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腳踏實地(2 / 2)

「為了尋求一切能幫助我們求證大道的東西,法寶、靈丹、修煉功法,所以才有了鬼市的繁華。可惜到如今依舊沒有任何一個顧客真正求得大道,但求道者們依舊不會放棄,每年十天之中依舊會有抱有僥幸心理的人蜂擁而至,而且人數是每年遞增。」莫留香自己清楚他們從地下挖出來的東西確實珍貴,但能不能幫忙證道卻沒人能說清楚,但哪怕希望再渺茫,依舊會有求道者源源不斷來到鬼市,來尋求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或許正是因為許久沒有人能證道,甚至連大道都摸不著,所以求道者才會更加不擇手段,更加渴求外物的幫助,渴求得到先人的指引。

「聽你的意思,你似乎對證道沒有興趣?」

「唯有非凡之人才能證道,哪怕同是天資優秀,也並非每個人都能證道。我當然希望自己也能證道,只是不抱太大的希望而已。」莫留香還是很冷靜的,他很清楚證道是如何苛刻的條件,能做到的只有少之又少的不凡者,那可不是百里挑一,是萬里挑一,百萬挑一,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身上沒有這樣的大氣運。

不過顯然並非每一個求道者都會願意把機會讓給別人,求道求道都是自己求來的,自己不求那才是真的沒有機會,只要自己求了,哪怕機會再少那也是機會。

每個人的認知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結果。

「你呢?難道也是為了求證大道才成為求道者的?」莫留香倒是很好奇石青珊年紀輕輕為何會有如此實力,難道也是一個堅定的求道者?

「我?大道在我心中,又何須去求。」石青珊表示自己這個文科生喜歡偷懶,所以喜歡『心學』,心學就是從心中尋求真理和大道。在上大學的時候石青珊接觸了王陽明『致良知』,當時就非常羨慕那些往內心尋求真理的厲害人物。

心學和禪宗非常像,都是從內心尋求真理,不過目的是不一樣的,禪宗是度人成佛,脫離苦海。而心學到底屬於儒家學派是為天下大同的美好夢想。

所以儒者認為禪宗是異端,雖然他們的目標都是讓所有人都能挖掘內心真善美,可是大同世界肯定比虛幻的成佛要更腳踏實地。

好在這個時代這『大道在心中』也不是什么異端邪說,雖然大部分求道者都認為大道是在外的,是要自己去求的,但確實有一部分求道者也是和石青珊一樣認為大道不在乎外而在乎自身的,認為道不是求的而是悟的。

只是心中悟道比求道更加虛無縹緲,所以一直不是主流。

莫留香聽石青珊說道在心中,也只是搖頭罷了,不反對也不承認,說到底到還是因為大道空靈,看不著摸找到,誰也不能否認誰的說法。

現在如果有一個人突然得道,必定能統一求道者的思想,讓天下求道者振奮。

不過太難,莫留香不認為自己短短的幾百年歲月里有機會能見到道顯現出真面目來,對他來說求道者像是一個身份,反而盜墓能讓他有感受到存在價值。大家需要無常求道者去盜墓,所以莫留香能從這份工作中感受到意義,這就是他盜墓的原因,而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自己雖然不能求道成功,但卻可以盜一個大墓讓全天下都記住自己。

不想做盜墓王的盜墓賊不是好求道者,莫留香可還惦記著妖帝墓呢,若是他能盜成,那他這百年也就沒有空活一場。

做盜墓王可比求道成仙要腳踏實地多了。