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復立皇太子(2 / 2)

紅樓之史有前例 簡梨 1212 字 2022-12-30

李老大人,三朝老臣,翰林院掌院,天下清流之首。當然李掌院三朝老臣的生涯中,前兩朝混的不是很好,剛入官場的時候,就是個愣頭青,還以為天下大同呢,所以只能在翰林院熬日子。

時機往往是給有准備的人,李大人在翰林院的日子里,沒有自暴自棄,專心研究學問,在學術上取得了耀眼的成績,終成一代大儒,代表當時全國最高學術成就。在先帝那一輪的皇位爭霸賽中,李大人慧眼識英才,把女兒許給當今聖人做側妃,當聖人還是先帝庶長子的時候。

李大人抓住機會,終於成了李掌院,走上了人生贏家的道路。女兒作為潛邸舊人,獲封淑妃,又生了個受聖人喜愛的兒子,三皇子,端王。李掌院一家水漲船高,對今後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李掌院知道,今後一家子的前途都掛在了外孫端王的身上,所以對端王的事分外賣力。端王娶妻的時候,盡管萬分看不上武將粗鄙,但還是殷殷囑咐外孫,好好待端王妃。端王自己爭氣,加上一家好助攻的加持,終於「文武雙全」的站在了朝堂上。

端王再牛,他也是臣子,李掌院並不滿足於當親王的外公。所以李掌院多年謀劃,終於等到了太子被廢。

可惜,沒等李掌院再把外孫推上太子之位,聖人就來了這么一招。

禮部侍郎石大人脾氣急,按捺不住問領頭人李掌院,「老翁,此事如何是好?」

「什么如何是好?」李掌院不徐不疾的問。

「太子復立……」

「好了,為人臣者,忠君為要。」李掌院先教導跟班,然後淡然告訴一干人等「靜觀其變」,盡顯老臣持重姿態。其他人也略放心,先回了。

李掌院回到家里,關上書房門,再也裝不了淡定,臉色扭曲砸了一屋子的瓷器。「豎子!」「小人!」邊砸邊罵,半響才平靜下來。開了書房的門,吩咐仆人,「老夫人養的貓把書房都糟蹋了一遍,你們還不去收拾了。」

盡管李掌院私下焦急得頭發大把大把掉,但當端王外孫向他問計時,李掌院胸有成竹的說:「觀諸史書,絕無前例。太子能立便能廢,王爺,我們上回也做成了,不過再來一回罷了,我們有的是時間。」

端王稍安。

安撫了端王,李掌院聯系了端王妃的父親,周將軍。周將軍出身武將世家,武功卓著,封漢鄉侯。此時爵位還是實封,這意味著周將軍不僅每年領「鄉侯」的死俸祿,他還有「漢鄉」的二千戶稅收收入,就是可惜漢鄉只是個小地方。也是,如今開國日久,皇子皇孫、武將文臣封地越來越廣,盡管聖人十分吝嗇爵位,國家財政還是越來越緊張。

話說回來,周將軍既有開拓進取的野心,就不會滿足於「漢鄉」這個小地方,若是成了國丈,「漢鄉」自然就成了「漢郡」。所以,周將軍對自己女婿的前程也是記掛在心,這不,李掌院一請,周將軍也心領神會,帶上女眷過府賞花。

女眷在花園里賞花,李掌院和周將軍,分別帶著自己最得意的兒子,在書房喝了一天的茶水。

周將軍滿意的帶著家眷回去了。做這同樣事情的人不再少數,甄貴妃所出的四皇子顯王、靜妃所出的七皇子榮王,都做這類似的事情。

皇宮,聖人坐在御座上,聽堂下一個面目平凡的老太監回稟。此時,天色已暗,聖人卻沒有讓點燈,陽光透過窗欞,大殿被光影分割得明明暗暗。聖人聽著老太監的回報,忽的把手上的奏折一摔。

「結黨營私,覬覦皇位。好極了,真是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