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蓮花書院(下)(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1705 字 2022-12-28

只有薄薄的幾頁,卻是看得眾人都變了臉色。

這是三條練兵之策,一是簡兵,回去測試綠營兵力,不外乎拉弓、舉石這些,達到一等標准的提拔為伍長、什長,二等做普通兵丁,三等標准的留作後勤,三等標准都達不到的,退籍為民。

這些退籍為民的弱兵老兵,發回地方,直隸籍貫的可以優先租種官田;其他省人士的,則給予一定的銀錢。

給予簡兵的時間,是一個月,在三月初會由總督府使人去驗看。若是發現有弊情,按違逆軍令罪論處。

二是募兵。因太平時節,百姓不愛送子弟入伍,由地方貼補一定補助的形式,從地方征集閑散青壯,年底前滿員。

若是募不滿,或者還有吃空餉之人,不管是何原因,都是「辦事不利」、「平庸無能」,將由總督府上報朝廷,予以懲處;反之,差事完成好的,則將由總督府上書御前請賞。相關官員的損失,則有地方養廉銀貼補。

三是強兵,嚴肅紀律,按照一定行事練兵。今年六月驗看老兵,明年六月驗看新兵。雙優者給予嘉獎,兩次驗看都不合格者,按照不合格比例,給予懲處。

這以後,就寫著各種營兵考核內容,從單兵武力,到整營的武力不等,寫得非常詳細。

眼前這幾位就是直隸綠營的頭頭兒,自是對綠營弊端了解得比曹顒更透徹。

按照曹顒所制定的這個標准,現有的綠營兵,最少要精簡下去四成。原本缺口就大,這樣一來,每營缺額就得過一半。

眾人只覺得頭皮發麻,拿著這文書,既帶了幾分忐忑,又帶了幾分雀躍。他們已是瞧出來,總督大人要大刀闊斧。可杜絕吃空餉,這又斷了他們的財路。

別說還有皇命,即便沒有皇命,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們也沒有引火上身之意。

曹顒見他們面帶掙扎,知道他們舍不得吃空餉那些銀子。可若是不能杜絕吃空餉,想要強兵,那就是扯淡。

「俗話做的好,千里做官之為財,尤其諸位在武職上,本就比文官曰子過得要艱難。外頭孝敬少,各項官場往來還得撒銀子。可現下不是本督盯著直隸,是皇上在看著直隸。皇上目下無塵,最不待見的就是什么,不用本督啰嗦。諸位大人心中也有數。既是皇上恩典,使得地方上設了養廉銀子,諸位大人也當安心承受皇恩才是。」曹顒有條不紊地說道。

幾位武官,互相看了看,最後還是由一個提督牽頭,起身道:「既是督帥帥令,卑職自是領命!」

其他人跟著站起,也都是恭恭敬敬地應了。

熬到這個地步,即便是武官,也都是人精子,並不是看上去那么敦厚。

這邊應下,那邊就述起苦來。「簡兵」、「強兵」還好說,「募兵」這一條卻是艱難。

即便家中真有閑散的青壯勞力,也沒有幾乎人家真願意送子當兵。出去扛活,或者在城里打零工,一年也能賺幾兩銀錢。

這般訴苦,不過是為了多向總督府這邊討要些銀子罷了。

曹顒心中有數,吃了一口茶,道:「募的新兵,年紀不能過三十五,必須得到二等兵標准,每募一人,將補貼兵屬五或十兩銀子,這一條,將會在今秋的總督令上,向全省百姓公示。」

聽著前面,眾人還帶了歡喜,聽到後頭,神情都古怪起來。

不僅斷了財路,還要做白工,全部指望都放在的所謂的「獎賞」上,大家心里都有些膩歪。

練兵是皇上給總督的旨意,又不是給他們的旨意,差事辦的再好,功勞的大頭也是總督,能不能吃到湯湯水水,還要看總督大人厚道不厚道。

就聽曹顒接著說道:「這募兵之事,畢竟辛苦熬神,每招募一名合格新兵,總督府會給予一兩銀子的『車馬費』。這筆銀子具體如何分配,就由諸位做主,本督並不干涉。」

眾人聽了,原本躲躲閃閃的眼神一下子又亮了起來。

直隸綠營滿額將近三萬人,除去缺員與「簡兵」退民的,最少還要募一萬多人才能滿額。

這「車馬費」固然不是多么龐大的數目,也能夠以慰眾人心懷。

除了暗暗竊喜,眾人心里多少還生出幾分古怪。

曹顒哪里去管他們心里如何想,他畢竟分身無術,不可能駐扎在綠營,也沒工夫每曰里盯著這些,只能將差事都派下去。

見眾人再無異議,曹顒便使人送了筆墨上來,請諸位大人簽字。

眾人不禁駭然,都曉得這落筆無悔,這文書就成了不是軍令狀的軍令狀。

可總督大人之前耐著心一條條給他們解說,他們都點頭了,也沒有再質疑的借口。何況,只有總督府這邊支持到位,這文書上的三條並不難完成。於是,眾人就都簽了名字。

直到出了總督府,才有一個副將低聲抱怨:「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是將我們當小鬼使啊!」

另一人道:「看出督帥大人是從戶部下來的,這開口閉口不離銀子,只盼著他老人家不要出爾反爾,能真心體恤大家伙兒……」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