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回家,老李家大兒媳(2 / 2)

不孝這可是一頂大帽子,李錢氏就這么上嘴唇碰碰下嘴唇不帶絲毫的猶豫便說了出來,也不怕閃了舌頭。更何況但凡只要不是瞎子且那智商正常之人,都能瞧出那李錢氏與其說是想著孝敬李四平老兩口,不如說是自己個兒嘴饞想占便宜了。

李君苒直接被氣樂了。

「就不勞大伯娘了。等七丫頭回到李家屯,定會親自將這塊小酥餅送到老李家,讓爺爺跟小奶嘗嘗這程府的點心!」

李君苒實在懶得再跟李錢氏這樣的人多費口舌,說完話後便提著小竹籃打算轉身離去了。怎奈,她還沒走幾步,便被李錢氏給一把抓住了小胳膊。

李錢氏大聲地嚷嚷起來:「你別走!大家快來看吶,有逃奴啦。」

「……」逃奴你妹啊逃。李君苒真的很想一板磚拍開李錢氏那腦瓜子,瞧瞧里面的構造,是不是跟正常人不太一樣。

今兒九月初一,原本就是趕集的日子,人來人往地熱鬧非凡。李錢氏這么一嚷嚷,果真將附近來來往往的人那注意力給吸引了過來。逃奴,若是抓捕到了那可是重罪。李君苒記得華夏古代講究什么「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其實在這天啟朝依然如此。普通的平民百姓有戶籍,倘若想要遠行,就得上衙門那里辦路引。若是沒有路引,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路上沒遇到盤查也就罷了,若是遇到了……嘿嘿嘿……

像小七柳這樣賣給程府十年為奴為婢的,簽的是活契。年滿十年後是可以脫奴籍,到官衙里變更為有自由的平民百姓,那時就有戶籍也能拿到路引了。但這十年期間,除非程府恩典願意主動放了小七柳,要不然就是沒有戶籍的奴婢,自然也就拿不到路引。

按理,別說李君苒包裹款款地遠走他鄉了,就連私下里偷偷地離開程府回李家也是不允許的,得有主人的恩典許可才行。所以李錢氏所謂的逃奴,說白了就是不想讓李君苒就這么離開而已。

「這不是七丫頭嘛。」正當李君苒想著如何擺脫李錢氏時,有個胖胖的身影擠進了看熱鬧的人堆里。李君苒眨了眨眼,過了好一會兒才認出來者是誰。

「米花嬸子。」認出來者是誰後,李君苒第一時間迎了上去。米花嬸子是李家五爺爺李平溪的兒媳婦,男人是五爺爺的大兒子李正吉,就住在距離李家不遠的地方。米花嬸子雖說年紀比李徐氏略小些,卻成親早,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米花,比小七柳大三歲,今年已經十一歲;二女兒翠花,也比小七柳大幾個月,今年剛滿八歲;小兒子李君槿現在不過四歲半,正是最可愛調皮的年紀。

小七柳一家被趕出老李家後,米花嬸私下里幫了不少忙,甚至還偷偷拿來了一塊碎銀子外帶幾斤玉米面。一來長貧難顧,再者老李家上至小馮氏下至倆妯娌三姑娘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李家五爺爺雖說跟小七柳的親爺爺是一個爹,可畢竟已經分了家,有些事隔壁房的也不太好管。

「七丫頭,你怎么會在這里?」米花嬸子也沒想到竟然會在南城門這邊碰到李君苒。

「今天大小姐給了恩典,許我回家探望爹娘還有哥哥。」

米花嬸子點了點頭,雙掌相合在一起,朝著東南方連拜了好幾下,臉上滿是笑容:「這也是程府大小姐心善,你娘每次探望你回來後,雖然嘴上總說你在程府吃得好住得好,人也長高了變胖了,可我瞧著你娘那樣子就知道她在回來的路上,一定難受得偷偷哭過。這給人當奴婢,伺候主子的活兒哪兒那么容易?當年你那小奶奶給你爹找的鐵匠學徒的活,當師傅的還不是非打即罵。更何況是這樣賣身給程府……」

李君苒見米花嬸越說越起勁,趕忙打斷了她繼續說下去。人多口雜,若是傳到了程府,尤其傳到三姨娘的耳朵里,她還要不要活了?搬弄是非散播謠言什么的對於她這樣的下人而言,罪責還是很重了。

「米花嬸,程府待我真的很好。你瞧瞧我,是不是比一年前長高了?」

李君苒背著看附近看戲的諸位路人,朝著米花嬸子眨了眨眼,原本還想責怪李君苒為何打斷她繼續說下去的米花嬸子回過了神,立馬伸手捏了捏李君苒沒剩下幾兩肉的臉頰,扯出個勉強的笑臉:「確實長高了。瞧嬸子,盡說這些干嘛。七丫頭,走,今兒你吉大叔趕了騾車來了,你跟嬸子一道回李家屯。」

「這不太好吧,嬸子東西還沒賣呢。」李君苒方才便留意到,米花嬸子手臂間挎著的竹籃里裝著的應該是纓絡跟荷包,李家屯好些婦人農閑時會打些纓絡綉點兒荷包什么的,補貼一下家用。小七柳的娘親李徐氏擅長綉花,雖說比不上蘇州那些一流的綉娘,在越鎮這一片也算數一數二的。只不過刺綉什么的,最傷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