾年貴陽郡每個月都會送來建寺公文。」

「你覺得有不妥的地方嗎?」

顧錦年詢問著蘇懷玉。

「不清楚。」

「應該沒有什么不妥,百姓窮苦之時,的確會將希望寄托給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佛門之所以能在大夏王朝逐漸扎根,就是在窮苦之地,收買民心。」

「越窮苦的地方,佛門寺廟就越多。」

「很正常。」

蘇懷玉並不以為然。

「這佛門畢竟不是我大夏本土宗門,來自西境,傳授佛門思想,度化百姓,按理說對皇權有一定威脅,如此大興土木,怎么感覺朝廷不去管。」

顧錦年問道。

「世子殿下,不是不管,而是攔不住。」

「朝廷早些年就出手限制過,但當時鬧出過一些是非,百姓窮苦之時,這佛門也的確夠狠,與百姓同苦不說,有時候寧可將自己的食物給予百姓,自己活活餓死。」

「也正是因為如此,佛門才逐漸入了大夏,後來朝廷意識到有問題,給予清除,卻沒想到,遭受當地百姓阻攔,還是那種不要命的阻攔。」

「故而,官府不敢亂來,除非派大軍鎮壓。」

「可問題是,這要是派了大軍,大夏王朝禮儀之邦就徹底沒了。」

「朝廷也忌憚佛門,好在的是,最終通過幾次和談,由禮部掌控佛門,佛門的一舉一動,都必須要匯報給禮部,包括建立寺廟等等。」

蘇懷玉向顧錦年解釋。

這回顧錦年心中明白了。

也就是說,一開始佛門來的少,不足引起關注,而這一小批人,幾乎是拿命換來百姓的認可。

而後越來越多的佛門弟子滲透大夏。

等到想要解決的時候,佛門已經擁有了一部分民心。

故而難以根除。

再加上佛門身後也有勢力,牽扯不少王朝,強行驅趕並沒有任何好處。

「佛門終究是一個隱患。」

顧錦年喃喃自語。

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可以百家爭鳴,但不管是什么家,必須要在帝王之下。

皇權至上。

這是核心概念。

除非這個王朝不在乎權力。

所以佛門終究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必須要剔除。

不過萬幸的是,佛門在大夏的影響力雖然有,但還沒徹底發展起來。

在關鍵時刻,壓下來就好。

「行了,早點休息吧。」

顧錦年沒什么好說的。

不管是什么事情,先看看再說吧。

「好。」

蘇懷玉動身,不過不是出去,而是往顧錦年的床下走去。

「行了,正常回去。」

顧錦年拉住蘇懷玉,這人屬實有點問題。

「習慣了,世子殿下。」

蘇懷玉尬笑一聲,隨後從正門走出去。

待蘇懷玉離開後。

顧錦年躺到床榻上,腦海當中也在思索許多事情。

如此。

轉眼到了清晨。

卯時三刻。

天才剛剛亮起一會。

一道聲音便在門外響起。

是周華的聲音。

「顧大人。」

「有要事稟報。」

周華站在門外,聲音略顯急促。

「什么事?」

將房門打開,顧錦年好奇看向周華。

「大人。」

「和談結果出來了。」

周華額頭上全是汗珠,他是從禮部一路狂奔而來的。

「怎么說?」

聽到和談結果出來,顧錦年也不由好奇了。

「回大人。」

「大夏,扶羅王朝,大金王朝,三國會談。」

「願意促使十二城歸還合並,但大夏王朝需補白銀八萬萬兩,外加上大夏龍炮十門,以及十二城附近上百座礦山,還有大夏王朝必須要重新更改史書,匈奴國未曾入侵大夏,這就是匈奴國的條件。」

周華開口,將和談內容道出。

「痴心妄想。」

聽完和談內容後,顧錦年想都不想,直接就是這句話。

匈奴國想屁吃是吧?

八萬萬兩白銀,大夏王朝接近兩年的稅收,而且不能用來做任何事情。

再加上這十門大夏龍炮,這可是大夏王朝最引以為傲的東西,整個大夏王朝都沒有多少。

還有百座礦山,那要十二城的意義是什么?

至於最後的修改史書?

滾吧。

「禮部怎么想的?」

顧錦年直接詢問。

「回大人,禮部正在開內會。」

「其實也有想法,禮部內目前的想法是,白銀八萬萬兩可以接受,大夏龍炮不能接受,礦山也不能接受,至於史書的話,促進王朝之間的友好,可以修改部分。」

「但不能直接修改。」

周華給予回答。

「可笑。」

顧錦年直接開口。

這十二城明明就是被被人搶走了,現在要回來,居然還得付出這么大的代價?

「走。」

顧錦年懶得廢話,直接朝禮部走去。

禮部郎中在禮部的確不算什么,可他是顧錦年,大夏世子。

這么大的事情,他不可能不參與。

如若答應這種談和。

還不如不要回十二城。

沒有那么多廢話,顧錦年直接離開大夏書院。

大約小半個時辰。

顧錦年來到了禮部。

禮部門口的侍衛,見到顧錦年來了,一個個恭敬喊了一聲世子殿下。

等進入禮部內堂。

一些聲音也不斷響起。

「八萬萬兩白銀,他們是怎么敢開這個口?」

「我大夏一年稅收也不過三四萬萬兩白銀,而且扣除軍餉,扣除俸祿,扣除基本所需,每年存余也不過七八千萬兩白銀,若是碰到天災人禍,甚至不夠。」

「這八萬萬兩白銀,拿命給他們?不可能答應。」

激烈的聲音響起,看來是很不爽這次三大王朝的談和。

「價格可以商議,也無需如此激動,八萬萬兩白銀的確多。」

「可以減少到三四萬萬兩白銀,再者也可以分批付款,又不一定是現在。」

「如今拿回十二城,意義更大,可提高我大夏國威。」

「裂土回歸,大夏國運提升,這好處不小。」

「最大的問題不是銀兩,而是大夏龍炮,他們就是盯上了這個,其他都好說。」

也有聲音響起,屬於理性派。

可聽到這聲音。

顧錦年直接推開房門。

也不管里面有誰。

「什么其他好說不好說的。」

「這種和談,不要也罷。」

顧錦年登場,將房門推開,迎面便看到楊開,還有數十名禮部官員。

他們聚集在此,商議著此次和談之事。

「錦年,你來了。」

下一刻,楊開起身,一臉溫和的看向顧錦年。

「見過楊尚書。」

聽到楊開的聲音,顧錦年立刻作禮,但下一刻他將目光巡視周圍一圈。

隨後語氣冰冷。

「邊境十二城,我大夏有血的仇恨,現在匈奴國國運被削,大夏國運昌盛,兵強馬壯。」

「他們憑什么講條件?」

「又憑什么敢跟我大夏談條件?」

「八萬萬兩白銀?他們想些什么東西?」

「賠償我大夏八萬萬兩白銀還差不多。」

顧錦年開口。

他可不是理性不理性派。

現在優勢於大夏王朝,和談固然是好事,最起碼不會死人。

可要是用這種代價去換回十二城。

顧錦年不答應。

第一個不答應。

------題外話------

兄弟們抱歉。

這一章改了兩遍,等於是寫了兩萬字。

因為一開始的鋪墊,出了大問題。

仔仔細細看了前文,接下來的劇情,是跟前文一個坑有關系。

算是要填坑了,所以慢了很久。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