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為你寫詩(2 / 2)

地球先賢再一次活躍在石青珊的腦海中。

琴聲動人,樓下的那些糙漢子也是沉醉其中,本來炎熱的天氣此時也不再那么難受了。

不管是暴發戶也好,地方的鄉紳也罷,都能聽出琴聲之妙,老少皆宜。

「此聲可是秦姬姑娘的手藝?」有人痴痴地問道。

六親王點頭:「正是如此,看來秦姑娘是以琴助我們的詩興。」「諸位可覺『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

准備做詩的人紛紛點頭,可不是么,聽了琴聲就感覺靈感止不住地冒出來。

「季濤先生,你是我們臨江翹楚,書劍雙絕,就看你的了。」臨江郡守高雄對邊上陪同的季濤說道。

既然是六親王的宴會,自然不會只有有錢人來參加,就算為了裝點門面也得請些讀書人。不然他們這些男人如何在花魁面前展現才華?

「高大人見笑了。」

「怎么是見笑呢。我雖然也是科舉出生,可是疏於學問已久不比以前了。所以還是要看先生表現。」高雄對待此事倒也誠實,當然其中也不乏拉攏之意,因為季濤先生是本地讀書人的代表。

季濤也只是謙虛一下,作為臨江讀書人的代表,他自然知道在場臨江人士的水平,全是商人官員哪有幾個真心喜歡作詩的。

「就以琴聲止為信號,做出詩的人請送上詩句,由本王親自朗誦給秦姑娘,若能得她滿意,立刻送上御賜寶玉,決不食言。」

眾人立刻埋頭書寫,一曲《流水》即將結束。

季濤滿臉自信,筆鋒急轉,筆走龍蛇地寫下了一首《醉眠》。

聞弦歌而知雅意,季濤雖從來沒有見過這位秦姬姑娘,但也願意做一個知音。從琴聲中他聽到了秦姬的卓爾不群,高潔優雅的品質。

作此詩,以回報秦姑娘一曲仙音。

音樂停止,詩句匯聚到六親王手里,六親王運起內力,朗讀起來。

那是一首接著一首,顯然這些才子都是希望用詩回報秦姑娘的琴曲。

「醉眠芳少夢,閑倚春多思。」

「花垂惱寒風,新榻眠新燕。」

「綠酒醉眠閑日月,雲綿風定蓋花壺。」

「畫里醉眠花叢束,閑來北苑釣春紅。」

……

有比喻,有寫景,也有抒情。可以說古代讀書人多少都是有些刷子的。

一首首詩傳到三樓,聽得女眷們是如痴如醉,恨不能下樓去認識這些才子,成就一段佳話。大家閨秀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少有機會自己認識男子,今天這種機會難得,這么多才子就在樓下,若是能認識一個半個,自己的終身大事也就成了。

石青珊心說都有兩把刷子,壓力很大啊,不過自己選的詩句也不差,自己這個才女的名號還得繼續經營下去,這直接關乎自己日後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