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敲打(2 / 2)

重生於康熙末年 雁九 1555 字 2022-12-28

要是皇上沒准的話,那是大軍要動呢,還是不要動呢?

換做其他督撫許是不會太過關注戰事,岳鍾琪卻是軍功出身,他下轄三省又是邊省……雍正下令,這銀兩既是陝民輸納之物,則當歸還陝西,用於水利糧倉等有益民生之事,不必充入兵餉。

曹顒站在隊列中,聽著雍正口諭,不由賓服。

盡管在士人中,雍正名聲不佳;可作為一個皇帝來說,他的幾條新政,確實減輕了百姓負擔。

他對那六千多兩銀子的處置,可正符合「取之於民、還之於民」之道。

作為歷史的鑒證者,曹顒可以肯定的說,沒有雍正十幾年的勵精圖治,就不會有什么「康乾盛世」。

若是雍正長壽一些,歷史會如何……說完陝西的銀子,雍正又問起地方糧倉。

地方官倉積貯米谷,以備旱澇緩急之需,關系百姓姓命,半點不可輕忽。不僅戶部當年年派人巡視,糧倉還要直接同地方主官掛鉤。

若是糧倉有不妥,地方主官要直接負責;糧倉有霉爛虧空米糧,也要限令賠修。

說到最後,雍正面色森嚴,道:「限年賠付不完,按例治罪,絕不怠慢!」

誰都曉得皇上重視官倉,每年都要過問一、兩遭,今年卻問得格外勤。

單四月里,這就是第三遭。

消息靈通,自是曉得皇上在擔心什么;消息落後的,則不免猜測,是不是官倉有什么不穩,皇上在敲打戶部幾個堂官。

曹顒的心,也跟著沉了下去。

看來南方水情真的堪憂,才使得雍正如此擔心……西北的兵事,南方的水情,山西的虧空,江南的私鹽……一件件都是民生大事,又是件件都同戶部相關。

因此,這曰小朝,就延到下午,直到未正(下午兩點),才將諸事議定。

除了龍椅上的雍正,方凳上十三阿哥,其他王公大臣,都是站班。

就是曹顒這樣正值壯年的,站了一上午,都覺得腿肚子發沉,腰板僵硬;更不說幾位上了年紀的大人,都是臉色青白,咬牙硬挺著,行走已經不便利。

不知是雍正有心體恤,還是隨意恩賞,反正是使人傳了口諭,賜當班王公大臣膳食。

既是賜膳食,不管幾個菜,臣子都要感恩戴德一番。

各種禮儀下來,又是大半個時辰過去。

眾人在膳後出園。

坐上馬車後,曹顒掏出懷表看了看,已經申初二刻(下午三點半)。

再算算圓明園到城里的時間,衙門那里可以不用去了。

曹顒撩開簾子,吩咐張義幾句,讓他先行回城,去衙署告知蔣堅。這樣的話,衙門里有緊要公文的話,就可以讓蔣堅帶回府。

吩咐完後,曹顒撂下簾子,闔眼出神。

雖說山西官場的大虧空是伊都立前任、前前任留下的大坑,並不干伊都立什么事,可伊都立在山西時,卻也同耗羨銀子有干系。

他去年曾上過折子,提及將火耗銀子歸餉之事。

他的出發點也不難理解,去年西北的動靜出來,誰都曉得,太平不了幾年。

伊都立主動獻火耗銀子,也有逢迎上意的意思。

可雍正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官員盤剝百姓。

伊都立自己沒貪,可有心將山西百姓納上來的火耗銀子充軍餉,也算是為皇上解憂。

可雍正不這么看,反而以伊都立為典型,斥責此事,無非是官員將本當還之百姓的火耗銀子當成自家自留地,任意侵占,雲雲。

若是伊都立還在山西任上,今曰小朝之事,不過是讓他心驚幾曰;如今伊都立已經在京,皇上還這般不客氣地斥責掌部堂官,就讓人惶恐。

曹顒才不相信雍正只是隨口訓斥,是在敲打伊都立。

今天伊都立並不當值。

在場的王公大臣中,同伊都立關系親近者有二,十三阿哥與自己。

皇上在隔山打牛?牛是哪個?

他揉了揉眉心,告訴自己,不用想太多。

自己與伊都立的交情只能算是私交,不黨不群,當不會有什么忌諱之處。

話雖如此,他到底有些不安。

是了,自己與伊都立的身份都不是往昔,兩人都是掌部京堂,在他們看來,是不涉公務的私交;落在旁人眼中,到底有黨群之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