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國公催婚,三急三緩,寧王出面,議和已定(2 / 2)

大夏文聖 七月未時 5357 字 2022-12-14

通信兵開口,他低著頭顱,不敢注視著寧王。

「讓本王給一個交代?」

寧王看著對方,如此問道,只是聲音中沒有怒意,顯得無比平靜。

「回王爺。」

「鎮國公原話如此。」

後者回答。

篤定了這個事實。

此言一出,寧王神色沉默,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大約過了一刻鍾後。

寧王的聲音響起。

「備馬,本王親自去邊境大營。」

「讓人送一封奏折寄去大夏京都,彈劾鎮國公擅自離開軍中大營。」

「再擬一封信,向陛下求情,法外開恩,賜冷心無罪。」

「速去。」

寧王開口,下達兩個命令。

說完此話,寧王也不啰嗦,騎著戰馬就打算離開,而且只帶數百精銳。

他是寧王。

西境的掌權人,如若不是邊境開戰,這西境所有人都要看他臉色行事。

他無懼鎮國公。

寧王二字。

代表著一切。

不過就在他要出發之前,不由頓了頓道。

「將此事告知冷秋,速去通知。」

寧王開口,說完這話便直接離開了。

後者立刻牢牢記住,只不過有些將士不由產生好奇,把這件事告訴冷秋世子做什么?

他還有什么辦法?

按照冷秋世子的脾氣,只怕會把事情鬧得更大。

但畢竟是王爺的意思,他們也沒什么好說的。

此時,已到酉時。

十二城內。

一處府衙當中。

數千精銳將這里嚴格包圍,府衙內是三大王朝的禮部尚書,外加上匈奴國的禮部尚書。

可以說,這是四國的禮部外交大臣,全部到齊了。

如果發生任何一點意外,就要引發三朝大戰。

這一點都不開玩笑。

禮部,是王朝的外交部門,在王朝之間的交流過程中,禮部的安全至關重要,無論發生任何原因,如果禮部官員死了,不管是那個王朝的。

那么都要視為宣戰之意。

除非能調查出具體的死亡原因。

而府衙內。

各國使臣也在激烈口舌交鋒,一個比一個犀利。

「八萬萬兩白銀,你不給。」

「百座鐵礦,你也不給。」

「大夏龍炮還不給。」

「也只是答應修改史書記錄,這就想讓我們匈奴國歸還十二城,爾等大夏是不是太過於痴心妄想了?」

匈奴國的禮部尚書開口,他有些憤怒,對於大夏宰相李善所說的條件,充滿著抗拒。

聽到這話,李善淡淡的喝了口茶,望著匈奴國禮部尚書緩緩出聲。

「匈奴國被削三次國運。」

「大夏王朝士氣如虹。」

「此消彼長之下,爾等匈奴,有什么資格與大夏談條件?」

「而且,這不是歸還,對我大夏來說,只是拿回屬於我們大夏的東西罷了。」

「如若爾等不願答應,那我大夏則用另一種方式拿回來。」

「但到了那個時候,發生任何損失,都由貴國承擔。」

李善語氣平靜,可平靜的背後,卻又彰顯大國氣派。

他很強硬。

在這次談判上,李善從頭到尾都表現得特別強硬,任憑對方說破了嘴皮子,他都不答應給予銀兩補償,還有礦山等等。

唯一願意答應的要求,就是修改史書。

除此之外,任何實質性的回報,都不答應。

「既然大夏王朝是這個態度,那我等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待在這里了。」

匈奴國禮部尚書嘆了口氣,他沒有之前那般的激烈,已經不想與大夏王朝和談了。

聽到這句話,楊開不由微微皺眉。

身為大夏禮部尚書,楊開對於這次和談也有一個度量。

李善說的沒錯,保障大夏王朝的利益。

然而對方也不是無理取鬧,畢竟歸還十二城,索要點東西也很合理。

這就好像大夏王朝若是占了人家的地盤,如若歸還的話,也會要一些條件,占點便宜。

否則白白歸還給別人,沒有一個王朝願意。

這場和談互相的矛盾太大了。

只不過他的確不好說什么。

同時,楊開也十分驚訝,按理說以李善的性格,應該不會如此。

卻沒想到在這件事情上,李善會如此強硬。

「好了,好了。」

也就在此時,大金王朝禮部尚書的聲音響起,制止了匈奴國使臣的離場。

一時之間,所有目光不由聚集在他身上。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大金使臣倒也直接,望著眾人開口。

「今日,我大金與扶羅王朝特意前來,就是為了調和兩國之間的矛盾。」

「哈律木,這邊境十二城,確確實實是大夏王朝的領土,這一點毋庸置疑,歸還十二城,為的是兩國友誼。」

「索要如此之多的銀兩與好處,有些過分。」

大金使臣開口,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指責匈奴國的不好。

此言一出,後者沒有說話,但明顯有些不服氣。

不過大金王朝的使臣都開口了,他也不好說什么。

但很快,大金王朝的使臣看向李善。

「李相。」

「大夏王朝也有些不對之地,畢竟匈奴國為兩國友好,主動想要歸還十二城,相爺張口閉口就是要開戰的意思。」

「這實在是有些咄咄逼人。」

「雖說匈奴國氣運受損,可說一千,道一萬,匈奴國還沒有被滅,匈奴鐵騎也依舊沒有任何損傷,當真要是開戰,大夏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沒必要如此。」

大金使臣開口,沒有太多的責備,但是也說了一句。

兩家一人說一句,倒也公平。

「並非是本相言辭激烈,而是匈奴國依舊沾沾得意,偷襲我大夏十二城,這是大夏的恥辱,可卻不是匈奴國的榮耀。」

「總而言之,不給予任何補償。」

李善開口,態度依舊堅決,不松動一下。

看見李善如此,楊開也沒有說什么,畢竟如果能這樣談妥下來,也是他樂意能見到的。

「陳松大人,既然大夏王朝是這個態度,那我匈奴國現在就准備回去應戰。」

哈律木深吸一口氣,說完這話,直接起身,打算離開此地。

顯然就是不想繼續談了。

而此言一出,扶羅王朝的使臣開口了。

「何必如此。」

「今日是和談之日,又不是來這里吵架。」

「大家還是先冷靜冷靜,雙方各退一步,或者我們再想想有沒有什么其他辦法,可以緩沖一二?」

扶羅使臣起身開口,他們兩大王朝夾在中間有些難做,每次談不下去的時候,兩大王朝都會竭盡全力讓眾人安心坐下來。

似乎很想促使這次和談成功。

不過隨著扶羅王朝使臣所言,眾人的的確確沉默下來了。

大家彼此沉默,都在安靜思考著,權衡利弊。

如此,足足半個時辰,這半個時辰府內鴉雀無聲,安靜到落針可聞。

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直至最後,陳松開口,打破了沉默與尷尬。

「其實我想到了一個方法。」

「不知可不可以緩解諸位的麻煩。」

隨著此言一出,眾人不由好奇看向陳松。

「老夫是這么想的。」

「李相你無非就是不想拿出金銀之物,認為不合理,這情理之中,老夫認可。」

「而律木先生,無非是認為歸還十二城,若毫無回報,對吧?」

陳松說出兩人的問題。

「對。」

「沒錯。」

二人也直言不諱,並沒有半點遮遮掩掩。

得到二人的回答,陳松繼續開口。

「那這樣可不可以。」

「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不希望發生戰爭,如今天命浮現,我等應當砥礪前行,為生民考慮,故而,由弗洛王朝支付三萬萬兩白銀,給予匈奴國。」

「而我大金王朝,遣派十萬僧人,前往匈奴國與大夏王朝,建設寺廟,超度怨魂,這樣一來,可以增加匈奴國與大夏的國運。」

「也算是為當年的過錯給予補償,而大夏王朝放下成見,修改史書,諸位覺得如何?」

「當然,僧人的所有費用由我大金王朝支付,不需要大夏王朝和匈奴國支付任何。」

陳松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扶羅王朝給銀子。

大金王朝派僧人建立寺廟,超度亡魂,從而增加國之氣運。

這話一說,眾人的確有些驚訝。

這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居然舍得自己掏腰包,就為了不宣戰?

這有些耐人尋味啊。

不過提到了天命二字。

眾人的注意力不由集中在這上面,畢竟天命二字,吸引力的確很大。

兩大王朝寧可自討腰包,肯定是有所圖謀,這天命值得去研究啊。

否則的話,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是巴不得大夏王朝與匈奴國宣戰,甚至打的兩敗俱傷最好。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只需要修改一下史書就可以得到十二城,這比他們之前預想的還要好。

至於僧人過來建立寺廟,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超度亡魂,對大夏王朝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國運。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行。」

「三萬萬兩白銀不夠。」

「五萬萬兩白銀,外加上五十座鐵礦。」

「這是我匈奴國最後的底線。」

哈律木出聲,認為三萬萬兩白銀少了。

「三萬萬兩白銀已經不少了。」

「再者,匈奴國國運已經開始衰敗,如若請來僧人超度怨魂,也算是可以彌補一二。」

「倘若匈奴國當真不願,那大金王朝退出調和。」

陳松有些沒好氣了。

在旁人看來,匈奴國的確貪得無厭了。

「扶羅王朝也退出調和。」

扶羅王朝也跟著開口,似乎有意在給對方施壓。

果然,話說到這里了,哈律木有些不敢叫囂。

他微微沉默,思索一番。

最終嘆了口氣道。

「五萬萬兩白銀,鐵礦可以不要,這是最後的要求了。」

哈律木出聲,鐵礦山不要,但五萬萬兩白銀必須得拿回來。

此言一出。

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的使臣,皆然皺眉。

可兩人你看了一眼我,我看了你一眼你。

最終半刻鍾後,紛紛點頭。

「五萬萬兩白銀可以。」

「就這樣定了。」

「李相,楊大人,你們覺得如何?」

陳松點了點頭,直接答應了下來,同時將目光看向李善與楊開。

「如若只是這個要求,大夏可以答應。」

「楊大人,你覺得如何?」

李善不假思索,直接答應下來了。

因為這個條件,的確比預想好太多了。

邊境十二城歸還,大夏國運增強。

不需要補償任何銀兩出去,相當於白白拿回十二城,還有僧人過來超度亡魂,大夏王朝也能獲得國運。

怎么看大夏王朝都沒虧,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此事。」

「老夫覺得可行。」

「但,畢竟涉及到議和結果,老夫還是要去問問陛下。」

楊開其實也很同意這個觀點,但這事還是要問問永盛大帝,當然問不問皇帝不是主要的。

而是顧錦年沒有在現場。

必須要由顧錦年做決定。

然而,楊開此言一出,扶羅王朝使臣之聲不由響起了。

「扶羅與大金王朝,為何調和戰爭,幾乎是付出極大的代價。」

「卻沒想到,大夏王朝還是不給面子。」

「楊大人,銀子不要你們出,礦山也不需要你們給,大夏龍炮也不需要拿出來了,現在只需要修改個史書,這也不行?」

「修改史書,也是為了促進兩國之間的友好,並非有其他圖謀。」

「難不成這史書修改,能損失大夏王朝的國運?」

扶羅使臣有些沒好氣。

的確,他說的沒錯,修改史書不是一件大事,也不是一件小事,可如果修改一下史書,便可以收復邊境十二城,這的確是一件喜事。

聽到這話,楊開不由立刻出聲。

「老夫並非是此意。」

「只是覺得有必要與陛下匯報一二。」

楊開出聲道。

「算了。」

「此事本相做主。」

「議和條件可以答應。」

但下一刻,李善開口,他不啰嗦,直接答應這個議和條件。

這議和條件對大夏來說,一定是一件好事。

「好。」

「那就按照這個走。」

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的使臣瞬間露出喜色。

不過就在此時,哈律木繼續開口。

「還有一個條件。」

「加設防線。」

「既十二城歸還,十二城外,要加設一道防線,否則的話,匈奴國將人人自危。」

哈律木出聲,這是他額外加的條件。

「若在大夏管控范圍內,這個條件可以答應。」

不等楊開出聲,李善直接答應下來了。

加設防線,也說的過去。

前提是要在大夏王朝的監督下。

「可以。」

哈律木點了點頭,答應下來了。

如此,眾人幾乎不給楊開任何一點說話的機會。

直接起草一份議和契文。

李善很直接,要代替大夏王朝簽下這份議和契文。

「李相,此事必須要稟報陛下,不可就此簽下啊。」

楊開出聲,他極力勸阻著李善。

雖然他覺得條件很不錯,可他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需要問問陛下。

「此事由本相承擔。」

「如若現在不簽,待事態惡化,對大夏來說並非是一件好事。」

「楊大人,你就真想看到大夏宣戰嗎?」

李善望著楊開,聲音平靜,但目光卻凌厲無比。

一時之間,楊開沉默。

而最終,在李善的操作之下。

議和契文。

也簽訂完畢。

一時之間,整個府城內瞬間熱鬧起來。

如此。

轉眼之間。

到了翌日。

西北邊境。

古城當中,軍營扎堆,這是邊境古城,名為潼關城,專門給將士居住的地方。

而此時。

百里外。

一支長長的隊伍,朝著潼關城駛去。

這是顧錦年的隊伍。

可就在此時,一道人影快速朝著隊伍疾馳而去。

待人影出現在隊伍面前時。

雄厚的聲音,立刻響起。

「世子殿下。」

「奉楊大人之令,前來通知殿下。」

「李相爺已經與三大王朝簽署議和契文。」

「還請世子殿下速速前往邊境古城。」

聲音響起。

玉輦當中。

顧錦年微微皺眉,而顧老爺子卻不由露出一抹冷笑之色。

----

----

----

實在抱歉。

先說一下,趕早上六點的火車,一晚上沒睡,坐火車,一邊坐一邊碼字一邊吐。

總算下午趕到了,然後各種核酸,各種檢查,各種信息登錄,回到住處,難受了一下午,不敢睡。

現在好不容易寫完了,實在抱歉,希望大家能原諒,七月去睡了,明天起床盡可能早點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