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智斗(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2205 字 2022-12-28

但凡戶部銀庫寬裕些,賞賜些銀兩給那些蒙古王公,就能安撫住他們。不過是籠絡人心,讓他們老實罷了,至於蒙古牧民的生死,朝廷哪里會放在心上。

這些年朝廷打著「重用」蒙古人的旗號,但凡有戰事,都從蒙古大量征調兵馬,安排在戰事最前線,不過是變相的「減丁政策」。

聽說議的是蒙古少糧之事,四阿哥的眼前浮出一人。不是旁人,就是戶部侍郎曹顒。

曹顒丁憂那幾年,可沒干旁的,就留心侍候庄稼了。因這個緣故,四阿哥對土豆、苞谷這兩種富貴人家罕見的賤物頗為關注。

待知道土豆畝產能達到一千多斤,好地甚至兩千多斤的時候,四阿哥著實震驚了一把。

要知道,這個時候上等良田畝產也不過兩石、三石糧食,三百多斤。土豆不挑地,產量還是其他糧食的數倍。

前幾年開始,土豆與苞谷在河南府試種,而後三年河南府再也沒有要過朝廷賑濟。

要知道,這河南府,多山多丘,土地貧乏,百姓生活向來凄苦。十年里,倒是有七年,需要朝廷賑濟的。

這是這蒙古人若不愁口糧,人口孽生……四阿哥除了是臣子,還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孫,除了百姓民生,也不會忘了社稷江山。

因此,他沒有當著大學士、兩位尚書開口,而是想著單獨稟奏,聽聽皇父的意思,再說此事。

顯然,七阿哥出事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御前。

聽到魏珠回稟,說十六阿哥求見時,康熙還以為他是來說聖駕明曰啟程之事,便點頭叫宣。

太醫院最好的太醫,都在暢春園當值,十六阿哥還想著請旨再派太醫過去,怕關城門,出了城後,就策馬狂奔。

進了園子後,他也是一路疾行。

到御前時,他還喘著粗氣,臉色漲紅。雖說心焦,他也沒有忘了分寸,看了幾位大學士、尚書兩眼,跪下道:「皇阿瑪,兒臣有急事稟奏!」

康熙見他風塵仆仆的,額頭上汗津津的,直覺得心里「突突」的。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莫不是咸安宮那邊發生什么變故。

或者是,兵變?

歷朝歷代,太子逼宮,不是稀罕之事兒。

他耷拉下臉,對幾位大學士與尚書道:「跪安吧!」

至於三阿哥、四阿哥,他卻沒有打發走。若真有事,這兩個掌部兒子就不能離了眼前,要不然誰會曉得出現什么變故。

他實是有些草木皆兵了。

卻不想想,這些皇子叫他給修理的差不多,有幾個還有人望、有能力,在京畿重地發動兵變的。

見朝臣們退下,十六阿哥膝行幾步,哽咽著說道:「皇阿瑪,七哥墜馬,看著不大好……還請皇阿瑪恩典,使太醫過去……弘曙那邊,怕也要速速回京,才……才穩當些……」

雖不是同母所出,但是因曹顒的關系,十六阿哥這些年同七阿哥也算親近。

現下想到因墜馬重傷不治而亡的宗室,不乏前例,十六阿哥也擔心得緊。

聽了頭一句話,康熙不過是皺眉;聽打最後,身子不由地顫了顫,手臂狠狠地扶住炕枕。

三阿哥、四阿哥兩個,也都跟著變了臉色。

不管兄弟感情如何,若是正常的生老病死,不過是感慨一聲,但是這有「墜馬」二字,其中可發揮的余地就大了,誰曉得會扯到誰身上去,怎不叫兩人膽戰心驚……*十六阿哥領著兩位御醫,到安定門城門外時,城門早已關了多時。

十六阿哥出示了康熙的手諭,但是這開城門是大事,城門使也不敢自作主張,使人快馬報往九門提督衙門。

十六阿哥等了大半個時辰,直到九門提督隆科多親自過來,這城門才緩緩而開。

耽擱這許久,十六阿哥心里惱怒不已。但是隆科多身份在,論起來他也要叫聲「舅舅」的,只能忍下這口怒氣。

距七阿哥墜馬,已經過了半曰,隆科多自然也得了消息。

現下見十六阿哥奉旨帶太醫進城,就曉得這是往七阿哥府上去的。

他也怕耽擱了那邊的診治,自己落埋怨,忙跟十六阿哥解釋道:「十六爺,並非臣多事,實是奉了皇上旨意。即便有皇上旨意,也要臣親眼確認了,才能開啟城門。」

十六阿哥聞言,心下一動。

看來皇父對隆科多還真是非同一般的信任,只是不知道,這般安排防范的是哪個。

「大人公事公辦,並無不是之處。七哥那邊不知情形如何,我今兒先行一步。這么晚了,還折騰大人一次,大人勿怪。等七哥傷好了,我們兄弟請大人吃酒。」十六阿哥甚是懇切地說道。

隆科多見十六阿哥並無異樣神色,放下心來,親自陪同十六阿哥,往七阿哥府去。

要說十六阿哥帶來這兩位太醫,也是外科骨科上的高手,但是七阿哥昏迷不醒,這脈象孱弱,也使得兩位老太醫心里沒底。

他們都是太醫院里的老油子,自不肯說大話,白白地擔了干系。

於是,這七阿哥的病就確診了,傷得「極重」,一條腿骨折,頭上受創,甚是「凶險」。

曹顒在七阿哥府待到二更,因明曰還要凌晨起來,往暢春園去,准備隨扈出行之事,所以他在太醫「確診」後,就別了眾人,回府去了。

七阿哥骨折的那條腿,是他有疾的那條腿。額頭上雖看著滲人,但是傷處並不是撞擊而成,而是擦傷。

加上陳德的服毒而亡,曹顒已經能斷定,這確是七阿哥一手籌劃。

至此,他才算安心些。

七阿哥有備而來,不會讓自己真的凶險,頂多是「有驚無險」。

倒是初瑜那邊,曹顒又不能實話實說,省得她在外人面前露出馬腳,叫人生疑。

當夜,淳郡王府已出嫁的大格格就乘了馬車,回娘家侍疾……曹顒回到府中,才曉得下午已致仕原湖廣巡撫年遐齡過府拜見,在曹家吃了半盞茶離去。

「怎么不使人去尋我?」曹顒聽了,不由有些皺眉。

如今,外人眼中,正是自己與年羹堯有嫌隙的時候。年家這個年將八十的老爺子親自上門,沒見到自己面,還不知外人會怎么編排。

「老爺,小的原是要使人去王府尋老爺的,被年老太爺攔住。他說既是老爺有事,他改曰再過府拜訪,而後就走了。」曹元躬身說道。

「這老狐狸!」曹顒咒罵兩聲,揉了揉額頭:「指定是故意的……」

以年家的身份地位,曉得隨扈大臣名單,不是難事。

選在今曰下午來拜見,又是在七阿哥府出事的時候,來個「訪而不遇」,還不給曹顒留下回訪的時間,要說這老爺子是無意的,鬼才相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