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2 / 2)

「我又沒有不相信你。」

可是你的表情……李君楊縮了縮脖子。其實很想告訴李君苒,其實她的表情很明顯地說明了一切,就差在腦門上刻上「不相信」三個大字。偏偏這些話,李君楊不敢說出口。而李君苒哪有不明白的道理,既然李君楊沒有直接說出來,她樂得裝傻只當做不知道。

「你會做?」李君苒終於良心善良了一回,轉移了話題。

李君楊搖了搖頭,雖然試題里所有的字除了極個別的幾個,其余他都認得。可組合在一起,他也不能確定是不是他想的那個答案。可不管怎么說,他還是願意嘗試一下。

「我不知道,總歸要試一下。興許就……」

「想試,那就試唄。」

「柳兒你……不幫我?」

「求人不如求己!」

「……」李君楊沉默了,對於這個明顯掉了包的同胞妹妹,李君楊的心情是復雜的。原本一直怯弱地躲在自己身後的小妹妹,轉眼間擋在了自己前面不說,而且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李君苒舉手投足間所顯露出來的自信與氣勢,既讓李君楊多了幾分依賴,又本能地因為敬佩而隱隱覺著不安。

李君苒的話對於李君楊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可轉眼間,讓李君楊一下子回過了神,想明白了某些事。正如李君苒所說的那般,求人不如求己。不管怎么說他現在都是李家屯李家二房長子嫡孫,將來振興李家二房一脈的擔子可落在了他李君楊的肩膀上。難不成將來所有事都讓他的妹妹幫著他解決不成?

李君楊閉上眼,深吸了口氣,隨後長呼了口氣。再次睜開雙眼,依舊稚嫩的臉上已經不見了頹廢與沮喪的神色。李君苒默默地一旁觀察著,對於李君楊能夠振作,本在意料之中,只是時間上遠比他想象中還要快。顯然,小七柳的這位同胞哥哥那心智比她想象中還要堅韌,也難怪程府大小姐如此看重了。

李君楊坐在石階上,隨手拿起路邊的小石子,在地上刻畫了起來。一邊畫一邊喃喃自語著:「一只小雞兩條腿,一只兔子四條腿……小雞加兔子一共七十只,一百九十條腿……」

李君楊皺著眉頭糾結了很久,才不確定地抬頭問李君苒:「柳兒,那個小雞是不是有四十五只,兔子有……」

「題目不是問鴨子有幾只么?」李君苒打了個大大的哈欠,起得太早這會兒人一放松,瞌睡蟲什么的就開始作怪了。

「鴨子?」李君楊低頭再次看看了手上的試題,還別說試題上真的在問鴨子有幾只。看來應該是抄錄題目時炒寫錯了。

「那現在……」

李君楊本想問李君苒是不是將錯就錯,可見李君苒沒打算出手相幫的意思,便果斷選擇了靠自己。糾結了好一會兒,李君楊還是決定將兩種答案都寫上去。既按著題目算出了小雞跟兔子具體有幾只,還回答了鴨子一只沒有。

李君楊,包括在場所有瞧見這試題的人,都覺著這是在謄寫過程中抄寫錯誤,這才使得最後一個本該提問小雞有多少的題目最後變成了鴨子有幾只。事實上,這題目還真就是某個為老不尊的老頑童一時筆誤,只不過當他察覺到此處錯誤時。好面子的他選擇了就這么將錯就錯了。

像李君楊這樣的平民老百姓因為消息不怎么靈通。自然暫且不清楚此次白鹿書院招收所謂旁聽生的真正內幕。可這事壓根就瞞不住那些個官宦世家,更何況某個老頑童也壓根就沒想過要隱瞞。

所以這一題雞鴨有多少只的問題,坑了不少人。像李君楊這樣全部回答的不是沒有。只不過很少。李君楊算一個,程語瑤算一個。程語瑤跟李君楊回答得差不多,不僅解出小雞跟兔子有幾只,還注明了鴨子有多少。剩下的人答案五花八門。其中就以那個讓程語嫣看到便覺著很不順眼的李宗寶,那答案最奇葩。

李宗寶很是「好玩」。一本正經地將題目中自認為錯誤之處給標注了出來,並加以修正不說,還洋洋灑灑地寫了好大一篇最起碼也有上萬字的「錦綉」文章。文中字里行間處處顯示著,如此雞鴨不分。危害是十分大滴,會不利於國家繁榮昌盛,會影響廣大老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對犯此錯誤之人。必須嚴懲,光靠深刻自省已不足以彌補其造成的危害……

於是。當李宗寶這篇錦綉文章出現在白鹿書院諸位知道內幕的夫子們面前時,上至德高望重的書院長,下至具體傳業授課的夫子,一個個臉上的表情都十分精彩。這是哪兒來的書呆子咯,這事該讓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家伙知道好咧?!還是……知道好咧!

程語嫣並不知道在她看來再是簡單不過的入學試里,還有這么一件小插曲。當然,即便知道了這事,按著程語嫣那「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的性子,也是非常贊成有這么個小插曲的。畢竟因為這么一丁點兒的小插曲,讓李宗寶提前出現在了天啟朝幾位大家面前,而且還留下了一個不怎么好的初始印象。

初始印象這東西,有時候說起來真的很是微妙,瞧著可能無傷大雅,可在關鍵時刻,往往能左右一個關鍵性決策的判斷。而李宗寶,就是因為這么個不怎么好的初始印象,使他在未來求學,甚至科舉升官之路上,繞了好大一個圈子,晉升的速度遠沒有程語嫣重生前那么高。當然,這事還得再過好幾年後,才會發生。這會兒的李宗寶,還在揪著「雞跟鴨是不同滴」這個小問題不放。

其實,一根筋的李宗寶也蠻無辜的。就他那腦回路哪里會想到這一次真的只是某個老頑童一時筆誤,之後礙於面子又順帶著將錯就錯了一回。在李宗寶看來這可是入學試題里隱藏的破題暗示,被當成提前參加府試院試了。因為他真的很想拜那位德高望重的大家為師。

可惜,可惜……

李君苒陪著李君楊將那張入學試上的題目答完,隨後去了試題收集點將答案用蠟密封。李君楊親自將手里那份寄托著自己以及家人無限希望的信簽投進木桶里。

「柳兒,這,能行嗎?」李君楊心底一點兒都沒信心。

「為什么不行?」李君苒也不曉得是不是錯覺,在她看來這次臨時招收什么旁聽生所出的題目並不難,而且冷眼瞧著這考試的試題並不像四書五經這類科舉必考科目里的內容,似乎……更偏向於需要推算的算數類。

李君苒在程府幾個月里,閑暇時除了窩在自家庄園里努力種地勤勞致富外,還通過白芷看了不少閑書,順便又偷偷打聽到了不少事兒。所以對於白鹿書院,雖說從未進去書院里面,有些事並非兩眼一黑什么都不清楚。

白鹿書院西苑,是只允許男子進入的地方。西苑占地面積很大,根據學子們所授知識的程度不同,分從零開始學的啟蒙班,為考秀才准備的童生班以及為為每三年一次秋闈准備的闈試班。闈試班的學子必然有有功名在身,最低便是秀才。

可以說,書院是天啟朝各級官員後備培養基地,尤其是像白鹿書院這樣赫赫有名的四大書院。每三年的科舉二甲百名里,多數來自四大書院,像一甲前三名狀元榜樣以及探花,鮮少有旁落的。在天啟朝,甚至有「能進四大書院闈試班,半只腳已踏進官場」之說。當然,這里頭並不存在著什么徇私舞弊考題外泄問題,壓根就是天啟朝版的重點高中,而且還是全國排前四的那種。

在天啟朝,除了科舉出生的文官,以及武舉出生的武官外,還有一類官員,屬於吃技術米飯的,比如工部以及欽天監的那些個官員。所以白鹿書院還特別開設了技這一門學科。李君苒從不認為某些個衛大夫們很是詬病的技藝是什么奇技淫巧,孔夫子不也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說。而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不就是人類懂得使用工具嘛。工具的進步,往往意味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強盛。

所以這次所謂的招旁聽生,尤其看到那些個試題後,李君苒心里便多了一絲大膽地猜測,不會是想乘機招一些技方面有天賦的人才吧。要不然干嘛出那么多需要推演計算的題目?於是,李君苒也沒閑著,在試題背後,讓李君楊禮尚往來了一把,回贈了一題。

「柳兒,那個『一二三四五六七*』怎么可能是一百?」李君楊之前從未接觸過九九乘法表,所以腦子里一時也沒能轉過彎來。

李君苒有些無奈,為自己賣身給程府,沒那么多時間。若是這會兒她在李家,一定好好地「折騰」一下小七柳的親哥李君楊童鞋。不為旁的,就沖著方才那一張試題里,多數題目是李君楊自己解答出來的聰明勁。

李君苒不客氣地伸手捏了捏李君楊的臉頰,笑道:「這個你自己動腦筋想出來比較好。」

「哦。」

「若是想不出來,下次記得叫我『姐』哦。」

「……」李君楊臉上的表情怪怪的,實在想不通他這位新上任的親妹妹為何總惦記著這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