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規劃新生活(2 / 2)

紅樓之史有前例 簡梨 1762 字 2022-12-30

「劉夫人走的時候直抹眼淚,說過幾日再來看望湘雲小姐。」

鄭氏聽了下人的回稟,問方嬤嬤,「嬤嬤,你說劉夫人來干什么的?」

「自然是來謀好處的。」方嬤嬤答道。

「劉夫人不至於吧。」

「夫人,人窮則志短,劉夫人再是世家貴女,她也得吃飯穿衣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過不了日子的。」方嬤嬤解釋到,「您不是早煩她了嗎?」

鄭氏尷尬一笑,「我就是不喜歡她來的太頻繁,爺多次囑咐我守好門禁,如今家里守孝,不好給人交游的把柄。再說她來了這許多次,也沒有開口要什么好處,除了剛遭難時讓咱家幫了一把,其他時候劉夫人可是推拒了的。」

「夫人安心。如今要急的不是夫人,劉夫人有什么目的,總會知道的。只是要小心先大太太留下來的下人。」

「這個嬤嬤不用憂心,家里借為老侯爺祈福的名義放了一大批下人出去,大房的人都去的差不多了,只留下長壽一家看護大伯的私房,大嫂帶來的丫鬟,凡是與府里有牽扯的,也都放了出去,只留下幾家陪房。這些人的身契都在我手里,只等湘雲嫁人,把嫁妝和老仆一送,就解決了,還落個好名聲。」

「夫人心善。」方嬤嬤奉承到。

【可不是自己心善嘛,教養好了給兒子們添個助力。】鄭氏心想。

親娘鄭氏滿意的品茶消磨時光,史仲竹的日子可遇到難題了。

史仲竹有著成人的靈魂,接受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即便學的是理科,背書也是不成問題的。背書沒問題,寫字問題就大了。有電腦的年代,多的是人提筆忘字,好不容易適應了這點,史仲竹又把簡體字和繁體字記混了,腦子里存放多年的都是錯別字,簡直糊了他一臉血。這些都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寫毛筆字。

寫毛筆字,讀作「書法」,寫作「藝術」,一個接受應試教育的人,對此的了解就是史書上幾個名留青史的大書法家。對毛筆字的評價標准只有得獎的是好的,值錢的是好的。輪到自己寫的時候,簡直累覺不愛。

史仲竹最後把練武用的小沙袋綁在手上,以此練字。別說,效果還不錯。史鼎檢查課業的時候,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問明白兒子後,為兒子的勤學苦練感到十分欣慰。

看著老爹摸著短須,一臉得意,史仲竹心想這有什么。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什么把紙訂在牆上,什么在手里握生雞蛋,學書法的招數多了,史仲竹決定以後要把這些招數都一一實驗。

自從明白為什么啟蒙是從《逍遙游》開始後,史仲竹就在為自己今後的職業做規劃。

最好是從文,史家是武勛世家,家族資源大多集中在這一方面,如此既避免了和大哥史伯松的沖突,又能避免了危險。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道理,古人又不是不明白。每換一次皇帝就是一輪爭儲大戰,每次大戰扯進來的文臣武將不計其數,但文臣多是抄家流放,武將就容易丟了性命。為什么?別說是重文輕武。「世界上能征服人類的只有思想與劍」,干掉敵人子簡單的方法就是*毀滅。在*毀滅文臣上如此小心,就是顧忌「思想」的威力了,誰也不想自己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方式是殺了某個「思想」家。

既然要從文,一手好字是必須練就的。而且史仲竹的心里深諳「出名要趁早」的道理,練就一手好字,為科舉加分;萬一科舉不順,就當個名士才子。為此史仲竹克己自律,苦得親爹都看不下去了。

「竹哥兒,你年紀還小,慢慢來,不著急。」史鼎勸到。

「可我想寫好字。」史仲竹回答。

「為什么呀?是不是你大哥笑話你字寫得不好了,別聽你哥瞎說,他和你一樣大的時候,字還沒你好呢!」史鼎清楚家里的人一個巴掌都數得完,自己夫妻沒和史仲竹說過,三弟不會費這個事,唯一能和史仲竹說寫字的就只有史伯松了。

「沒有,大哥沒有說我,反還誇我字寫得,是我自己想要寫好的。」史仲竹可不想自己大哥蒙冤。

史鼎就想不明白了,好與壞是需要對比的,這么小個孩子,沒有人和他說,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字不夠好,想要更好?

「竹哥兒,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字不好?」史鼎都快要陰謀論了,尼瑪,誰告訴你的!

「就是知道啊,父親給了我很多書帖,既然能做書帖,字肯定是好的,一比,兒子就知道自己字不好了啊。」

「竹哥兒真聰明!」史鼎先誇了自己的兒子,然後說:「字也是要慢慢練的,竹哥兒千萬慢慢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知道嗎?」

「知道,《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史鼎摸摸兒子的頭,沒再說什么。退到書房門口,神色復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有天資,又勤奮,自己的打算是不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