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6 章(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豪門重生手記最新章節!

第296章

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江湖,這大人也有大人的故事。蕙娘離京四個多月,如今康復回來,隨指一事宴客,多少也有平復眾人猜測的意思:連權神醫都治不好的病,要單獨住到沖粹園去……這要說起來,里面可有故事了。

孫夫人、桂少奶奶算是僅有知道內情的兩戶人家,別的女眷們則多半都在猜測蕙娘和權仲白的關系是不是出現問題了。尤其她人雖然清減,但看上去不似大病初愈,因此蕙娘也知道圈子里必定有她的傳言,她索性隨意指了秋景,將大家團圓一請,免得還要多費口舌。權仲白也是因此,特地沒有出門做事,還打發好幾個人進來問蕙娘的好,算是把功夫做到位,起碼能讓謠言相應地平息下來那么一點兒。因此這頓飯,眾女眷吃得是各有心思,只有阜陽侯夫人比較高興,笑眯眯地拉著蕙娘,直誇她新衣裳做得好。

眾人吃過飯,三三倆倆,有的年紀大些的,便和權夫人、太夫人說話,有的在靜室午休,有的在鴛鴦廳前頭看戲:因是純女眷聚會,她們可以在前廳隔水真正看到戲台上的擺設,而不是於後廳聽聲兒。蕙娘和眾人都應酬過了,也有幾分倦意,只是強撐著同賓客們說笑。因這一陣子她不在京里,宮中有事也沒參與,便有人對她誇德妃,道,「現在後宮好多事,都由德妃娘娘來辦,難得娘娘宅心仁厚,什么事都是處處周全。眾妃嬪提起來,口中都是只有誇的。」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蕙娘無需多了解,也知道應該是二皇子、三皇子針鋒相對,後宮也擺開了架勢。皇上為了平衡,索性捧娘家還算是提得起來的德妃管事——至於白麗妃,雖說家里也是官宦,但最高不過五品,哪能和賢妃、寧妃抗衡?

她抬了抬眉毛,笑道,「德妃的性子,最是穩重平和。這一點也讓我們放心,只是她畢竟嬌養出身,宮中事務繁雜,也不知能否處理得讓眾人都滿意呢。」

挑起話頭的乃是方埔太太,不過她對宮中事務了解得肯定不如勛戚們多,因此被蕙娘這么一問,倒是答不上來了。還是孫夫人笑道,「現在宮里也沒有什么事,左右都是些一碗水端平的事情,德妃處事公道,眾人也沒什么好挑毛病的。二少夫人盡管放心好了。」

自從蕙娘回來,兩人還是頭回相見,蕙娘雖然之前已經給她寫了信,解釋了小寒去世的緣故,但當著孫夫人的面,畢竟也有點心虛。得了她的話口,方要說話時,阜陽侯夫人拉了拉她的袖子,她便住口不言,過了一會,隨指一事,和阜陽侯夫人回避了出去說話。

「這一陣子,算是徹底出了太後的孝期,宮里的活動也多,仲白外婆和我也時常進宮的。」阜陽侯夫人站得遠遠地,隔著庭院看了孫夫人一眼,低聲道。「也算是得到了一點消息吧……現在兩宮之間,都有點水火不容的意思了。賢妃處處護著二皇子,讓他大出風頭,硬生生是把三皇子的聰明才智給比下去了不說。三皇子現在也是三災八難的不太平。一時又是出風疹,一時又是跌進水池里,寧妃見天地往陛下那兒抹眼淚。皇帝也是煩得不行了,索性抬舉德妃來管宮務,德妃也是戰戰兢兢,什么好東西,先給了兩宮,再給麗妃,最後才是自己。饒是如此,兩宮間明爭暗斗的,還是想拉她站隊。你今日請客,請了桂家也罷了,畢竟你們兩家都是宜春號的股東,怎么連孫家、許家都請了?這是許家世子夫人沒來呢,若是來了,瑞雲該有多尷尬?現在楊家那兩個姑奶奶見了面,都不知該怎么說話了,都說許少夫人去廣州,就是想要回避這個事。」

蕙娘之前也聽權世贇說過幾次,後宮中的爭斗,現在鬧得是有些難看了。不過,鸞台會對此也是樂見其成,因此只是靜觀其變,並未過多地打聽和介入。她做出驚訝表情,低聲道,「已到這個程度了?」

阜陽侯夫人點頭嘆道,「雖說還比不上昭明年間,卻也隱隱有這樣的影子在了。這兩個孩子,現在誰也沒有出閣讀書,開衙建府,不然,斗爭得只怕還要更厲害。就是現在,朝中不也已經開始隱隱地站隊了?就是我們家老爺,投閑置散了多少年的,還有人來游說著讓給二皇子說好話呢。我們直接回了話,就說德妃也是我們的親戚,將來一個藩王穩穩的,亦都不愁日後沒有靠山,來人聽說,方才罷了。」

她又左右一望,壓低了聲音道,「這幾個月,兩宮都有往外抬死人的。這都不說了,連護城河里的死人都多起來,好些都是臉被劃傷了許多道,根本無法辨認身份的。」

這樣看來,各宮也在往外清除一些可疑的人手了,甚至包括兩黨的中堅人物,也都在梳理自己的勢力。蕙娘點頭嘆道,「我明白阿姨的意思,我們家有德妃在,只需謹守中立,將來自能平安。這些事,我們不會去插手的。」

「不插手,怎么仲白還定期給二皇子扶脈?」阜陽侯夫人嗔怪地望了蕙娘一眼,「就因為這事,瑞雲見到我時,面上都有些愁苦。雖說這出嫁的女兒,和娘家在朝廷里有紛爭,也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也知道首輔太太那個脾氣,現在她姑爺外放,把她留下,她這日子不就過得更苦了?」

沒想到,三皇子黨現在已經敏感到這個地步了……

蕙娘嘆了口氣,還沒說話呢,阜陽侯夫人已經接著說,「現在坊間也是有傳言的——只是還沒有多少人當真,都說定國公在日本海一帶耀武揚威,扣了多少商船,其實說什么威逼……威逼日本朝廷——叫什么來著?幕府?那都是假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扣壓走朝鮮日本線的商船,給盛源號制造壓力,兵不血刃地迫使他們退出朝鮮市場。這個傳言,我聽了還沒覺得什么,可侯爺聽了卻是覺得大不對勁,這給盛源號施壓,不是為了宜春號嗎?可那些商人,都簇擁在三皇子身邊呢,怎么二皇子的靠山反而還為商戶做事了……」

在朝廷里打滾的那都是人精,也許有些事上無知得像是孩子,但這種互相構陷、互潑臟水的事兒,個頂個兒,沒有不是行家的。蕙娘眨眼間就明白了這是誰的手筆——盛源號受的影響最大,他們自然最能體會到定國公拳腳帶來的風聲。接下來該做的事,盛源號若還要人提醒,也就不可能發展得這么龐大了。

「您說得對,」她感激地道,「這事兒……也是我們沒做好,不過,定國公在日本海做的事,宜春號頂多只能說是沾了點好處……」

「那仲白又怎么忽然對二皇子殷勤起來了?」阜陽侯夫人責怪地看了她一眼,「我也沒有怪你的意思,仲白和我說得挺清楚了,這還是為了國公府的生意么……只是你也要小心,別使了勁,府里人還不領情。這謠言現在是還沒傳開,一旦傳開了,倒顯得權家傾向於二皇子……若是長輩們責怪你給德妃添了麻煩,你到何處去訴苦去?」

蕙娘心中雖有數,卻不能不做出恍然大悟神色,「多謝阿姨好意提醒,您這么多年來總是這樣為我們操心,我和仲白竟都不知該如何報答了。」

「大姐去得早。」阜陽侯夫人也有幾分動情,她嘆了口氣,「你們舅舅又是個只曉得吃喝玩樂的庸才。我這個做阿姨的不多看顧看顧,難道還真讓後媽來為你們掏心挖肺?」

她拍了拍蕙娘的手,意味深長地道,「都知道沖粹園好,不過,仲白在城里的時候,你也不要怕麻煩,還是多回府里住,等他回沖粹園去了,你再跟回去也是一樣的……」

蕙娘差點就想和阜陽侯夫人解釋明白,也好讓這個一直發自內心關心權仲白乃至自己的長輩放心,不過亦知道這么做極為不智,因此只得笑著受了她的教誨,阜陽侯夫人又道,「還有,我一直惦記著和你說呢。歪哥今年也七歲了吧?是該到給他留意媳婦兒的時候了,這種事可不能臨時抱佛腳,你得從一開始就多瞧幾戶人家,等到孩子們都十二三歲了,你瞧上的那些姑娘家,總有還沒說親的。這時方才可以從容挑選,不然,好苗子都被人挑走了,歪哥該娶誰去呢?」

阜陽侯夫人自己幾個孫輩女兒年紀都比歪哥大,蕙娘也沒誤會,只笑道,「還盼著您多留意,有好的也告訴我,我可尋機相看一番。」

阜陽侯夫人便喜孜孜地道,「我可不是為你們相看著呢?我知道你們家的規矩,除了家世以外,人品也是最要緊的。前陣子我到衛家做客,就覺得他們家大姑娘頂好。只是現在說這話還早——衛家畢竟是賢妃的近親……」

蕙娘道,「您說的是衛麒山衛副統領吧?那位的長女,倒是已經和孫家世子定親了。只是兩家都未曾張揚,您怕是還沒聽說。」

阜陽侯夫人便跌足道,「可惜了的,不然,我看著和歪哥倒是頂相配。」

兩人又說了些話,蕙娘便和她一道回去,正好瞧見許大少夫人含笑凝視自己,便也微笑以對,許大少夫人因笑著和她搭訕道,「說到貴府這個園子,真是不錯,我們家三柔小姑娘,本來文文靜靜的不愛出門,知道是來府上,便願意過來了,都是喜歡園子里的景色。」

蕙娘因才發覺幾個孩子都不見人影,料得是去一邊玩耍了,她笑著說,「三柔什么時候願來了,您就只管帶她過來。我們家兩個小淘氣都服氣她,覺得這個小姐姐厲害得很,見多識廣不說,還會說夷人話呢。」

一邊說著,一邊心頭就是一動:權仲白時常帶兒子到許家玩耍,只怕也有讓他接觸許三柔之外的用意……

許大少夫人笑意更盛,「這孩子內秀,懂得雖然多,可卻不願張揚。多少姐妹來了,讓她教說夷人話,她都只敷衍了事,倒是教你們家寶印上了心。可見得小公子是多有天分了。」

這話說得有幾分過露,蕙娘倒不好回答——這還好不是楊七娘在場,不然,話趕話兩家人就能把親事給定下了。她微微一笑,含糊地道,「寶印這小子,見了什么都想學,也虧得三柔有興致教他。」

孫夫人亦接口問許大少夫人,「七妹預備何時把三柔接到廣州去?她兩個哥哥這回也跟著下去嗎?」

許大少夫人笑道,「三柔冬天就能過去了,倒是她兩個哥哥還沒聽提。」

倒是一直不大說話的權瑞雲道,「應該是要在這里定了親再去廣州呢,最近母親也在幫著相看人家。」

平國公的嫡孫要定親了,此事在社交圈內也算是塊不大不小的石頭:蕙娘不在乎錢,別人可未必,別的不說,只說這些年來楊七娘倒騰的那些機器,便使得多少人眼熱了——單看這件事搗鼓出的動靜,就可知道,造機器能有多掙錢了。這都還是沒考慮到許世子現在的官位,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許多家中有適齡女兒的女眷,頓時都有點坐不住了,連阜陽侯夫人都若有所思地嘟起了嘴,許大少夫人一躍而成眾人注意力的核心,蕙娘見孫夫人望著自己,便對她使了個眼色,兩人也走到窗邊低聲說私話。蕙娘把小寒的事向孫夫人交代了一邊,歉然道,「這件事,我也是難辭其咎……」

孫夫人嘆了口氣,搖頭道,「出海就是這樣,別說她,連國公的頭都別在褲腰帶上呢。那天風雨要是再大一點,說不定你也不能坐在跟前和我說話了。這都是命,你千萬無需自責。」

她又猶豫了一下,方才低聲道,「我也不怕在你跟前丟丑了,說實話,國公帶上船的人里,也就是小寒算是我的腹心。她這一去,我倒成了個瞎子……我就想問問,這一次在船上,他沒有亂來吧。就算抬舉侍女、收用通房,起碼也沒有胡亂招惹蠻夷女子吧?」

蕙娘忙寬慰她道,「這個還是沒有的,那時候事也多,國公一天都忙不過來呢。再說,我就跟著到了日本,日本女子,悅目的不多,再往東去就是茫茫大海,想必也不會有這個機會了。」

孫夫人吐了一口氣,放松下來道,「這就好……」

她瞅了蕙娘一眼,唇邊掛上了一個苦笑,低聲道,「你不知道,上回他去泰西,還帶回來幾個金發碧眼、高鼻深目的女人。粗看是好了,反正也是良家女子,跟著他的時候身子也都干凈,我就沒當回事,讓他收用了。可這才幾年的功夫,這幾個女人鬧得不得了,又是嫌深宅大院的住的不舒服,要出門逛街!——又是不愛洗澡,又是要做禮拜,就這樣還沒擱下爭風吃醋,還好沒留有子嗣,惹得我惱起來,全都轉送給別人了。」

蕙娘也沒想到定國公府還有這樣的故事,再往回推算一下定國公收用姬妾的時間,也明白了孫夫人的擔心:雖說是不知情,但那時候,孫家太夫人還去世沒多久呢,對景兒這就是政敵的把柄……

她笑著附和了孫夫人幾句,孫夫人又道,「男女有別,我不好當面謝神醫,就連賢妃,現在也很難見到神醫的面。這幾個月的照顧,真是令我們感激不盡。」

蕙娘謙遜了幾句,「其實也沒有什么,我聽仲白說,二皇子這一向身子也還是可以的。」

「那是因為有神醫的看顧,有些人手段使不出來。」孫夫人幽幽地說,「因此便施了苦肉計給我們潑臟水……你可別聽信了外頭的說法,賢妃一個人在宮里,能做出什么事?三皇子好說是我親外甥,他們能對不起二皇子,我們卻是不會對不起三皇子的。」

看來,因為這幾個月宮中的紛爭,孫夫人是真的對寧妃方面產生了意見……

蕙娘隨便想想,也覺得孫夫人擔憂得有道理。妃嬪在宮里,能辦到的事都不會太多,依仗的只有宮外的娘家,作為現在賢妃事實上的娘家,三皇子在宮里出了什么事,誰都會想到孫家頭上,到時候孫家的名聲可就不好聽了。親戚之間因為政見不同而反目是有的,可不留情面到對孩子下手,那也太過分了一點。

不過,這種事她亦不能隨便表態,因此只是笑著含糊帶過,「清者自清,您也不必擔心,是非什么時候沒有呢?」

孫夫人嘆了口氣——她卻不像是定國公,辦起事來干凈利索,既然說了是一盤交易,那么便絲毫也不過問東北海域的事,亦都根本沒有拉攏權家團結到二皇子身邊的意思,雙方又說了幾句話,蕙娘想起阜陽侯夫人的話語,因便試著托她,「現在外頭也有傳言,都覺得我們偏幫二皇子一些,我們雖不在意,但瑞雲因為這件事,在首輔府過得有些不遂心。我想著,還是讓她隨姑爺去任上為好……」

孫夫人一揚眉,倒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我回頭就和娘說去。」

此時戲已唱了幾折,眾人都聚在一處吃茶,孩子們也都玩累了回來用點心。連乖哥都被養娘抱來趁熱鬧,場面一時十分紅火,阜陽侯夫人抱著乖哥愛不釋手,歪哥被許大少夫人籠在身邊說話——正經她帶來的許三柔卻又和桂大妞湊在一處,兩個小姑娘一邊說一邊笑,十分親密。許大少夫人見蕙娘進來,便笑向她道,「小公子果然聰明,才這半天功夫,又學會了幾句夷話呢。」

歪哥也有點人來瘋,聽她這樣說,便賣弄了起來,嘰里咕嚕地說了好些話。眾人都不明其意,倒是許三柔被他逗笑了,握著嘴也回了一句,兩人倒用夷話聊起來了。眾人望著這一對孩子的眼神都有些含義:雖說孩子們都還小,但這樣投契的可也不多見。許大少夫人更是笑意盎然,倒讓蕙娘有點發窘,只好隨意說點什么,岔過了話題。

桂大妞表現得就低調多了,她和桂少奶奶都沒太多人搭理:說起來,桂含沁要獲得提拔的消息,到現在都還沒傳開,在眾位夫人眼里,她自然是有些發黑了。桂大妞也就偎在母親身邊,和她低聲說著私話。蕙娘偶然看去一眼,正瞧見桂少奶奶輕輕地一笑,笑容里滿是不屑之意,桂大妞也聳了聳肩,和母親說了些什么,便上前把許三柔給牽走了。

蕙娘不禁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她和桂少奶奶搭訕,因道,「等秋意再濃一些,我預備回沖粹園住一段日子,賞紅葉去。到時候,你若在別庄,也可以經常過來。」

桂少奶奶眼神一閃,若無其事地道,「到時候必去。」

兩人相視一笑,蕙娘低聲道,「你剛才笑什么呢?」

桂少奶奶嘴角一彎,又略帶天真地笑了,「我笑許家人白費心機了,七妹為人我是清楚的,她若知道自己把三柔留在京里竟出了這樣的事,少不得勃然大怒。前頭留下的那兩個也罷了,三柔、十郎的親事,哪里是許家人能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