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大寶,就這么天天見(2 / 2)

「呂大寶?」李君楊從劉大叔那兒聽到「呂少爺」這三個字時,頓時有些無語。

李君楊進白鹿書院前,並沒有機會在李家屯上私塾,一來年紀尚小,二來那時候一家人還在李家四房討生活,而包子爹李正明那時候又愚孝得很。李小馮氏整日里哭訴一大家子十多口人每天吃喝拉撒都需要銀子,還要不僅要供老大跟老五考科舉,前頭幾個孫子也要上私塾,困難啊。

一番哭訴下來,李小馮氏基本就沒什么力氣,便將包子爹給攻陷了。於是李君楊這個李家四房最小的孫子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跟同胞妹妹小七柳一起幫著干活。李君楊之所以後來認得幾個字,主要還是靠李徐氏閑暇時教的那半本《三字經》,之後隔壁李家五房的李正意又偷偷地教了李君楊幾天,總算是斷斷續續地將《三字經》跟《百家姓》給認了個七七八八。

說起來,也虧著李君楊記憶力不錯,加上本身也刻苦勤奮,要不然還真認不得那么多字。當然這些字對於想要進白鹿書院東苑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李君楊進白鹿書院頭一個月因為基礎比較差,被徐大儒暫且安排去了西苑的啟蒙班。誰曾想,半個月時間,李君楊便從啟蒙班跳到了童生班。劉大叔所嘴里所提到的這位呂少爺,跟李君楊差不多是同一個時間段剛從啟蒙班升到童生班,只不過這位率少爺花了一年半時間。

這位呂少爺,是呂家九代單傳的寶貝疙瘩,所以取了個很是通俗的名字:大寶。要說呂家,原本只是普通鄉紳,家有良田上百畝,充其量也就是比尋常百姓人家富庶了一些。當然,自打呂大寶大八歲的嫡親姐姐嫁了人後,呂家也跟著雞犬升天了。

或許不該用「嫁」這個詞,因為呂大寶的親姐姐是被抬去做妾的,只不過納妾那位比較有地位,越鎮這一片兒最大的官兒——知府大人。也就是李君苒曾經拿出那瓶惹是非的紅花油,治好的那位徐家大小姐那親爹徐守田。呂大寶那親姐姐,就是徐府七姨娘。因為才抬進徐府一年,正是最受寵的時候。

仗著自家親姐姐在徐府春風得意,呂大寶便自發地將自己抬為了知府小舅子。別看呂大寶一腦袋的豆腐渣,有些事還是很清楚的,當然這背後也有呂大寶親爹隔三差五地面提耳命的功勞。呂大寶從來不去招惹那些個身份地位比他高的人,比如徐府兩位嫡出小姐,程府大小姐什么的,他都是不敢招惹的。即便是程語瑤這樣的庶女,呂大寶也鮮少主動惹是非。只有像李君楊這樣的平民老百姓,才是呂大寶眼中可以揉捏的軟柿子,說白了這小子就是欺軟怕硬色厲內荏的軟腳蝦。

這當中,自然是李君楊這個只在啟蒙班待了不到半個月的臭小子,最讓呂大寶看不順眼了。可惜,李君楊平日里太「狡猾」了,呂大寶根本就抓不到什么把柄。加上他又不敢明目張膽地叫上跟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再帶上隨從,將李君楊拖到沒人的角落里海扁一頓。為此,很是郁悶了好幾天。

今天正在頭大如何打壓李君楊的呂大寶,破天荒地在課堂上知道了李君楊一個天大的秘密。那臭小子竟然還有個賣身為奴的妹妹!

李君楊這臭小子果然不是什么好東西,他家父母也是個重男輕女的,有銀子給兒子上書院讀書,卻沒銀子給親生女兒(妹妹)贖奴籍,還整日里一副孝悌忠義謙和有禮的模樣,真真是瞧著礙眼。

呂大寶並不知道李君楊在白鹿書院讀書所需的束脩以及文房四寶這些銀子都讓徐大儒給免了,即便知道了,也不過是在呂大寶心里多了一宗罪。

剛剛得知大秘密的呂大寶費了大半個上午,才決定在食肆下手,目的就是要揭發李君楊偽善的真面目。可惜,他才進行了第一步計劃,便讓劉大叔這個蠢材給破壞了。

「沒錯,就是你爺爺我!」原本就躲在暗處的呂大寶見劉大叔如此不給力地將他給供了出來,也就沒再躲藏,直接從角落里跳了出來。

李君楊抬眼看向呂大寶,面帶痛惜之色。

「呂大寶,『需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怎可因為看我不順眼,而浪費糧食?」

「什么浪費不浪費的?就這些連豬都不吃的吃食,倒了便倒了。你奈我何?!」

「……」傅東易與佟逸飛彼此對視了一眼,毫不意外地從對方眼中讀出了一絲幸災樂禍。倆人到底因為年歲關系,不能完全掩蓋中自己情緒,只好將頭側向一旁,一個看窗外蔚藍色的天空,一個低頭看自己的鞋子。

恩,天空很藍,今兒果然是個好天氣。

恩,咱腳上的鞋好像臟了點,正好可以乘著天好,將鞋子洗了。

「呂大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