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送禮,由此引發事端(一)(2 / 2)

李君苒當然知道給李家四房的禮輕了一點,可那又如何?若有可能,她是半個字兒都不願意給李家四房送去。只不過這一次她能順利地離開程府,脫奴籍恢復自由之身,李家屯多多少少也出了點兒力的。所以,回到李家屯後,她理應有所表示才行。這才,整個李家屯,包括李家族親,以及那些並非姓李氏,卻住在李家屯的村民,每家送一斤五花肉,外帶一份小雅齋出品的糕點。

說起來也是小七柳曾經的親爺爺李平海喜歡所謂的大家族人多熱鬧,一直舍不得分家,除了包子爹李正明(民)被一腳踹出李家四房外,剩下的正國、正泰、正安三個兒子連帶著孫子孫女,都擠在那四合院里頭。

既然是一家人。不管人多也好,人少也罷,她都只有一份禮。至於最後怎么分,分的時候會不會打得頭破血流,就跟她李君苒沒多少關系了。

「你這丫頭,整日里盡胡說。」李徐氏雖然對自家夫君李正明那點子路人皆知的心思,有點兒生氣。當初事兒鬧大了。可算是見到自家夫君動怒了一回。可這時間一長。這頭腦又開始糊塗了。可生氣歸生氣,李徐氏卻見不到自家小閨女如此沒大沒小地對待自家夫君。

「阿奶,柳兒說錯了么?」李君苒見李徐氏用長輩的身份來壓她。便立馬跟坐在一旁,正在理菜的李崔氏求助。

「柳丫頭一點都沒說錯!」這些日子,李家四房暗地里又開始跳上跳下那點子小動作,李崔氏可是瞧得一清二楚。眼見了自家這個便宜兒子又開始糊塗,雖然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三十年的秉性不是說改就能改過來的。可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卻是另一回事。李正明現在這般搖擺不定,已經足以讓李崔氏心里很不好受了。所以,李崔氏想借著自家這個聰慧機敏的小孫女的口。適當地敲打敲打自家便宜兒子。

「明子,倘若你想回你七爺爺那里,甚至想回到你所謂的親爹。李家四房那里,老婆子絕對不攔著你。但柳丫頭。還有年哥兒,你得給老婆子留下!」

李正明一聽李崔氏如此說,臉色一下子蒼白了。

「娘,您不要兒子了嗎?」

「說句掏心窩子的實話,其實老婆子打從一開始瞧上的便是年哥兒跟柳丫頭。所謂強扭的瓜不甜,既然你一心惦記著李家四房……」

「娘,兒子知錯了。兒子以後再也不會犯糊塗了。」李正明跪在了李崔氏的跟前,連著磕了好幾個響頭。

「好吧,老婆子姑且再信你一回。倘若下次再如此糊塗,你自己只請離開二房吧!」李崔氏見李正明沒一會兒功夫便磕紅了額頭,到底還是心軟了。

偏偏李君苒對此,有點不以為然。怎么說了,到了今時今日如此境況,一個字「該」!

之前跟自家小哥李君楊隔三差五飛信時,李君楊曾提過自家包子爹被李家四房以李小馮氏為首,婆媳三人組為代表,祖孫三代齊上陣的李家四房親情總動員組合,圍剿了好幾回,經過四房上上下下孜孜不倦地偷挖二房牆角,自家包子爹已經出現了明顯反水跡象。

對此,李君苒表示甚是無語。要知道李君楊每個月才休息三天啊,三天!雖說是逢十可以沐休一天,前一天下午提早下課回李家屯。事實上也只是在家住一個晚上,第二天上午在家沐浴休息,下午便要匆匆返回白鹿書院了。

李君楊這個在李家屯待的時間並不長的人都注意到了,可見其他人早知道這事了。偏偏所有人都按兵不動,一個個在旁看好戲。李崔氏能忍到現在,真的蠻不容易的。

李徐氏意識到自家婆婆這是借此機會,乘機敲打自家夫君後,便低首垂目地站在一旁。可當李徐氏聽到李崔氏直言坦白道當初只想要自己的一雙兒女,而非自家夫君那一刻,是真的慌了。

人在有了比較後,更能理會到幸福的可貴。李徐氏有了李家四房那幾年苦難日子做陪襯,在二房給李崔氏當兒媳婦的日子,真的無比幸福。李崔氏並不是什么刻薄之人,剛住進二房沒多久,李徐氏便小產沒了孩子。之後養病的日子,李崔氏每天忙里忙外將家中所有的家務一力承擔了下來不說,更是隔三差五地給李徐氏宰雞燉雞湯。李徐氏並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有李崔氏這樣的婆婆,可以說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想到此,李徐氏也跪了下來。

「娘,您放心。兒媳以後一定會看著夫君,免得他再犯糊塗,惹娘不高興。」

「蕙娘,你……」李正明幽怨地抬眼看向李徐氏。偏偏李徐氏並未理會李正明的目光。

「……」這一刻,李君苒真的很想將此刻的心情跟人分享,可惜最好的分享對象李君楊這會兒沒在。該怎么說呢,自家包子爹就該這么下虎狼之葯,得讓他明白倘若以後再這么一意孤行下去,老婆也好,兒子女兒可都要揮手跟他說拜拜啦。

其實自家包子爹心里未嘗不知道,自己親爹跟後娘(也是姨母)眼里頭其實就只有銀子,二房的銀子而已。一旦沒辦法再壓榨出銀子,就會像兩年前摔斷腿那次一樣,拋棄得徹底。可惜,人就是這么健忘。

但願這次,包子爹真的能說到做到才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